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题。九日登梓州城①杜甫客心惊暮序,宾雁下沧洲。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湖风扶戍柳,江雨暗山楼。且酌东篱酒,聊祛南国忧。注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题。
九日登梓州城①
杜甫
客心惊暮序,宾雁下沧洲。
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
湖风扶戍柳,江雨暗山楼。
且酌东篱酒,聊祛南国忧。
【注】①诗题一作“九日巴丘登高”;作者一作“张均”。
16.从拟人修辞手法的角度简要赏析诗的第三联“湖风扶戍柳,江雨暗山楼”的效果。
1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结合全诗分析,
16.第三联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湖风”“江雨”写活了。湖风扶起垂下的柳树,江雨使山楼一片昏暗,一“扶”一“暗”,拟人化的动作,使整个画面变得更为形象生动,活灵活现。
1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借酒浇愁,忧国忧民的爱国之情以及思乡之情。第一联“客心”“宾雁”言游子远行,第二联“共赏重阳节”则写与家人(朋友)登高望远之情,表达诗人游子思乡之情。第四联则直抒胸臆、借典表达诗人“聊祛南国忧”的忧国忧民的情感。
【解析】
试题分析:
16.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的效果。要先找出运用拟人手法的词语 “扶”和“暗”,再分析如何运用的这种手法,即湖风扶起垂下的柳树,江雨使山楼一片昏暗,一“扶”一“暗”,将湖风和江雨人格化;再分析拟人修辞的作用。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本题考查的是修辞手法的效果。题干中已经明确是何种手法,作答时要先分析如何运用的这种手法,再写出手法的效果。本题题干中明确是拟人手法,要找出使用拟人的词语“扶”和“暗”;再分析如何使用这种修辞的,一“扶”一“暗”,将湖风和江雨人格化;最后分析拟人修辞的效果作用,使整个画面变得更为形象生动,活灵活现。
17.本题考查的是诗歌的思想情感,分析诗歌情感要从诗歌内容、表现情感的关键词、诗歌的意象意境分析。本诗中“客心”“宾雁”“重阳节”等,可见有思乡之情;杜甫作品风格是忧国忧民的,诗中有“聊祛南国忧”之句,可见还有爱国之情。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是古诗词鉴赏题中的首要任务。从诗歌所描写的内容入手、因为描写的内容不同,所表现的诗人的情感也不同;从诗歌表现情感的关键词入手,诗歌中表现情感的关键词主要指能直接传达出作者情感的词语,比如“愁”“悲”“怨”“泪”“喜”等词,鉴赏诗歌情感时若能抓住这些词就能轻松地判断出作者的情感;从诗歌所选取的典型意象以及由此营造的特定意境入手,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意境就是由意象共同构成的具有特定韵味的诗意空间。本诗描写的意象有“雁”古诗词中“雁”的意象有怀乡之意,又有“客心”可见作者是客居他乡,有思乡之情;标题“九日登梓州城”诗句“共赏重阳节”有“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感慨。作者杜甫又是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诗中有“聊祛南国忧”可见诗歌情感还有爱国情。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题。九日登梓州城①杜甫客心惊暮序,宾雁下沧洲。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湖风 2020-06-09 …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4题东轩记苏辙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未至,大雨,筠水泛滥,蔑南市,登北岸 2020-06-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东轩记苏辙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①。未至,大雨。筠水泛溢,蔑南市② 2020-06-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东轩记苏辙余既以罪①谪监筠州盐酒税,未至,大雨,筠水泛溢。蔑南市, 2020-06-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东轩记苏辙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未至,大雨,筠水泛滥,蔑南市,登北岸 2020-06-10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九日登梓州城杜甫客心惊暮序,宾雁下沧洲。共赏重阳节,言寻戏马游。湖风 2020-06-2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东轩记(宋)苏辙余既以罪谪监筠州盐酒税。未至,大雨筠水泛溢,蔑南市, 2020-06-28 …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九日登梓州城①杜甫客心惊暮序,宾雁下沧洲。共赏重阳节, 2020-07-10 …
91年和92年贵州55度的贵州安酒现在拍卖的话多少钱?白瓷瓶安顺市在贵州省的中部,属于亚热带地区, 2020-07-17 …
天气是在一定的天气系统影响下形成的,并且是时刻变化的.读图完成26~27题.如果该天气系统在泉州东部 2020-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