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阅读下面两则文字,完成21-22题(共6分)材料一:齐人归女乐①,季桓子②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论语》)材料二: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三)阅读下面两则文字,完成21-22题(共6分)
材料一:齐人归女乐①,季桓子②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论语》)
材料二: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论语》)
注:①女乐,女子歌舞队。
②季桓子,鲁国上卿。
21.材料二中孔子下车想要和接舆说话,接舆为什么“趋而辟之”?(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孔子主张“知其不可而为之”,而材料一中,孔子选择逃避,即离开鲁国。两者有否矛盾,请结合上面两则材料谈谈自己的看法。(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示例:接舆唱歌只想点醒孔子,世道混乱,个人无法挽回。(1分)多说无益,更怕孔子劝说。(1分)
22.示例:不矛盾。(1分)材料二体现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思想,体现了孔子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及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1分)材料一中所说的是鲁国的权臣醉心于享乐,孔子无法在鲁国实现自己的理想。所以孔子选择了周游列国,寻找实现理想的地方。(2分)这也符合孔子不走极端的中庸之道思想。(3分)
示例2:更倾向于庄子式的快乐。(1分)生命与自由是人生快乐的源泉,庄子鄙弃名利富贵,因为在他看来,珍爱生命,享受生命赋予的自由才是真正的快乐,他 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人;孔子追求的快乐只是“道不行于世”后一种无奈的自我安慰、自命清高而已,所以我并不赞同。(3分)
21(命题思路:原创,综合考查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思想的把握,材料一为课外,材料二为课内。考查“知其不可而为之”与“中庸之道”。)
22
内容领域/知识内容 | 知识深度 | 测量目标/行为目标 | 预估难度 |
论语/文本研读 | 理解和探究 | 鉴赏/理解 | 0.60 |
李芳、王子平、何乐乐、陈珍四个小朋友是一个学习小组.去年他们四个人的平均体重是52千克.今年李芳体 2020-04-07 …
求屋檐下的纸盒子1.给第①段话加上标点。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1)燕子对这里“情有独钟”表 2020-06-03 …
子贡听了孔子的回答后引诗作对的目的是什么子贡曰:“贫而无谄(1),富而无骄,何如(2)?”子曰:“ 2020-06-12 …
阅读下面文言文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①。畋罢,子虚过乌有先生。坐定,乌有先生问曰: 2020-06-16 …
子贡听了孔子的回答后引诗作对的目的是什么子贡曰:“贫而无谄(1),富而无骄,何如(2)?”子曰:“ 2020-06-21 …
孩子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任何乐趣,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孩子你放心 2020-06-29 …
课文乐民之乐忧民之忧每段的大意及分析1、原文庄暴见孟子,(1)曰:“暴见于王,(2)王语暴以好乐, 2020-07-10 …
孟子尽心下翻译25.(二十五)浩生不害问曰①:“乐正子何人也?”浩生不害问道:“乐正子是怎样一个人 2020-07-28 …
阅读《醉翁亭记》回答下列问题,急,非常急!1文中写出了谁“乐”?2太守众宾为何而乐?3文中如何写滁州 2020-11-12 …
辨析各句语序,归到以下类别中1.楚人有患狐者,多方以捕之2.公与之乘,战于长勺3.忌不自信,而复问其 2020-1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