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 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 ?”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慵其糟而啜其醨?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沉汩罗以死。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下列句中加粗的词,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屈原 至于 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B. 颜色 憔悴,形容枯槁 C.夫圣人者,不 凝滞 于物 D.然皆祖屈原之 从容 辞令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虚词,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渔父见 而 问之曰 ②何不随其流 而 扬其波 B.①人又谁能以身 之 察察 ②然皆祖屈原 之 从容辞令 C.①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 为 ②数十年竟 为 秦所灭 D.①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 以 见放 ②皆好辞而 以 赋见称 3.作者借渔人之口,责问屈原“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的用意是( ) A.屈原过于清高正直,不仅遭人嫉妒,而且为一般人所不理解,指出屈原不能知权达变以适应社会,顺应时代发展。 B.说明屈原坚持节操,德才兼备,不肯同流合污,意在指责楚王无知人之明,同时也含蓄批评了屈原孤芳自赏的态度。 C.赞扬了屈原保持高尚美好节操和志向,作者借渔父之口,表达了对迫害屈原的那个昏聩邪恶的统治集团的愤恨。 D.肯定了屈原能保持高尚美好节操的志向,但不同意屈原认为整个世界都混浊的见解,作者比屈原要客观辩证一些。 4.将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C 2.D 3.C 4.(1)你不是三阅大夫吗?为什么来到了这个地方? (2)为什么要保持美玉般的节操,自取被逐呢? |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屈...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请教以下诗句的作者1、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傲世,青莲居士2、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 2020-05-14 …
翻译“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2020-05-14 …
典故渔父屈原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 2020-06-09 …
求这段屈原死前跟渔夫对话的翻译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 2020-06-09 …
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2020-06-09 …
改动下面的句子,使句子顺畅连贯佛教,道教一时勃兴,寻隐,求仙,成为文人混世偷生的寄托.这一时期的文 2020-07-02 …
(甲)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2020-11-24 …
举世皆浊而我独清还是举世混浊而我独清?还是两个都有但出处不同呢? 2020-12-26 …
混世便是他的哲学用英语怎么说?混世便是他的哲学这句话用英语怎么说?还说,单说混世的混,是哪个词呢?我 2020-12-26 …
ABCDEF六种气体可能是Cl2、O2、H2、CO2、HCL、HBr之一,A与D混合见光爆炸,C和D 2021-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