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①用量筒量取50mL0.50mol•L-1盐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盐酸温度;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mL0.55mol•L-1NaOH溶液,并用另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③将Na
题目详情

①用量筒量取50mL 0.50mol•L-1盐酸倒入小烧杯中,测出盐酸温度;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mL 0.55mol•L-1 NaOH溶液,并用另一温度计测出其温度;③将NaOH溶液倒入小烧杯中,设法使之混合均匀,测得混合液最高温度.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所用NaOH溶液要稍过量______.
(2)倒入NaOH溶液的正确操作是______(填序号).
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 B.分三次少量倒入 C.一次迅速倒入
(3)使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是______(填序号).
A.用温度计小心搅拌 B.揭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
C.轻轻地振荡烧杯 D.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地搅动
(4)现将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稀氨水分别和1L 1mol•L-1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H1、△H2、△H3,则△H1、△H2、△H3的大小关系为______.
(5)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1•℃-1.为了计算中和热,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 起始温度t1/℃ | 终止温度t2/℃ | |
盐酸 | 氢氧化钠溶液 | 混合溶液 | |
1 | 20.0 | 20.1 | 23.2 |
2 | 20.2 | 20.4 | 23.4 |
3 | 20.5 | 20.6 | 23.6 |
(6)______(填“能”或“不能”)用Ba(OH)2溶液和硫酸代替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理由是______.

-1-1
-1123123
-3-1-1
实验序号 | 起始温度t1/℃ | 终止温度t2/℃ | |
盐酸 | 氢氧化钠溶液 | 混合溶液 | |
1 | 20.0 | 20.1 | 23.2 |
2 | 20.2 | 20.4 | 23.4 |
3 | 20.5 | 20.6 | 23.6 |
2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为了确保盐酸被完全中和,所用NaOH溶液要稍过量,故答案为:确保盐酸被完全中和;
(2)倒入氢氧化钠溶液时,必须一次迅速的倒入,目的是减少热量的散失,不能分几次倒入氢氧化钠溶液,否则会导致热量散失,影响测定结果,
故选C;
(3)使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方法是: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地搅动;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不能使用温度计搅拌;也不能轻轻地振荡烧杯,否则可能导致液体溅出或热量散失,影响测定结果;更不能打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否则会有热量散失,
故选D;
(4)中和热是强酸强碱稀溶液完全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和1L 1mol•L-1-1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放热57.3kJ;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电离过程是吸热程,稀氨水和1L 1mol•L-1-1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放热小于57.3kJ,反应焓变是负值,所以△H11=△H22<△H33;
故答案为:△H11=△H22<△H33;
(5)第1次实验盐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20.05℃,反应后温度为:23.2℃,反应前后温度差为:3.15℃;
第2次实验盐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20.3℃,反应后温度为:23.4℃,反应前后温度差为:3.1℃;
第3次实验盐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20.55℃,反应后温度为:23.6℃,反应前后温度差为:3.05℃;
50mL的0.50mol/L盐酸与50mL的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和为m=100mL×1g/cm33=100g,c=4.18J/(g•℃),代入公式Q=cm△T得生成0.025mol的水放出热量Q=4.18J/(g•℃)×100g×
℃=1.036kJ,即生成0.025mol的水放出热量为:1.2959kJ,所以生成1mol的水放出热量为1.2959kJ×
=51.8kJ,即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51.8kJ/mol,
故答案为:-51.8kJ/mol;
(6)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除了生成水外,还生成了BaSO4沉淀,该反应中的生成热会影响反应的反应热,所以不能用Ba(OH)2溶液和硫酸代替NaOH溶液和盐酸测中和热.
故答案为:不能;因为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的生成热会影响反应的反应热.
3.15℃+3.1℃+3.05 3.15℃+3.1℃+3.05 3.15℃+3.1℃+3.053 3 3℃=1.036kJ,即生成0.025mol的水放出热量为:1.2959kJ,所以生成1mol的水放出热量为1.2959kJ×
=51.8kJ,即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51.8kJ/mol,
故答案为:-51.8kJ/mol;
(6)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除了生成水外,还生成了BaSO4沉淀,该反应中的生成热会影响反应的反应热,所以不能用Ba(OH)2溶液和硫酸代替NaOH溶液和盐酸测中和热.
故答案为:不能;因为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的生成热会影响反应的反应热.
1mol 1mol 1mol0.025mol 0.025mol 0.025mol=51.8kJ,即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51.8kJ/mol,
故答案为:-51.8kJ/mol;
(6)硫酸与Ba(OH)22溶液反应除了生成水外,还生成了BaSO44沉淀,该反应中的生成热会影响反应的反应热,所以不能用Ba(OH)22溶液和硫酸代替NaOH溶液和盐酸测中和热.
故答案为:不能;因为硫酸与Ba(OH)22溶液反应生成BaSO44沉淀的生成热会影响反应的反应热.
(2)倒入氢氧化钠溶液时,必须一次迅速的倒入,目的是减少热量的散失,不能分几次倒入氢氧化钠溶液,否则会导致热量散失,影响测定结果,
故选C;
(3)使盐酸与NaOH溶液混合均匀的正确操作方法是:用套在温度计上的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地搅动;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不能使用温度计搅拌;也不能轻轻地振荡烧杯,否则可能导致液体溅出或热量散失,影响测定结果;更不能打开硬纸片用玻璃棒搅拌,否则会有热量散失,
故选D;
(4)中和热是强酸强碱稀溶液完全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钠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和1L 1mol•L-1-1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放热57.3kJ;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电离过程是吸热程,稀氨水和1L 1mol•L-1-1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放热小于57.3kJ,反应焓变是负值,所以△H11=△H22<△H33;
故答案为:△H11=△H22<△H33;
(5)第1次实验盐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20.05℃,反应后温度为:23.2℃,反应前后温度差为:3.15℃;
第2次实验盐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20.3℃,反应后温度为:23.4℃,反应前后温度差为:3.1℃;
第3次实验盐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20.55℃,反应后温度为:23.6℃,反应前后温度差为:3.05℃;
50mL的0.50mol/L盐酸与50mL的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和为m=100mL×1g/cm33=100g,c=4.18J/(g•℃),代入公式Q=cm△T得生成0.025mol的水放出热量Q=4.18J/(g•℃)×100g×
3.15℃+3.1℃+3.05 |
3 |
1mol |
0.025mol |
故答案为:-51.8kJ/mol;
(6)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除了生成水外,还生成了BaSO4沉淀,该反应中的生成热会影响反应的反应热,所以不能用Ba(OH)2溶液和硫酸代替NaOH溶液和盐酸测中和热.
故答案为:不能;因为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的生成热会影响反应的反应热.
3.15℃+3.1℃+3.05 |
3 |
1mol |
0.025mol |
故答案为:-51.8kJ/mol;
(6)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除了生成水外,还生成了BaSO4沉淀,该反应中的生成热会影响反应的反应热,所以不能用Ba(OH)2溶液和硫酸代替NaOH溶液和盐酸测中和热.
故答案为:不能;因为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的生成热会影响反应的反应热.
1mol |
0.025mol |
故答案为:-51.8kJ/mol;
(6)硫酸与Ba(OH)22溶液反应除了生成水外,还生成了BaSO44沉淀,该反应中的生成热会影响反应的反应热,所以不能用Ba(OH)22溶液和硫酸代替NaOH溶液和盐酸测中和热.
故答案为:不能;因为硫酸与Ba(OH)22溶液反应生成BaSO44沉淀的生成热会影响反应的反应热.
看了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热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一个小球从离3面高度H=9m处的A点,以水平速度v0=6m/图水平抛出,不计空气阻力g取h0m/图 2020-05-14 …
如图所示分别是测量小灯泡L和定值电阻R得到的I-U关系图线.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升高灯泡的温度升高 2020-05-14 …
等差数列an中如果存在正整数k和L(k不等于L),使得前k项和Sk=k/L,前l项和SL=L/k, 2020-05-19 …
概率题,一条长为L的线段AB,其上独立三点CDE,AC长加AD长加AE长的和小于L/2的概率?三者 2020-06-04 …
L病毒侵染小鼠的脑膜细胞,引起脑膜炎,L蛋白是L病毒的抗原蛋白.科研人员将两只转基因小鼠进行杂交, 2020-06-11 …
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在纸片上的光斑不是最小的时候,测出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焦距A 2020-07-02 …
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Q=-L^2+24L^2+240L,其中Q为日产量,L为日劳动小时数(1)求 2020-07-06 …
L病毒侵染小鼠的脑膜细胞,引起脑膜炎,L蛋白是L病毒的抗原蛋白.科研人员将两只转基因小鼠进行杂交, 2020-07-25 …
已知l:Y=-4X+5和直线L:y=0.5x-4相交(1)求两条直线l和L的交点坐标.(2)写出l 2020-07-25 …
如图,A、B两点在直线l的同侧,在l上求作一点M,使AM+BM最小.小明的做法是:做点A关于直线l的 2020-11-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