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历史悠久,渊源流长。从汉朝到明朝前期,我国一直实行和平开放的对外政策。但到了清朝,这种政策发展了重大变化。①古代一条商路把古老的中国文化与印度、波斯
题目详情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历史悠久,渊源流长。从汉朝到明朝前期,我国一直实行和平开放的对外政策。但到了清朝,这种政策发展了重大变化。
①古代一条商路把古老的中国文化与印度、波斯、阿拉伯以及希腊、罗马文化连接起来,请写出这条商路的名称。它的开通与哪个历史事件有关?
②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怎样称中国人?请写出唐朝与日本、天竺交往中最有影响的两位使者的名字。
③宋朝海外贸易发达,中国商船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航海中广泛使用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一项成就?当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了什么机构?
④元朝时,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哪一本书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⑤明朝前期,哪一历史事件促进了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⑥清朝前期实行了什么对外政策?有什么影响?
⑦从上述史实中,你有何感悟?
①古代一条商路把古老的中国文化与印度、波斯、阿拉伯以及希腊、罗马文化连接起来,请写出这条商路的名称。它的开通与哪个历史事件有关?
②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怎样称中国人?请写出唐朝与日本、天竺交往中最有影响的两位使者的名字。
③宋朝海外贸易发达,中国商船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航海中广泛使用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一项成就?当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了什么机构?
④元朝时,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哪一本书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
⑤明朝前期,哪一历史事件促进了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⑥清朝前期实行了什么对外政策?有什么影响?
⑦从上述史实中,你有何感悟?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①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商人把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把古老的中国文化与印度、波斯、阿拉伯以及希腊、罗马文化连接起来,促进了中国与中亚和欧洲之间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②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唐朝时期政治稳定,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唐政府又采取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使唐与亚洲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唐朝经济、文化对各国影响很大,所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中国人也被外国称为唐人. 唐朝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外文化兼收并蓄.唐朝和尚鉴真东渡日本,宣扬佛法,弘扬中华文化.玄奘西行天竺,是为了求取佛经,将印度文化带到了中国.
③宋朝海外贸易发达,中国商船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航海中广泛使用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12世纪后期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④1271年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前往中国,1275年到达中国元朝的首都大都(元世祖忽必烈在位),在中国生活了17年以后,从海路回到意大利.口述由其狱友代写的《马可•波罗行记》描绘了元朝大都的繁华景象,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⑤明朝时,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
⑥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严格限制与海外的贸易往来.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⑦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开放则兴,闭关则亡.
故答案为:
①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
②唐人;鉴真、玄奘.
③指南针;市舶司.
④《马可•波罗行纪》.
⑤郑和下西洋.
⑥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⑦开放则兴,闭关则亡.(言之有理即可)
②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唐朝时期政治稳定,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唐政府又采取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使唐与亚洲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出现前所未有的盛况,唐朝经济、文化对各国影响很大,所以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中国人也被外国称为唐人. 唐朝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外文化兼收并蓄.唐朝和尚鉴真东渡日本,宣扬佛法,弘扬中华文化.玄奘西行天竺,是为了求取佛经,将印度文化带到了中国.
③宋朝海外贸易发达,中国商船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航海中广泛使用了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12世纪后期还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④1271年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从威尼斯出发,前往中国,1275年到达中国元朝的首都大都(元世祖忽必烈在位),在中国生活了17年以后,从海路回到意大利.口述由其狱友代写的《马可•波罗行记》描绘了元朝大都的繁华景象,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⑤明朝时,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从1405年--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
⑥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关闭了其他港口,严格限制与海外的贸易往来.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⑦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开放则兴,闭关则亡.
故答案为:
①丝绸之路;张骞出使西域.
②唐人;鉴真、玄奘.
③指南针;市舶司.
④《马可•波罗行纪》.
⑤郑和下西洋.
⑥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⑦开放则兴,闭关则亡.(言之有理即可)
看了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历史悠久,...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在同一平面内有3条直线,问可以把这个平面分成几部分?同一平面内N条直线最少可以把平面分成几部分?最 2020-05-13 …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不管是民族之间,还是国与国之间,都把和平共处作为重要的原则之一. 2020-05-16 …
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学校要求你班组织一次“地方资源”调查活动,假如你被指定为这次活动的策划 2020-05-17 …
策略路由和路由策略都可以影响数据包的转发过程,但他们对数据包的影响方式是不同的,策略路由是基于策略的 2020-05-31 …
英语翻译他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坚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并且具有非凡的策略水平,是毛泽东的得力助手, 2020-06-17 …
关于市场营销的策划书市场营销安排了一个实训任务,因为我无从下手!题目要求是:企业:安心便当快餐1、 2020-07-11 …
在十四届三中全会上,我们党首先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政策,到了十六大,提出了初次分配注 2020-07-16 …
某人徒步旅行,平路每天走25千米,山路每天走15千米,他15天共走了295千米.这期间他走了多少天 2020-07-19 …
在平面内,一条抛物线把平面分成两部分,两条抛物线最多把平面分成七个部分,设n条抛物线至多把平面分成 2020-07-20 …
八年级上函数难题高手来平面内的1条直线可以把平面分成2部分,2条支线最多可以把平面分成4部分,画图 2020-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