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查资料显示,过氧化钠(Na2O2)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化学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小翔同学和小何同学分别设计了图甲和图乙的实验装置.检查气密性良好后进行实验验证.

题目详情
查资料显示,过氧化钠(Na2O2)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化学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小翔同学和小何同学分别设计了图甲和图乙的实验装置.检查气密性良好后进行实验验证.
预热后对试管进行加热(2NaHCO3
  △  
.
 
Na2CO3+CO2↑+H2O)
(1)观察到图甲浓硫酸中有气泡产生,蚊香熄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观察图乙中的现象是___,说明有氧气产生,由资料和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
(2)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以上甲、乙装置试管中加热后的成分进行探究分析.
作业帮
[提出问题]加热后的试管中残留物成分是什么呢?
[提出猜想]猜想1:只有碳酸钠  猜想2:只有碳酸氢钠  猜想3:___.
[查阅资料]①碳酸钠固体受热不分解.
②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无明显现象,而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实验探究]
实验内容 预测现象 结论
实验一:取一定量残留固体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量 加热前后固体质量 ___(“不变”或“减少”). 含有碳酸氢钠
实验二:取适量残留固体于试管中,加放蒸馏水充分振荡,滴入 ___溶液. 溶液中 ___ 含有碳酸钠
结合实验一和实验二得出,猜想 ___正确.
[反思交流]小雯同学认为,不用实验可得出猜想2错误,其理由是___.
22222232
3
  △  
.
 
Na2CO3+CO2↑+H2O)
(1)观察到图甲浓硫酸中有气泡产生,蚊香熄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观察图乙中的现象是___,说明有氧气产生,由资料和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
(2)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以上甲、乙装置试管中加热后的成分进行探究分析.
作业帮
[提出问题]加热后的试管中残留物成分是什么呢?
[提出猜想]猜想1:只有碳酸钠  猜想2:只有碳酸氢钠  猜想3:___.
[查阅资料]①碳酸钠固体受热不分解.
②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无明显现象,而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实验探究]
实验内容 预测现象 结论
实验一:取一定量残留固体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量 加热前后固体质量 ___(“不变”或“减少”). 含有碳酸氢钠
实验二:取适量残留固体于试管中,加放蒸馏水充分振荡,滴入 ___溶液. 溶液中 ___ 含有碳酸钠
结合实验一和实验二得出,猜想 ___正确.
[反思交流]小雯同学认为,不用实验可得出猜想2错误,其理由是___.
  △  
.
 
  △  
.
 
  △  
.
  △  
.
  △  
.
  △  
.
  △     △  
.
.
.
   2322


作业帮





实验内容 预测现象 结论
实验一:取一定量残留固体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量 加热前后固体质量 ___(“不变”或“减少”). 含有碳酸氢钠
实验二:取适量残留固体于试管中,加放蒸馏水充分振荡,滴入 ___溶液. 溶液中 ___ 含有碳酸钠
结合实验一和实验二得出,猜想 ___正确.
实验内容 预测现象 结论 实验一:取一定量残留固体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量 加热前后固体质量 ___(“不变”或“减少”). 含有碳酸氢钠 实验二:取适量残留固体于试管中,加放蒸馏水充分振荡,滴入 ___溶液. 溶液中 ___ 含有碳酸钠 结合实验一和实验二得出,猜想 ___正确. 实验内容 预测现象 结论 实验内容预测现象结论 实验一:取一定量残留固体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量 加热前后固体质量 ___(“不变”或“减少”). 含有碳酸氢钠 实验一:取一定量残留固体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量加热前后固体质量 ___(“不变”或“减少”).含有碳酸氢钠 实验二:取适量残留固体于试管中,加放蒸馏水充分振荡,滴入 ___溶液. 溶液中 ___ 含有碳酸钠 实验二:取适量残留固体于试管中,加放蒸馏水充分振荡,滴入 ___溶液.溶液中 ___含有碳酸钠 结合实验一和实验二得出,猜想 ___正确. 结合实验一和实验二得出,猜想 ___正确.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解•:(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吸收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的水蒸气;观察图乙中的现象是蚊香燃烧更剧烈,说明有氧气产生,即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氧气;甲中和过氧化钠混合的二氧化碳是干燥的,不容易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