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①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
题目详情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①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②放。”渔父曰:“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③而啜其醨④?”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⑤,受物之汶汶⑥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史记•屈原列传》(节选)
【注】①[三闾大夫]指屈原。②[见]表被动,译为“被”。③[糟]酒渣。④[醨]薄酒。⑤[察察]洁白的样子。⑥[汶汶]浑浊的样子。
(1)下列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屈原至于江滨
翻译:___
②是以见放
翻译:___
(3)本文记叙了屈原与渔父之间的对话,从中我们得知屈原因为“___,___”而“见放”,又因不愿___而最终怀石投江,以身殉国。
(4)本文中有不少流传至今仍为人们所使用的成语,请你任选其一,用规范的正楷字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5)为了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人们将他投江自沉的农历五月初五定名为
“___”,并通过___、___等一系列活动来纪念、歌颂屈原。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①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②放。”渔父曰:“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③而啜其醨④?”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⑤,受物之汶汶⑥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史记•屈原列传》(节选)
【注】①[三闾大夫]指屈原。②[见]表被动,译为“被”。③[糟]酒渣。④[醨]薄酒。⑤[察察]洁白的样子。⑥[汶汶]浑浊的样子。
(1)下列加点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___
A.行吟泽畔 | 一目十行 |
B.颜色憔悴 | 声色俱厉 |
C.形容枯槁 | 花容月貌 |
D.何故而至此 | 无缘无故 |
①屈原至于江滨
翻译:___
②是以见放
翻译:___
(3)本文记叙了屈原与渔父之间的对话,从中我们得知屈原因为“___,___”而“见放”,又因不愿___而最终怀石投江,以身殉国。
(4)本文中有不少流传至今仍为人们所使用的成语,请你任选其一,用规范的正楷字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5)为了纪念屈原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人们将他投江自沉的农历五月初五定名为
“___”,并通过___、___等一系列活动来纪念、歌颂屈原。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A.①句意为:在水边一面行走一面吟唱.行:行走;②句意为:一眼能看十行文章.形容阅读的速度极快.行:行数.
B.①句意为:脸色憔悴.色:脸色;②句意为: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厉:严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色:脸色.
C.①句意为:身体和相貌都像干枯的树木一样.容:相貌; ②句意为:如花似月的容貌.形容女子美貌.容而:相貌.
D.①句意为:为什么来到这里?故:缘故;②句意为:没有一点原因.故:原因.
故选:A.
(2)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①句重点词语有:“至”,来到.句意为:屈原来到江边.
②句重点词语有:“是以”,因此;“放”,流放.句意为:因此被流放.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①举世皆浊而我独清 ②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③同流合污
(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随波逐流 :逐:追随.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
形容枯槁:枯槁:枯萎,枯干.身体瘦弱,精神萎靡,面色枯黄. 屈原《渔父》:“颜色憔悴;面容枯槁.”
(5)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掌握程度.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①端午节 ②赛龙舟 ③吃粽子(…)
答案:
(1)A.
(2)①屈原来到江边.
②因此被流放.
(3):①举世皆浊而我独清 ②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③同流合污
(4)①随波逐流 ②形容枯槁
(5)①端午节 ②赛龙舟 ③吃粽子
A.①句意为:在水边一面行走一面吟唱.行:行走;②句意为:一眼能看十行文章.形容阅读的速度极快.行:行数.
B.①句意为:脸色憔悴.色:脸色;②句意为: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厉:严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色:脸色.
C.①句意为:身体和相貌都像干枯的树木一样.容:相貌; ②句意为:如花似月的容貌.形容女子美貌.容而:相貌.
D.①句意为:为什么来到这里?故:缘故;②句意为:没有一点原因.故:原因.
故选:A.
(2)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①句重点词语有:“至”,来到.句意为:屈原来到江边.
②句重点词语有:“是以”,因此;“放”,流放.句意为:因此被流放.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①举世皆浊而我独清 ②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③同流合污
(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随波逐流 :逐:追随.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没有坚定的立场,缺乏判断是非的能力,只能随着别人走.
形容枯槁:枯槁:枯萎,枯干.身体瘦弱,精神萎靡,面色枯黄. 屈原《渔父》:“颜色憔悴;面容枯槁.”
(5)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掌握程度.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 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①端午节 ②赛龙舟 ③吃粽子(…)
答案:
(1)A.
(2)①屈原来到江边.
②因此被流放.
(3):①举世皆浊而我独清 ②众人皆醉而我独醒 ③同流合污
(4)①随波逐流 ②形容枯槁
(5)①端午节 ②赛龙舟 ③吃粽子
看了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屈...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举世混浊而我独请,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这句话是谁说的,意喻是什么? 2020-05-13 …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翻译 2020-05-14 …
翻译“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2020-05-14 …
英语翻译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 2020-06-03 …
典故渔父屈原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 2020-06-09 …
英语翻译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粹,形容枯槁.渔 2020-06-09 …
英语翻译屈原至於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 2020-06-09 …
谋可寡而不可众据说出自《曾国藩名言》,前半句是: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谋可寡而不可众据说 2020-06-11 …
英语翻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2020-06-29 …
英语翻译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 2020-1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