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题目(1)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1)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2)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3)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4)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5)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1.第一章子路的话中有一个字是衍文。请指出哪一个字是衍文,并说明衍文现象产生的原因。

2.中庸,是儒家的道德标准,指做人处事守正不偏,无过不及。孔子对中庸极为推崇,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但也有人认为孔子所说的中庸就是无原则的折衷主义。请根据上述有关论述,作出你的判断,并指出中庸之道的原则及现实意义。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1)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2)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3)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4)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5)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1.第一章子路的话中有一个字是衍文。请指出哪一个字是衍文,并说明衍文现象产生的原因。

2.中庸,是儒家的道德标准,指做人处事守正不偏,无过不及。孔子对中庸极为推崇,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但也有人认为孔子所说的中庸就是无原则的折衷主义。请根据上述有关论述,作出你的判断,并指出中庸之道的原则及现实意义。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1)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2)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3)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4)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5)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1.第一章子路的话中有一个字是衍文。请指出哪一个字是衍文,并说明衍文现象产生的原因。

2.中庸,是儒家的道德标准,指做人处事守正不偏,无过不及。孔子对中庸极为推崇,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但也有人认为孔子所说的中庸就是无原则的折衷主义。请根据上述有关论述,作出你的判断,并指出中庸之道的原则及现实意义。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衍文:轻。 产生原因:传抄刻印过程中误增了文字。 2孔子的中庸之道不是无原则的折衷主义。孔子说“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做到正确地喜爱人、厌恶人”,又说“不讲是非的好好先生,是道德的破坏者”,可以看...
看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题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材料,完成题(共10分)故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喻者  2020-06-16 …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常存善念善念就是善良的念头。念头,有是非之分、正邪之分、善恶之分。善念,是万善之  2020-11-25 …

常存善念的阅读答案阅读《常存善念》,常存善念善念,就是善良的念头.念头,有是非之分、正邪之分、善恶之  2020-11-25 …

用善行义举诠释人间大爱的武汉长江救援志愿队,被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呼唤公众服务意识,建设“志愿  2020-11-26 …

求下文中翻英1.折中主义2.子曰乡愿德之贼也3乡愿是这么一种人他志趣卑下行为龌龊却能装模作样善于欺骗  2020-12-01 …

12.(2015•武汉)用善行义举诠释人间大爱的武汉长江救援志愿队,被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呼唤  2020-12-18 …

用善行义举诠释人间大爱的武汉长江救援志愿队,被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呼唤公众服务意识,建设“志愿  2020-12-18 …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下面的题。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2020-12-25 …

阅读文段,阅读文段,常存善念善念就是善良的念头.念头,有是非之分、正邪之分、善恶之分.善念,是万善之  2020-12-30 …

2014年4月24日《人民日报》载文:志愿服务,是一种传递崇高精神追求和塑造良好社会风尚的向善之举。  2021-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