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数学-->
如图,已知△ABC中,∠B=90°,AB=16cm,BC=12cm,P、Q是△ABC边上的两个动点,其中点P从点A开始沿A→B方向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cm,点Q从点B开始沿B→C→A方向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它们同时出
题目详情
如图,已知△ABC中,∠B=90°,AB=16cm,BC=12cm,P、Q是△ABC边上的两个动点,其中点P从点A开始沿A→B方向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cm,点Q从点B开始沿B→C→A方向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它们同时出发,设出发的时间为t秒.

(1)出发2秒后,求PQ的长;
(2)当点Q在边BC上运动时,出发几秒钟后,△PQB能形成等腰三角形?
(3)当点Q在边CA上运动时,求能使△BCQ成为等腰三角形的运动时间.

(1)出发2秒后,求PQ的长;
(2)当点Q在边BC上运动时,出发几秒钟后,△PQB能形成等腰三角形?
(3)当点Q在边CA上运动时,求能使△BCQ成为等腰三角形的运动时间.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BQ=2×2=4(cm),BP=AB-AP=16-2×1=14(cm ),∠B=90°,
∴PQ=
=
=2
(cm);
(2)BQ=2t,BP=16-t,
根据题意得:2t=16-t,
解得:t=
,
即出发
秒钟后,△PQB能形成等腰三角形;
(3)①当CQ=BQ时,如图1所示,
则∠C=∠CBQ,
∵∠ABC=90°,
∴∠CBQ+∠ABQ=90°.
∠A+∠C=90°,
∴∠A=∠ABQ,
∴BQ=AQ,
∴CQ=AQ=10,
∴BC+CQ=22,
∴t=22÷2=11秒.
②当CQ=BC时,如图2所示,
则BC+CQ=24,
∴t=24÷2=12秒.
③当BC=BQ时,如图3所示,
过B点作BE⊥AC于点E,
则BE=
=
=
,
∴CE=
=
=
,
∴CQ=2CE=14.4,
∴BC+CQ=26.4,
∴t=26.4÷2=13.2秒.
综上所述:当t为11秒或12秒或13.2秒时,△BCQ为等腰三角形.
∴PQ=
| 42+142 |
| 212 |
| 53 |
(2)BQ=2t,BP=16-t,
根据题意得:2t=16-t,
解得:t=
| 16 |
| 3 |
即出发
| 16 |
| 3 |
(3)①当CQ=BQ时,如图1所示,

则∠C=∠CBQ,
∵∠ABC=90°,
∴∠CBQ+∠ABQ=90°.
∠A+∠C=90°,
∴∠A=∠ABQ,
∴BQ=AQ,

∴CQ=AQ=10,
∴BC+CQ=22,
∴t=22÷2=11秒.
②当CQ=BC时,如图2所示,
则BC+CQ=24,
∴t=24÷2=12秒.
③当BC=BQ时,如图3所示,
过B点作BE⊥AC于点E,

则BE=
| AB•BC |
| AC |
| 12×16 |
| 20 |
| 48 |
| 5 |
∴CE=
| BC2-BE2 |
122-(
|
| 36 |
| 5 |
∴CQ=2CE=14.4,
∴BC+CQ=26.4,
∴t=26.4÷2=13.2秒.
综上所述:当t为11秒或12秒或13.2秒时,△BCQ为等腰三角形.
看了 如图,已知△ABC中,∠B=...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0.从青海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舞蹈纹彩陶盆,我们可以发现()①当时制陶业水平已超过现代②原始人通过 2020-05-13 …
已知1/(a-x)-x/(b-x)=1,写出已知a,b,求x的公式,并求公式适用的条件. 2020-05-20 …
已知文法G: S--AOIBI,A-- S111,B—S0I0,其中S是开始符号。从S出发可以推 导 2020-05-26 …
已知文法G: S—A0|B1,A- S1|1, B-*S0|0,其中S是开始符号。从S出发可以推导出 2020-05-26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商朝时已烧制出原始瓷器B.唐朝时已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C.汉朝已经出现了 2020-06-11 …
几道数学题:(计算过程请写出)1.AB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已知A每小时40千米,经过4小时 2020-06-15 …
A.B两物体经绕过定滑轮的细绳连在一起,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在A上用水平力F将它向左匀速拉出,已知A 2020-06-28 …
宋人沈括《梦溪笔谈》中载:“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根据这一 2020-07-25 …
明天早上要交,我一直不懂,所以做不出已知A={X||X-1|0},B={X||X-3|>4}且A∩ 2020-07-30 …
请填写下列证明中的推理依据请画出已知∠A=∠C,∠CDF=∠ABE,并回答求证:DF‖BE证明:因为 2020-1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