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用“/”划分下面句子的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A.石/必倒掷坎穴中 B.石必/倒掷坎穴中
C.石必倒/掷坎穴中 D.石必倒掷/坎穴中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二石兽并沉焉
(2)不亦颠乎
(3)但知其一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4.为什么“学者”的结论是荒唐的,而“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5.文章末尾为什么说“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 A
2.
(1) 一起
(2) 颠倒
(3) 只,仅仅
3.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底部)的一半,石头(向前)倾斜在坎穴中。
4.因为学者只是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老河兵”则根据石性、沙性和流水反激力等物理属性,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再加上多年的实践经验,所以做出了正确的判断。
5作者是想要引起人们的思考,提醒人们考虑事物要全面深入,不能一知半解,凭主观臆断就妄下结论,更不要因为知道一点就骄傲自满,目中无人,甚至嘲笑他人。
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1)为征人怨柳中庸岁 2020-04-27 …
阅读下面的诗(5分)征人怨①岁岁金河复玉关②,朝朝马策与刀环③。三春白雪归青冢④,万里黄河绕黑山。 2020-05-13 …
英语翻译汉高祖疾甚,吕后问曰:“萧相国既死,谁令代之.”上曰:“曹参可.”萧何事惠帝,病,上问曰: 2020-06-09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 2020-11-03 …
英语翻译“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此岂石壕一地,唐王朝尽然耳.若此,帝尚每日声歌,且委政非人.则李 2020-11-03 …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B.曰归曰归,岁矣莫止。 2020-11-03 …
开动脑筋了,逻辑题甲、乙和丙,一位是山东人,一位是河南人,一位是湖北人。现在只知道:丙比湖北人年龄大 2020-11-27 …
甲、乙和丙,一位是山东人.一位是河南人,一位是湖北人.现在只知道:丙比湖北人年龄大,甲和河南人不同岁 2020-11-27 …
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译文:不要错过它们生长繁衍的时节,七十 2020-12-05 …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B.曰归曰归,岁矣莫止。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