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物理-->
存不存在动摩擦因素大于1的情况?应为要证明sin(a)+μ*cos(a)>μ其中如果成立那么μ不能大于1请问是否存在μ大于1的情况?
题目详情
存不存在动摩擦因素大于1的情况?
应为要证明sin(a)+μ*cos(a)>μ
其中如果成立 那么μ不能大于1
请问是否存在μ大于1的情况?
应为要证明sin(a)+μ*cos(a)>μ
其中如果成立 那么μ不能大于1
请问是否存在μ大于1的情况?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存在.动摩擦因数可以大于1
各种版本的中学物理课本,给出的两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小于1,一般的参考书所举的例子也是小于1,有的学生就据此认为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总小于1.其实,两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也有大于1的.
摩擦力的本质,人们至今对它还没有弄得很清楚,多数学者认为摩擦力是两物体接触面上的分子间的内聚引力起的.事实上,在表面间比较凸起的地方才互相接触,而大多数的地方是不接触的,实际接触的微观面积远小于视宏观面积.摩擦阻力与实际接触面积成正比(不是与视宏观面积成正比).在一般情况下,实际接触面积又与表面上的正压力成正比,所以,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这正是中学物理课本中的摩擦力公式f=μN.物理学中把比例因子μ定义为两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
为什么不同材料间的摩擦因数又不同呢?不同材料间接触面上分子间的内聚引力不同,它将影响到物体间摩擦力.故不同材料间的摩擦因数也就不同.
有些材料间摩擦力与正压力间的比值μ小于1.即动摩擦因数小于1,有些材料间的摩擦力与正压力间的比值μ大于1,即动摩擦因数大于1,实验测得橡皮与金属间的动摩擦因数1<μ<4,铟与铟间的动摩擦因数1.5<μ<2.0.将金属放在1.33×10~1.3×10-3~1.3×10-4Pa的真空中.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然后除去表面污物,冷却后测定动摩擦因数可达5~6.(数据摘自《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物理卷第7页“摩擦因数”条)
各种版本的中学物理课本,给出的两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小于1,一般的参考书所举的例子也是小于1,有的学生就据此认为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总小于1.其实,两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也有大于1的.
摩擦力的本质,人们至今对它还没有弄得很清楚,多数学者认为摩擦力是两物体接触面上的分子间的内聚引力起的.事实上,在表面间比较凸起的地方才互相接触,而大多数的地方是不接触的,实际接触的微观面积远小于视宏观面积.摩擦阻力与实际接触面积成正比(不是与视宏观面积成正比).在一般情况下,实际接触面积又与表面上的正压力成正比,所以,摩擦力与正压力成正比,这正是中学物理课本中的摩擦力公式f=μN.物理学中把比例因子μ定义为两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
为什么不同材料间的摩擦因数又不同呢?不同材料间接触面上分子间的内聚引力不同,它将影响到物体间摩擦力.故不同材料间的摩擦因数也就不同.
有些材料间摩擦力与正压力间的比值μ小于1.即动摩擦因数小于1,有些材料间的摩擦力与正压力间的比值μ大于1,即动摩擦因数大于1,实验测得橡皮与金属间的动摩擦因数1<μ<4,铟与铟间的动摩擦因数1.5<μ<2.0.将金属放在1.33×10~1.3×10-3~1.3×10-4Pa的真空中.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然后除去表面污物,冷却后测定动摩擦因数可达5~6.(数据摘自《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物理卷第7页“摩擦因数”条)
看了 存不存在动摩擦因素大于1的情...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为什么在1/I-R的斜率是电动势?内阻呢?为什么在1/I-R的斜率是电动势?内阻呢? 2020-06-22 …
i=0;if(a1==1){i=i+1;}if(a2==3){i=i+1;}if(a3==3){i 2020-07-09 …
两个实验小组都来测定一个未知电源的电动势E和内阻r.(1)第一组:首先用伏安法来测量,测出多组(U 2020-08-01 …
在复数平面内,复数Z1在连接1+i和1-i的线段上移动,设复数Z2在以圆点为圆心,半径为1的圆周上 2020-08-01 …
平面上两个向量i和j,满足如下性质:i·i=1,i·j=0,j·j=1.1).是否存在一个不等于i 2020-08-01 …
复变函数求f(z)=z^5在1+i处的伸缩率,旋转角 2020-11-01 …
如果存在一个数i,满足i^1=i,i^=-1,i^3=-1,i^4=1,i^5=1问:i^2009, 2020-11-01 …
图中程序是计算2+3+4+5+6的值的程序.在WHILE后的①处和在s=s+i之后的②处所就填写的语 2020-11-01 …
在一个长度为n的顺序表中,在第i个元素(1≤i≤n+1)之前插入一个新元素时需向后移动的元素个数是( 2020-11-11 …
数据结构SOS在长度为n的顺序表的第i(1≤i≤n+1)个位置上插入一个元素,元素的移动次数()。A 2021-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