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元素周期律.(Ⅰ)为了用实验的方法验证镁和铝的金属性强弱,学生甲和学生乙分别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方法:方案一:学生甲用水作试剂,比较镁和
题目详情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元素周期律.
(Ⅰ)为了用实验的方法验证镁和铝的金属性强弱,学生甲和学生乙分别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方法:
方案一:学生甲用水作试剂,比较镁和铝与水反应的情况
方案二:学生乙用稀盐酸作试剂,比较镁和铝与稀盐酸反应的情况
回答下列问题:

(1)学生乙在实验中取了一段黑色的镁带,投入稀盐酸中,现象不十分明显,请分析原因___.
(2)学生丙另辟蹊径,不用镁、铝的单质,而用镁、铝的可溶盐及一些其它化学试剂,进行实验也得出正确的结论,简述学生丙用的是什么方法?___.
(Ⅱ)学生丁设计了下图装置以验证氮、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他设计的实验可直接证明三种酸的酸性强弱,已知A是强酸,常温下可与铜反应;B是不溶于水的块状固体;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后,C中可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
(1)写出所选用物质的化学式:B:___.
(2)写出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3)该实验有何不足之处?___.
(Ⅰ)为了用实验的方法验证镁和铝的金属性强弱,学生甲和学生乙分别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方法:
方案一:学生甲用水作试剂,比较镁和铝与水反应的情况
方案二:学生乙用稀盐酸作试剂,比较镁和铝与稀盐酸反应的情况
回答下列问题:

(1)学生乙在实验中取了一段黑色的镁带,投入稀盐酸中,现象不十分明显,请分析原因___.
(2)学生丙另辟蹊径,不用镁、铝的单质,而用镁、铝的可溶盐及一些其它化学试剂,进行实验也得出正确的结论,简述学生丙用的是什么方法?___.
(Ⅱ)学生丁设计了下图装置以验证氮、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他设计的实验可直接证明三种酸的酸性强弱,已知A是强酸,常温下可与铜反应;B是不溶于水的块状固体;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后,C中可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
(1)写出所选用物质的化学式:B:___.
(2)写出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3)该实验有何不足之处?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Ⅰ)(1)根据生成气体的剧烈程度判断金属性强弱,镁条表面有氧化镁,未除去镁表面的氧化膜,反应现象不明显,
故答案为:未除去镁表面的氧化膜;
(2)根据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是否溶于强碱设计,具体方法:取镁、铝的可溶盐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均产生氢氧化物沉淀,过量碱液可使生成的Al(OH)3溶解,而Mg(OH)2则不溶,
故答案为:取镁、铝的可溶盐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均产生氢氧化物沉淀,过量碱液可使生成的Al(OH)3溶解,而Mg(OH)2则不溶;
(Ⅱ)(1)利用强酸制备弱酸进行,A是强酸,常温下可与铜反应,A是硝酸;B是块状固体,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后,C中可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则B为CaCO3、C为硅酸钠或硅酸钾,
故答案为:CaCO3;
(2)二氧化碳可与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且生成碳酸钠,如二氧化碳过量,可生成碳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SiO32-+H2O=H2SiO3↓+CO32- 或:2CO2+SiO32-+2H2O=H2SiO3↓+2HCO3-,
故答案为:CO2+SiO32-+H2O=H2SiO3↓+CO32- 或:2CO2+SiO32-+2H2O=H2SiO3↓+2HCO3-;
(3)硝酸易挥发,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硝酸,干扰了检验结果,所以该实验的不足之处是未除去CO2气体中的硝酸,
故答案为:未除去CO2气体中的硝酸.
故答案为:未除去镁表面的氧化膜;
(2)根据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是否溶于强碱设计,具体方法:取镁、铝的可溶盐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均产生氢氧化物沉淀,过量碱液可使生成的Al(OH)3溶解,而Mg(OH)2则不溶,
故答案为:取镁、铝的可溶盐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均产生氢氧化物沉淀,过量碱液可使生成的Al(OH)3溶解,而Mg(OH)2则不溶;
(Ⅱ)(1)利用强酸制备弱酸进行,A是强酸,常温下可与铜反应,A是硝酸;B是块状固体,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后,C中可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则B为CaCO3、C为硅酸钠或硅酸钾,
故答案为:CaCO3;
(2)二氧化碳可与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且生成碳酸钠,如二氧化碳过量,可生成碳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SiO32-+H2O=H2SiO3↓+CO32- 或:2CO2+SiO32-+2H2O=H2SiO3↓+2HCO3-,
故答案为:CO2+SiO32-+H2O=H2SiO3↓+CO32- 或:2CO2+SiO32-+2H2O=H2SiO3↓+2HCO3-;
(3)硝酸易挥发,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硝酸,干扰了检验结果,所以该实验的不足之处是未除去CO2气体中的硝酸,
故答案为:未除去CO2气体中的硝酸.
看了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某实验小组学生用50mL0.50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NaOH溶液在如图所 2020-04-08 …
两组学生进行跳绳比赛,平均每人每分钟跳152下,甲组有6人,平均每人每分钟跳140下,如果乙组学生 2020-04-25 …
甲、乙两组同学在探究物质的性质实验时,得到的废液中共含有K+、Ba2+、Cu2+、OH-、NO3- 2020-04-26 …
两组学生进行跳绳比赛,平均每人每分钟跳152次,甲组有9人,平均每人每分钟跳160次,如果乙组学生 2020-05-21 …
10、甲、乙两组学生去距学校4.5千米的敬老院打扫卫生,甲组学生步行出发半小时后,乙组学生骑自行车 2020-06-27 …
在探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实验中,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组实验,如下 2020-07-04 …
甲乙两组学生参加劳动,甲组学生人数是乙组的3倍,而乙组学生人数比甲组的3倍少40人,求参加学生人数 2020-11-20 …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甲、乙两组同学分别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 2020-11-30 …
(2012•通州区一模)有甲、乙两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各有四名学生,在一次数学考试中,成绩情况如下表 2020-12-06 …
甲乙两组学生参加义务劳动,甲组学生是乙组的3倍,而且乙组学生比甲组的3倍少40人. 2020-1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