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2013•衡阳)小林同学在做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称取2.4g镁条在点燃的条件下与充足的空气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点燃.2MgO2Mg+O2点燃.2MgO.实验完毕后,称得所得固体的
题目详情

2Mg+O2
2MgO
| ||
2Mg+O2
2MgO
.实验完毕后,称得所得固体的质量小于4.0g.
| ||
【提出问题】固体质量为什么会小于4.0g呢?是否发生了其他反应呢?
【查阅资料】镁在空气中燃烧时,除了镁与氧气反应外,还可发生反应:
①2Mg+CO2
| ||
| ||
【猜想与假设】反应后固体质量小于4.0g是由于发生反应______(填“①”或“②”)造成的,其理由是______.
【实验探究】根据初中化学所学知识用图所示装置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得到氮气(含少量稀有气体).可燃物应选择的物质是______(填写物质的字母代号).
A.木炭 B.红磷 C.硫粉
选择的理由是______.
将点燃的镁条伸入所制得的氮气中,镁条在氮气中剧烈燃烧.
【实验结论】2.4g镁在空气中完全反应后所得固体质量小于4.0g,是由于生成的产物是______的混合物所致.
【评价与反思】通过上述实验,小林对燃烧有了新的认识:______.

2Mg+O2
2MgO
2
| ||
| ||
| ||
点燃 |
. |
点燃 |
. |
点燃 |
. |
.
.
.
2Mg+O2
2MgO
2
| ||
| ||
| ||
点燃 |
. |
点燃 |
. |
点燃 |
. |
.
.
.
2
| ||
| ||
【猜想与假设】反应后固体质量小于4.0g是由于发生反应______(填“①”或“②”)造成的,其理由是______.
【实验探究】根据初中化学所学知识用图所示装置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得到氮气(含少量稀有气体).可燃物应选择的物质是______(填写物质的字母代号).
A.木炭 B.红磷 C.硫粉
选择的理由是______.
将点燃的镁条伸入所制得的氮气中,镁条在氮气中剧烈燃烧.
【实验结论】2.4g镁在空气中完全反应后所得固体质量小于4.0g,是由于生成的产物是______的混合物所致.
【评价与反思】通过上述实验,小林对燃烧有了新的认识:______.
| ||
点燃 |
. |
点燃 |
. |
点燃 |
. |
.
.
.
| ||
【猜想与假设】反应后固体质量小于4.0g是由于发生反应______(填“①”或“②”)造成的,其理由是______.
【实验探究】根据初中化学所学知识用图所示装置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得到氮气(含少量稀有气体).可燃物应选择的物质是______(填写物质的字母代号).
A.木炭 B.红磷 C.硫粉
选择的理由是______.
将点燃的镁条伸入所制得的氮气中,镁条在氮气中剧烈燃烧.
【实验结论】2.4g镁在空气中完全反应后所得固体质量小于4.0g,是由于生成的产物是______的混合物所致.
【评价与反思】通过上述实验,小林对燃烧有了新的认识:______.
| ||
点燃 |
. |
点燃 |
. |
点燃 |
. |
.
.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产生氧化镁,反应的方程式为:2Mg+O22
2MgO;
【猜想与假设】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2.4克镁与氧气反应产生MgO为4.0克、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4.0克的氧化镁和0.6克的碳;而2.4克镁与纯氮气反应产生Mg3N2为3.33克,且空气中氮气的含量大,因此比反应前的固体质量减轻,故反应后固体质量小于4.0g是由于发生反应②造成的;
【实验探究】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只和氧气反应而不产生新的气体分析选择;而木炭和硫粉都和氧气反应产生新的气体,故选择红磷;
【实验结论】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2.4克镁与氧气反应产生MgO为4.0克,而2.4克镁与纯氮气反应产生Mg3N2为3.33克,且空气中氮气的含量大,因此比反应前的固体质量减轻的原因是产生氧化镁和氮化镁的混合物的缘故;
【评价与反思】由镁条能在氮气、二氧化碳中燃烧,可知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或氮气、二氧化碳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够支持燃烧等.
故答案为:2Mg+O2
2MgO;
【猜想与假设】②;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2.4克镁与氧气反应产生MgO为4.0克、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4.0克的氧化镁和0.6克的碳;而2.4克镁与纯氮气反应产生Mg3N2为3.33克,且空气中氮气的含量大,因此比反应前的固体质量减轻;
【实验探究】B;只有红磷和氧气反应不产生新的气体;
【实验结论】氧化镁和氮化镁;
【评价与反思】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或氮气也能够支持燃烧等).
点燃 点燃 点燃 2MgO;
【猜想与假设】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2.4克镁与氧气反应产生MgO为4.0克、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4.0克的氧化镁和0.6克的碳;而2.4克镁与纯氮气反应产生Mg33N22为3.33克,且空气中氮气的含量大,因此比反应前的固体质量减轻,故反应后固体质量小于4.0g是由于发生反应②造成的;
【实验探究】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只和氧气反应而不产生新的气体分析选择;而木炭和硫粉都和氧气反应产生新的气体,故选择红磷;
【实验结论】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2.4克镁与氧气反应产生MgO为4.0克,而2.4克镁与纯氮气反应产生Mg33N22为3.33克,且空气中氮气的含量大,因此比反应前的固体质量减轻的原因是产生氧化镁和氮化镁的混合物的缘故;
【评价与反思】由镁条能在氮气、二氧化碳中燃烧,可知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或氮气、二氧化碳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够支持燃烧等.
故答案为:2Mg+O22
2MgO;
【猜想与假设】②;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2.4克镁与氧气反应产生MgO为4.0克、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4.0克的氧化镁和0.6克的碳;而2.4克镁与纯氮气反应产生Mg3N2为3.33克,且空气中氮气的含量大,因此比反应前的固体质量减轻;
【实验探究】B;只有红磷和氧气反应不产生新的气体;
【实验结论】氧化镁和氮化镁;
【评价与反思】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或氮气也能够支持燃烧等).
点燃 点燃 点燃 2MgO;
【猜想与假设】②;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2.4克镁与氧气反应产生MgO为4.0克、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4.0克的氧化镁和0.6克的碳;而2.4克镁与纯氮气反应产生Mg33N22为3.33克,且空气中氮气的含量大,因此比反应前的固体质量减轻;
【实验探究】B;只有红磷和氧气反应不产生新的气体;
【实验结论】氧化镁和氮化镁;
【评价与反思】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或氮气也能够支持燃烧等).
| ||
【猜想与假设】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2.4克镁与氧气反应产生MgO为4.0克、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4.0克的氧化镁和0.6克的碳;而2.4克镁与纯氮气反应产生Mg3N2为3.33克,且空气中氮气的含量大,因此比反应前的固体质量减轻,故反应后固体质量小于4.0g是由于发生反应②造成的;
【实验探究】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只和氧气反应而不产生新的气体分析选择;而木炭和硫粉都和氧气反应产生新的气体,故选择红磷;
【实验结论】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2.4克镁与氧气反应产生MgO为4.0克,而2.4克镁与纯氮气反应产生Mg3N2为3.33克,且空气中氮气的含量大,因此比反应前的固体质量减轻的原因是产生氧化镁和氮化镁的混合物的缘故;
【评价与反思】由镁条能在氮气、二氧化碳中燃烧,可知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或氮气、二氧化碳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够支持燃烧等.
故答案为:2Mg+O2
| ||
【猜想与假设】②;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2.4克镁与氧气反应产生MgO为4.0克、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4.0克的氧化镁和0.6克的碳;而2.4克镁与纯氮气反应产生Mg3N2为3.33克,且空气中氮气的含量大,因此比反应前的固体质量减轻;
【实验探究】B;只有红磷和氧气反应不产生新的气体;
【实验结论】氧化镁和氮化镁;
【评价与反思】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或氮气也能够支持燃烧等).
| ||
点燃 |
. |
点燃 |
. |
点燃 |
. |
.
.
.
.【猜想与假设】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2.4克镁与氧气反应产生MgO为4.0克、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4.0克的氧化镁和0.6克的碳;而2.4克镁与纯氮气反应产生Mg33N22为3.33克,且空气中氮气的含量大,因此比反应前的固体质量减轻,故反应后固体质量小于4.0g是由于发生反应②造成的;
【实验探究】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只和氧气反应而不产生新的气体分析选择;而木炭和硫粉都和氧气反应产生新的气体,故选择红磷;
【实验结论】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2.4克镁与氧气反应产生MgO为4.0克,而2.4克镁与纯氮气反应产生Mg33N22为3.33克,且空气中氮气的含量大,因此比反应前的固体质量减轻的原因是产生氧化镁和氮化镁的混合物的缘故;
【评价与反思】由镁条能在氮气、二氧化碳中燃烧,可知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或氮气、二氧化碳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够支持燃烧等.
故答案为:2Mg+O22
| ||
【猜想与假设】②;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2.4克镁与氧气反应产生MgO为4.0克、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4.0克的氧化镁和0.6克的碳;而2.4克镁与纯氮气反应产生Mg3N2为3.33克,且空气中氮气的含量大,因此比反应前的固体质量减轻;
【实验探究】B;只有红磷和氧气反应不产生新的气体;
【实验结论】氧化镁和氮化镁;
【评价与反思】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或氮气也能够支持燃烧等).
| ||
点燃 |
. |
点燃 |
. |
点燃 |
. |
.
.
.
.【猜想与假设】②;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2.4克镁与氧气反应产生MgO为4.0克、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4.0克的氧化镁和0.6克的碳;而2.4克镁与纯氮气反应产生Mg33N22为3.33克,且空气中氮气的含量大,因此比反应前的固体质量减轻;
【实验探究】B;只有红磷和氧气反应不产生新的气体;
【实验结论】氧化镁和氮化镁;
【评价与反思】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或氮气也能够支持燃烧等).
看了 (2013•衡阳)小林同学在...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请师父帮下忙我比较菜一定条件下在容积只有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A,发生如下反应,在达到平衡 2020-05-23 …
∫(1,x^2)(x^2-t)g(t)dt这积分怎么求导?我有点奇怪我知道变上限积分,因为是对t求 2020-06-10 …
来个人,化学平衡晕死了,我写的对不M(G)+N(G)=P(G)+Q(G)压强一定,不平衡M(G)+ 2020-07-04 …
已知(HF)2(g)2HF(g)ΔH>0,且平衡体系的总质量(m总)与总物质的量(n总)之比在不同 2020-07-05 …
在一密闭容器中,CO和H2O混合加热到800度达到下列平衡CO(g)+H2O(g)=CO2(g)+ 2020-07-09 …
这个数学题如何做?设f(X)和g(X)均为周期函数,f(X)的周期为2,g(X)的周期为3;求:f( 2020-11-06 …
有两道对比着做的题,第一题已知g(x-1)=2x+6则g(3)=第二题若g(x+1)=2x-2,g( 2020-11-24 …
有2个问题.1对于平衡aA(g)+bB(g)==cC(g)+dD(g),为什么增加A的量,A的转化率 2020-12-22 …
已知一函数满足x>0时,有g′(x)=2x2>g(x)x,则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A.g(2)2- 2020-12-23 …
关于等效平衡的简单问题假设2A(g)+3B(g)=C(g)+3D(g)平衡1:10.51.50.5平 2021-0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