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寻苏轼的《卜算子》、《定风波》的写作背景、语句赏析和读后感.

题目详情
寻苏轼的《卜算子》、《定风波》的写作背景、语句赏析和读后感.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
  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读者面前.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看了 寻苏轼的《卜算子》、《定风波...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小鱼和波浪》,完成1—6题。小鱼和波浪一条小鱼浮出水面看蓝天,偶然间遇到波浪。小鱼便与波浪在  2020-04-06 …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完成问题。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  2020-06-10 …

已知在t1时刻简谐横波的波形如图中实线所示;在时刻t2该波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t=t2-t1=0  2020-06-22 …

这段话描写了什么情景?我和波农丁悄悄地跟在嘎羧后面,想看个究竟.嘎羧走了整整一夜,天亮时,来到打洛  2020-06-29 …

下列句中的“景”和例句意思相同的是()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A.凡百元首,承天景命B.春和景明,  2020-07-02 …

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文,回答后面问题。(10分)甲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  2020-07-02 …

一列横波在x轴上传播着,在t1=0和t2=0.01s时的波形分别如图中的实线和虚线所示,则(1)由  2020-08-01 …

关于振动和波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谱是光的干涉现象B.在照相机镜头前  2020-12-15 …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岳阳楼记(节选)范仲淹①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  2021-01-15 …

一列横波在x轴上传播着,在t1=0和t2=0.005s时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1)由图中读出波的振幅  2021-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