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元素X、Y、Z、M、N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电子数之比为3∶4;N—与Ar原子电子层结

题目详情
元素X、Y、Z、M、N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电子数之比为3∶4;N 与Ar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X 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Z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化合物XN常温下为气体。据此回答:
(1)N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2)Z与M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显碱性,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X与Y、X与M均可形成18电子分子,这两种分子在水溶液中反应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由X、Y、Z、M四种元素组成一种强酸的酸式盐,写出Ba(OH) 2 溶液中逐滴加入该盐溶液至中性的离子方程式                                                                
(5)Y、Z、N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                             
(6)如图所示:

取一张用ZN溶液浸湿的pH试纸平铺在玻璃片上,取两根石墨棒做电极,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a电极处的pH试纸上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元素X、Y、Z、M、N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电子数之比为3∶4;N 与Ar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X 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Z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化合物XN常温下为气体。据此回答:
(1)N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2)Z与M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显碱性,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X与Y、X与M均可形成18电子分子,这两种分子在水溶液中反应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由X、Y、Z、M四种元素组成一种强酸的酸式盐,写出Ba(OH) 2 溶液中逐滴加入该盐溶液至中性的离子方程式                                                                
(5)Y、Z、N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                             
(6)如图所示:

取一张用ZN溶液浸湿的pH试纸平铺在玻璃片上,取两根石墨棒做电极,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a电极处的pH试纸上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元素X、Y、Z、M、N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电子数之比为3∶4;N 与Ar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X 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Z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化合物XN常温下为气体。据此回答:
(1)N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2)Z与M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显碱性,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X与Y、X与M均可形成18电子分子,这两种分子在水溶液中反应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由X、Y、Z、M四种元素组成一种强酸的酸式盐,写出Ba(OH) 2 溶液中逐滴加入该盐溶液至中性的离子方程式                                                                
(5)Y、Z、N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                             
(6)如图所示:

取一张用ZN溶液浸湿的pH试纸平铺在玻璃片上,取两根石墨棒做电极,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a电极处的pH试纸上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元素X、Y、Z、M、N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电子数之比为3∶4;N 与Ar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X 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Z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化合物XN常温下为气体。据此回答:
(1)N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2)Z与M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显碱性,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X与Y、X与M均可形成18电子分子,这两种分子在水溶液中反应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由X、Y、Z、M四种元素组成一种强酸的酸式盐,写出Ba(OH) 2 溶液中逐滴加入该盐溶液至中性的离子方程式                                                                
(5)Y、Z、N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                             
(6)如图所示:

取一张用ZN溶液浸湿的pH试纸平铺在玻璃片上,取两根石墨棒做电极,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a电极处的pH试纸上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元素X、Y、Z、M、N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电子数之比为3∶4;N 与Ar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X 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Z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化合物XN常温下为气体。据此回答:
(1)N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2)Z与M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显碱性,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X与Y、X与M均可形成18电子分子,这两种分子在水溶液中反应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由X、Y、Z、M四种元素组成一种强酸的酸式盐,写出Ba(OH) 2 溶液中逐滴加入该盐溶液至中性的离子方程式                                                                
(5)Y、Z、N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                             
(6)如图所示:

取一张用ZN溶液浸湿的pH试纸平铺在玻璃片上,取两根石墨棒做电极,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a电极处的pH试纸上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元素X、Y、Z、M、N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电子数之比为3∶4;N 与Ar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X 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Z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化合物XN常温下为气体。据此回答:
(1)N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               
(2)Z与M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显碱性,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X与Y、X与M均可形成18电子分子,这两种分子在水溶液中反应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由X、Y、Z、M四种元素组成一种强酸的酸式盐,写出Ba(OH) 2 溶液中逐滴加入该盐溶液至中性的离子方程式                                                                
(5)Y、Z、N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                             
(6)如图所示:

取一张用ZN溶液浸湿的pH试纸平铺在玻璃片上,取两根石墨棒做电极,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a电极处的pH试纸上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HClO 4 (1分)
(2)S 2 +H 2 O HS +OH (2分)
(3)产生淡黄色沉淀(1分)       H 2 O 2 +H 2 S===S↓+2H 2 O(3分)
(4)Ba 2+ + 2OH  +2H +  + SO 4 2   ="==" BaSO 4 ↓+ 2H 2 O(3分)
(5)c(Na + )>c(ClO )>c(OH )>c(H + )(3分)
(6)试纸先变蓝,随后蓝色区域扩大,后被漂白褪色(2分)
(1)HClO 4 (1分)
(2)S 2 +H 2 O HS +OH (2分)
(3)产生淡黄色沉淀(1分)       H 2 O 2 +H 2 S===S↓+2H 2 O(3分)
(4)Ba 2+ + 2OH  +2H +  + SO 4 2   ="==" BaSO 4 ↓+ 2H 2 O(3分)
(5)c(Na + )>c(ClO )>c(OH )>c(H + )(3分)
(6)试纸先变蓝,随后蓝色区域扩大,后被漂白褪色(2分)
(1)HClO 4 (1分)
(2)S 2 +H 2 O HS +OH (2分)
(3)产生淡黄色沉淀(1分)       H 2 O 2 +H 2 S===S↓+2H 2 O(3分)
(4)Ba 2+ + 2OH  +2H +  + SO 4 2   ="==" BaSO 4 ↓+ 2H 2 O(3分)
(5)c(Na + )>c(ClO )>c(OH )>c(H + )(3分)
(6)试纸先变蓝,随后蓝色区域扩大,后被漂白褪色(2分)
(1)HClO 4 (1分)
(2)S 2 +H 2 O HS +OH (2分)
(3)产生淡黄色沉淀(1分)       H 2 O 2 +H 2 S===S↓+2H 2 O(3分)
(4)Ba 2+ + 2OH  +2H +  + SO 4 2   ="==" BaSO 4 ↓+ 2H 2 O(3分)
(5)c(Na + )>c(ClO )>c(OH )>c(H + )(3分)
(6)试纸先变蓝,随后蓝色区域扩大,后被漂白褪色(2分)
(1)HClO 4 (1分)
(2)S 2 +H 2 O HS +OH (2分)
(3)产生淡黄色沉淀(1分)       H 2 O 2 +H 2 S===S↓+2H 2 O(3分)
(4)Ba 2+ + 2OH  +2H +  + SO 4 2   ="==" BaSO 4 ↓+ 2H 2 O(3分)
(5)c(Na + )>c(ClO )>c(OH )>c(H + )(3分)
(6)试纸先变蓝,随后蓝色区域扩大,后被漂白褪色(2分)
(1)HClO 4 4 (1分)
(2)S 2 2 - +H 2 2 O HS - +OH - (2分)
(3)产生淡黄色沉淀(1分)             H 2 2 O 2 2 +H 2 2 S===S↓+2H 2 2 O(3分)
(4)Ba 2+ 2+ + 2OH -  +2H + +  + SO 4 4 2 2     ="==" BaSO 4 4 ↓+ 2H 2 2 O(3分)
(5)c(Na + + )>c(ClO - )>c(OH - )>c(H + + )(3分)
(6)试纸先变蓝,随后蓝色区域扩大,后被漂白褪色(2分)
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及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由于最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8个,所以Y的最外层电子数只能是6个,原子序数是8,即Y是O。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电子数之比为3∶4,短周期元素的次外层一般是2个或8个,所以M的原子序数应该是16,即M是S。X 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则X是H。Z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则Z是Na。N的原子序数最大,且和X形成的化合物XN是气体,所以N是Cl。
(1)Cl的÷是第 A ,最高价是+7价,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ClO 4
(2)Na 2 S是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方程式为S 2 +H 2 O HS +OH 、HS +H 2 O H 2 S+OH
(3)形成的18电子分子分别是H 2 O 2 和H 2 S,前者具有氧化性,后者具有还原性,在溶液中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单质硫,溶液变混浊,反应式为H 2 O 2 +H 2 S===S↓+2H 2 O。
(4)组成的强酸的酸式盐为NaHSO 4 ,滴加氢氧化钡发生反应,如果反应后溶液呈中性,则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以及硫酸钠。反应式为Ba 2+ + 2OH  +2H +  + SO 4 2   ="==" BaSO 4 ↓+ 2H 2 O。
(5)Y、Z、N形成的化合物水NaClO,次氯酸钠水解显碱性,所以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 + )>c(ClO )>c(OH )>c(H + )。
(6)根据装置图可判断,a和电源的负极相连,作阴极,b和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钠溶液阴极水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由于氢离子放电,破坏了阴极周围水的电离平衡,使阴极周围溶液显碱性,pH试纸显蓝色。由于阳极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氯气溶于水生成次氯酸具有漂泊性,所以最终试纸被漂白而褪色。
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及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由于最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8个,所以Y的最外层电子数只能是6个,原子序数是8,即Y是O。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电子数之比为3∶4,短周期元素的次外层一般是2个或8个,所以M的原子序数应该是16,即M是S。X 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则X是H。Z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则Z是Na。N的原子序数最大,且和X形成的化合物XN是气体,所以N是Cl。
(1)Cl的÷是第 A ,最高价是+7价,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ClO 4
(2)Na 2 S是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方程式为S 2 +H 2 O HS +OH 、HS +H 2 O H 2 S+OH
(3)形成的18电子分子分别是H 2 O 2 和H 2 S,前者具有氧化性,后者具有还原性,在溶液中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单质硫,溶液变混浊,反应式为H 2 O 2 +H 2 S===S↓+2H 2 O。
(4)组成的强酸的酸式盐为NaHSO 4 ,滴加氢氧化钡发生反应,如果反应后溶液呈中性,则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以及硫酸钠。反应式为Ba 2+ + 2OH  +2H +  + SO 4 2   ="==" BaSO 4 ↓+ 2H 2 O。
(5)Y、Z、N形成的化合物水NaClO,次氯酸钠水解显碱性,所以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 + )>c(ClO )>c(OH )>c(H + )。
(6)根据装置图可判断,a和电源的负极相连,作阴极,b和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钠溶液阴极水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由于氢离子放电,破坏了阴极周围水的电离平衡,使阴极周围溶液显碱性,pH试纸显蓝色。由于阳极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氯气溶于水生成次氯酸具有漂泊性,所以最终试纸被漂白而褪色。
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及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由于最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8个,所以Y的最外层电子数只能是6个,原子序数是8,即Y是O。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电子数之比为3∶4,短周期元素的次外层一般是2个或8个,所以M的原子序数应该是16,即M是S。X 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则X是H。Z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则Z是Na。N的原子序数最大,且和X形成的化合物XN是气体,所以N是Cl。
(1)Cl的÷是第 A ,最高价是+7价,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ClO 4
(2)Na 2 S是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方程式为S 2 +H 2 O HS +OH 、HS +H 2 O H 2 S+OH
(3)形成的18电子分子分别是H 2 O 2 和H 2 S,前者具有氧化性,后者具有还原性,在溶液中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单质硫,溶液变混浊,反应式为H 2 O 2 +H 2 S===S↓+2H 2 O。
(4)组成的强酸的酸式盐为NaHSO 4 ,滴加氢氧化钡发生反应,如果反应后溶液呈中性,则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以及硫酸钠。反应式为Ba 2+ + 2OH  +2H +  + SO 4 2   ="==" BaSO 4 ↓+ 2H 2 O。
(5)Y、Z、N形成的化合物水NaClO,次氯酸钠水解显碱性,所以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 + )>c(ClO )>c(OH )>c(H + )。
(6)根据装置图可判断,a和电源的负极相连,作阴极,b和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钠溶液阴极水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由于氢离子放电,破坏了阴极周围水的电离平衡,使阴极周围溶液显碱性,pH试纸显蓝色。由于阳极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氯气溶于水生成次氯酸具有漂泊性,所以最终试纸被漂白而褪色。
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及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由于最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8个,所以Y的最外层电子数只能是6个,原子序数是8,即Y是O。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电子数之比为3∶4,短周期元素的次外层一般是2个或8个,所以M的原子序数应该是16,即M是S。X 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则X是H。Z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则Z是Na。N的原子序数最大,且和X形成的化合物XN是气体,所以N是Cl。
(1)Cl的÷是第 A ,最高价是+7价,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ClO 4
(2)Na 2 S是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方程式为S 2 +H 2 O HS +OH 、HS +H 2 O H 2 S+OH
(3)形成的18电子分子分别是H 2 O 2 和H 2 S,前者具有氧化性,后者具有还原性,在溶液中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单质硫,溶液变混浊,反应式为H 2 O 2 +H 2 S===S↓+2H 2 O。
(4)组成的强酸的酸式盐为NaHSO 4 ,滴加氢氧化钡发生反应,如果反应后溶液呈中性,则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以及硫酸钠。反应式为Ba 2+ + 2OH  +2H +  + SO 4 2   ="==" BaSO 4 ↓+ 2H 2 O。
(5)Y、Z、N形成的化合物水NaClO,次氯酸钠水解显碱性,所以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 + )>c(ClO )>c(OH )>c(H + )。
(6)根据装置图可判断,a和电源的负极相连,作阴极,b和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钠溶液阴极水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由于氢离子放电,破坏了阴极周围水的电离平衡,使阴极周围溶液显碱性,pH试纸显蓝色。由于阳极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氯气溶于水生成次氯酸具有漂泊性,所以最终试纸被漂白而褪色。
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及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由于最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8个,所以Y的最外层电子数只能是6个,原子序数是8,即Y是O。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电子数之比为3∶4,短周期元素的次外层一般是2个或8个,所以M的原子序数应该是16,即M是S。X 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则X是H。Z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则Z是Na。N的原子序数最大,且和X形成的化合物XN是气体,所以N是Cl。
(1)Cl的÷是第 A ,最高价是+7价,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ClO 4
(2)Na 2 S是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方程式为S 2 +H 2 O HS +OH 、HS +H 2 O H 2 S+OH
(3)形成的18电子分子分别是H 2 O 2 和H 2 S,前者具有氧化性,后者具有还原性,在溶液中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单质硫,溶液变混浊,反应式为H 2 O 2 +H 2 S===S↓+2H 2 O。
(4)组成的强酸的酸式盐为NaHSO 4 ,滴加氢氧化钡发生反应,如果反应后溶液呈中性,则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以及硫酸钠。反应式为Ba 2+ + 2OH  +2H +  + SO 4 2   ="==" BaSO 4 ↓+ 2H 2 O。
(5)Y、Z、N形成的化合物水NaClO,次氯酸钠水解显碱性,所以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 + )>c(ClO )>c(OH )>c(H + )。
(6)根据装置图可判断,a和电源的负极相连,作阴极,b和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钠溶液阴极水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由于氢离子放电,破坏了阴极周围水的电离平衡,使阴极周围溶液显碱性,pH试纸显蓝色。由于阳极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氯气溶于水生成次氯酸具有漂泊性,所以最终试纸被漂白而褪色。
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及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由于最外层电子数不能超过8个,所以Y的最外层电子数只能是6个,原子序数是8,即Y是O。M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电子数之比为3∶4,短周期元素的次外层一般是2个或8个,所以M的原子序数应该是16,即M是S。X 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则X是H。Z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则Z是Na。N的原子序数最大,且和X形成的化合物XN是气体,所以N是Cl。
(1)Cl的÷是第 A A ,最高价是+7价,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是HClO 4 4 。
(2)Na 2 2 S是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方程式为S 2 2 - +H 2 2 O HS - +OH - 、HS - +H 2 2 O H 2 2 S+OH - 。
(3)形成的18电子分子分别是H 2 2 O 2 2 和H 2 2 S,前者具有氧化性,后者具有还原性,在溶液中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单质硫,溶液变混浊,反应式为H 2 2 O 2 2 +H 2 2 S===S↓+2H 2 2 O。
(4)组成的强酸的酸式盐为NaHSO 4 4 ,滴加氢氧化钡发生反应,如果反应后溶液呈中性,则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以及硫酸钠。反应式为Ba 2+ 2+ + 2OH -  +2H + +  + SO 4 4 2 2     ="==" BaSO 4 4 ↓+ 2H 2 2 O。
(5)Y、Z、N形成的化合物水NaClO,次氯酸钠水解显碱性,所以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 + + )>c(ClO - )>c(OH - )>c(H + + )。
(6)根据装置图可判断,a和电源的负极相连,作阴极,b和电源的正极相连,作阳极。惰性电极电解氯化钠溶液阴极水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由于氢离子放电,破坏了阴极周围水的电离平衡,使阴极周围溶液显碱性,pH试纸显蓝色。由于阳极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氯气溶于水生成次氯酸具有漂泊性,所以最终试纸被漂白而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