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2013•宝鸡三模)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某含镁3%一5%的铝镁合金(不含其它元素)中镁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下列三种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请根据他们的设计回答有关问题.探究一
题目详情
(2013•宝鸡三模)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某含镁3%一5%的铝镁合金(不含其它元素)中镁的质量分数,设计了下列三种不同实验方案进行探究,请根据他们的设计回答有关问题.
【探究一】实验方案:铝镁合金
测定剩余固体质量.
问题讨论:(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若实验中称取5.4g铝镁合金粉末样品,投入VmL2.0mol/L 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则NaOH溶液的体积V≥______mL.
(3)实验中,当铝镁合金充分反应后,在称量剩余固体质量前,还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按顺序依次为______.
【探究二】实验方案:称量xg铝镁合金粉末,放在如图1所示装置的惰性电热板上,通电使其充分灼烧.

问题讨论:(4)欲计算Mg的质量分数,该实验中还需测定的数据是______.
(5)假设实验中测出该数据为yg,则原铝镁合金粉末中镁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x、y代数式表示).
【探究三】实验方案:铝镁合金
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
问题讨论:(6)同学们拟选用如图2的实验装置完成实验,你认为最简易的装置其连接顺序是:
a接______.(填接口字母,仪器不一定全选.)
(7)同学们仔细分析(6)中连接的实验装置后,又设计了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
①装置中导管a的作用是______.
②实验前后碱式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分别如图4,则产生氢气的体积为______mL.
③与上左图装置相比,用(6)中连接的装置进行实验时,容易引起误差的原因是______(任写一点).
【探究一】实验方案:铝镁合金
NaOH溶液 |
问题讨论:(1)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若实验中称取5.4g铝镁合金粉末样品,投入VmL2.0mol/L 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则NaOH溶液的体积V≥______mL.
(3)实验中,当铝镁合金充分反应后,在称量剩余固体质量前,还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按顺序依次为______.
【探究二】实验方案:称量xg铝镁合金粉末,放在如图1所示装置的惰性电热板上,通电使其充分灼烧.

问题讨论:(4)欲计算Mg的质量分数,该实验中还需测定的数据是______.
(5)假设实验中测出该数据为yg,则原铝镁合金粉末中镁的质量分数为
17x−9y |
2x |
17x−9y |
2x |
【探究三】实验方案:铝镁合金
稀硫酸 |
问题讨论:(6)同学们拟选用如图2的实验装置完成实验,你认为最简易的装置其连接顺序是:
a接______.(填接口字母,仪器不一定全选.)
(7)同学们仔细分析(6)中连接的实验装置后,又设计了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
①装置中导管a的作用是______.
②实验前后碱式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分别如图4,则产生氢气的体积为______mL.
③与上左图装置相比,用(6)中连接的装置进行实验时,容易引起误差的原因是______(任写一点).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氢气,反应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故答案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2)含镁为3%时,金属铝的含量最高,5.4g合金中铝的质量为,5.4g×(1-3%)=5.4×97%g,则:
2Al+2NaOH+2H2O=2NaAlO2 +3H2↑
54g 2mol
5.4g×97% V×10-3L×2.0mol/L
所以54g:(5.4g×97%)=2mol:(V×10-3L×2.0mol/L),解得:V=97,故V(NaOH溶液)≥97mL,
故答案为:97;
(3)反应后金属铝完全消耗,没有反应的为金属镁,称量金属镁之前需要经过过滤、洗涤、干燥操作,然后再称量固体质量,从而计算出合金中镁的含量,
故答案为:过滤、洗涤、干燥固体;
(4)Mg、Al均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则还需测定生成物的质量,
故答案为:灼烧后固体的质量;
(5)设xg铝镁合金粉末中含有n mol镁、zmol铝,则24n+27z=x①,
再根据反应关系式:Mg~MgO、Al~Al2O3,最后得到了yg氧化物,据此列式为:40n+51z=y②,
根据①②解得:z=
mol,铝的质量为:27g/mol×
mol=
g,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为:
=
,
故答案为:
;
(6)装置的组装顺序:合金与酸反应,用排水量气法测定氢气的体积,其中盛水的试剂瓶导管一定要短进长出,利用增大压强原理将水排出,量筒中水的体积就是生成氢气的体积,量筒内导管应伸入量筒底部,故连接顺序为:(a)接(e)(d)接(g),
故答案为:e、d接g;
(7)①装置中导管a的作用是:保持分液漏斗内气体压强与锥形瓶内气体压强相等,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时稀硫酸能顺利滴下,滴入锥形瓶的稀硫酸体积等于进入分液漏斗的气体体积,从而消除由于加入稀硫酸引起的氢气体积误差,
故答案为:保持分液漏斗内气体压强与锥形瓶内气体压强相等,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时稀硫酸能顺利滴下,滴入锥形瓶的稀硫酸体积等于进入分液漏斗的气体体积,从而消除由于加入稀硫酸引起的氢气体积误差;
②滴定管的数值零刻度在上方,两次的体积之差为测定的氢气的体积,收集氢气后滴定管内液面读数减小,反应前滴定管读数为18.50mL,反应后滴定管读数为2.50mL,所以测定氢气的体积为:18.50mL-2.50mL=16.00mL,
故答案为:16.00mL;
③由于稀硫酸滴入锥形瓶中,即使不生成氢气,也会将瓶内空气排出,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大;实验结束时,连接广口瓶和量筒的导管中有少量水存在,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小,
故答案为:由于稀硫酸滴入锥形瓶中,即使不生成氢气,也会将瓶内空气排出,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大;实验结束时,连接广口瓶和量筒的导管中有少量水存在,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小.
故答案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2)含镁为3%时,金属铝的含量最高,5.4g合金中铝的质量为,5.4g×(1-3%)=5.4×97%g,则:
2Al+2NaOH+2H2O=2NaAlO2 +3H2↑
54g 2mol
5.4g×97% V×10-3L×2.0mol/L
所以54g:(5.4g×97%)=2mol:(V×10-3L×2.0mol/L),解得:V=97,故V(NaOH溶液)≥97mL,
故答案为:97;
(3)反应后金属铝完全消耗,没有反应的为金属镁,称量金属镁之前需要经过过滤、洗涤、干燥操作,然后再称量固体质量,从而计算出合金中镁的含量,
故答案为:过滤、洗涤、干燥固体;
(4)Mg、Al均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则还需测定生成物的质量,
故答案为:灼烧后固体的质量;
(5)设xg铝镁合金粉末中含有n mol镁、zmol铝,则24n+27z=x①,
再根据反应关系式:Mg~MgO、Al~Al2O3,最后得到了yg氧化物,据此列式为:40n+51z=y②,
根据①②解得:z=
3y−5x |
18 |
3y−5x |
18 |
9y−15x |
2 |
x−
| ||
x |
17x−9y |
2x |
故答案为:
17x−9y |
2x |
(6)装置的组装顺序:合金与酸反应,用排水量气法测定氢气的体积,其中盛水的试剂瓶导管一定要短进长出,利用增大压强原理将水排出,量筒中水的体积就是生成氢气的体积,量筒内导管应伸入量筒底部,故连接顺序为:(a)接(e)(d)接(g),
故答案为:e、d接g;
(7)①装置中导管a的作用是:保持分液漏斗内气体压强与锥形瓶内气体压强相等,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时稀硫酸能顺利滴下,滴入锥形瓶的稀硫酸体积等于进入分液漏斗的气体体积,从而消除由于加入稀硫酸引起的氢气体积误差,
故答案为:保持分液漏斗内气体压强与锥形瓶内气体压强相等,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时稀硫酸能顺利滴下,滴入锥形瓶的稀硫酸体积等于进入分液漏斗的气体体积,从而消除由于加入稀硫酸引起的氢气体积误差;
②滴定管的数值零刻度在上方,两次的体积之差为测定的氢气的体积,收集氢气后滴定管内液面读数减小,反应前滴定管读数为18.50mL,反应后滴定管读数为2.50mL,所以测定氢气的体积为:18.50mL-2.50mL=16.00mL,
故答案为:16.00mL;
③由于稀硫酸滴入锥形瓶中,即使不生成氢气,也会将瓶内空气排出,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大;实验结束时,连接广口瓶和量筒的导管中有少量水存在,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小,
故答案为:由于稀硫酸滴入锥形瓶中,即使不生成氢气,也会将瓶内空气排出,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大;实验结束时,连接广口瓶和量筒的导管中有少量水存在,使所测氢气体积偏小.
看了 (2013•宝鸡三模)某研究...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2014•丹徒区二模)为了将氯化钠和氯化钙的混合物分离,并测定其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最初 2020-05-02 …
(2014•河东区一模)为了探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枝条生根的影响”,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 2020-05-16 …
(2010•崇明县一模)为了测定某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且不溶于水),某 2020-05-17 …
小马虎同学在计算以多边形的内角和是,由于不仔细,多计算了一个外角的度数,得到的答案为1665°小马 2020-05-21 …
会计基础题:下列属于会计要素分类的有()下列属于会计要素分类的有()A负债B成本C利润D资产又有模 2020-07-14 …
(2010•沈阳三模)已知两个统计案例如下:①为了探究患慢性支气管炎与吸烟关系,调查了339名50 2020-07-19 …
(2013•石家庄一模)为了“探究合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改变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第一步 2020-11-12 …
模具设计英文摘要翻译一句话本设计进行了记者灯手柄的注塑模设计,对零件结构进行了工艺分析.确定了分型面 2020-12-14 …
我分别用abaqus、nastran计算了结构的模态,100-3000赫兹范围内,前者得到了40阶模 2020-12-14 …
(2013•湖里区一模)为了测量形状不规则小石子的密度,同学们设计了如下甲、乙两个实验方案:(1)下 2021-0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