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元素周期律.(Ⅰ)为了用实验的方法验证镁和铝的金属性强弱,学生甲和学生乙分别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方法:方案一:学生甲用水作试剂,比较镁和

题目详情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元素周期律.
(Ⅰ)为了用实验的方法验证镁和铝的金属性强弱,学生甲和学生乙分别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方法:
方案一:学生甲用水作试剂,比较镁和铝与水反应的情况
方案二:学生乙用稀盐酸作试剂,比较镁和铝与稀盐酸反应的情况
回答下列问题:
作业搜
(1)学生乙在实验中取了一段黑色的镁带,投入稀盐酸中,现象不十分明显,请分析原因___.
(2)学生丙另辟蹊径,不用镁、铝的单质,而用镁、铝的可溶盐及一些其它化学试剂,进行实验也得出正确的结论,简述学生丙用的是什么方法?___.
(Ⅱ)学生丁设计了下图装置以验证氮、碳、硅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他设计的实验可直接证明三种酸的酸性强弱,已知A是强酸,常温下可与铜反应;B是不溶于水的块状固体;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后,C中可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
(1)写出所选用物质的化学式:B:___.
(2)写出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3)该实验有何不足之处?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Ⅰ)(1)根据生成气体的剧烈程度判断金属性强弱,镁条表面有氧化镁,未除去镁表面的氧化膜,反应现象不明显,
故答案为:未除去镁表面的氧化膜;
(2)根据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是否溶于强碱设计,具体方法:取镁、铝的可溶盐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均产生氢氧化物沉淀,过量碱液可使生成的Al(OH)3溶解,而Mg(OH)2则不溶,
故答案为:取镁、铝的可溶盐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均产生氢氧化物沉淀,过量碱液可使生成的Al(OH)3溶解,而Mg(OH)2则不溶;
(Ⅱ)(1)利用强酸制备弱酸进行,A是强酸,常温下可与铜反应,A是硝酸;B是块状固体,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后,C中可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则B为CaCO3、C为硅酸钠或硅酸钾,
故答案为:CaCO3
(2)二氧化碳可与硅酸钠反应生成硅酸,且生成碳酸钠,如二氧化碳过量,可生成碳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SiO32-+H2O=H2SiO3↓+CO32- 或:2CO2+SiO32-+2H2O=H2SiO3↓+2HCO3-
故答案为:CO2+SiO32-+H2O=H2SiO3↓+CO32- 或:2CO2+SiO32-+2H2O=H2SiO3↓+2HCO3-
(3)硝酸易挥发,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中含有硝酸,干扰了检验结果,所以该实验的不足之处是未除去CO2气体中的硝酸,
故答案为:未除去CO2气体中的硝酸.
看了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