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一4题。梁丘据死,景公召晏子而告之曰:“据忠且爱我。我欲丰厚其葬,高大其垄”晏子曰:“敢问据之忠且爱于君者,可得闻乎?”公曰:“吾有喜于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一4题。 梁丘据死,景公召晏子而告之曰:“据忠且爱我。我欲丰厚其葬,高大其垄”晏子曰:“敢问据之忠且爱于君者,可得闻乎?”公曰:“吾有喜于玩好,有司未能我具也,则据以其所有共我,是以知其忠也。每有风雨,暮夜求,必存吾,是以知其爱也。”晏子曰:“婴对,则为罪;不对,则无以事君,敢不对乎!婴闻之,臣专其君,谓之不忠;子专其父,谓之不孝。事君之道,导亲于父兄,有礼于群臣,有惠于百姓,有信于诸侯,谓之忠。为子之道,以钟爱其兄弟,施行于诸父,慈惠于众子,诚信于朋友,谓之孝。今四封之民,皆君之臣也,而维据尽力以爱君,何爱者之少邪?四封之货,皆君之有也,而维据也以其私财忠于君,何忠者之寡邪?据之防塞群臣,拥蔽君,无乃甚乎?”公曰:“善哉!微子,寡人不知据之至于是也。”遂罢为垄之役,废厚葬之令,令有司据法而责,群臣过而谏。故官无废法,臣无隐忠,而百姓大说。 1.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丰厚其葬,高大其 垄 ——垄:田埂。 B.据以其所有 共 我——共:同“供”。 C.暮夜求,必 存 吾——存:问候。 D.今四 封 之民——封:疆界。 2.下列对文中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欲存厚其葬——“丰厚其葬”意思是“让其葬丰厚”。 B.有司未能我具也——可译为“主管的官员没能够为我备办好”。 C.每有风雨,暮夜求,必存吾——“暮夜求”前省略了主语“梁丘据”。 D.慈惠于众子——翻译时应调整语序,译为“对子侄们慈爱仁惠”。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符合晏子所说“忠”的标准的一组是( ) ①导亲于父兄 ②有礼于群臣 ③诚信于朋友 ④臣无隐忠 ⑤以其私财忠于君 ⑥有惠于百姓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②③⑤ D.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丘据这个人是受齐景公宠爱的近臣,是个曲意逢迎的小人。他死后,齐景公想厚葬他,遭到晏子的反对。 B.晏婴认为梁丘据对君王不是真正的忠和爱,反而是蒙蔽了齐景公,阻塞了言路,使齐景公成了孤家寡人。 C.晏子犯颜直谏,指出齐景公宠信梁丘据是不对的,而且阐述了自己对于忠和孝的看法;他才是真正的忠臣。 D.齐景公是个开明的君主,他听从了晏婴的谏言,放弃了厚葬梁丘据的作法,而且广开言路,使朝政一新。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一4题。 梁丘据死,景公召晏子而告之曰:“据忠且爱我。我欲丰厚其葬,高大其垄”晏子曰:“敢问据之忠且爱于君者,可得闻乎?”公曰:“吾有喜于玩好,有司未能我具也,则据以其所有共我,是以知其忠也。每有风雨,暮夜求,必存吾,是以知其爱也。”晏子曰:“婴对,则为罪;不对,则无以事君,敢不对乎!婴闻之,臣专其君,谓之不忠;子专其父,谓之不孝。事君之道,导亲于父兄,有礼于群臣,有惠于百姓,有信于诸侯,谓之忠。为子之道,以钟爱其兄弟,施行于诸父,慈惠于众子,诚信于朋友,谓之孝。今四封之民,皆君之臣也,而维据尽力以爱君,何爱者之少邪?四封之货,皆君之有也,而维据也以其私财忠于君,何忠者之寡邪?据之防塞群臣,拥蔽君,无乃甚乎?”公曰:“善哉!微子,寡人不知据之至于是也。”遂罢为垄之役,废厚葬之令,令有司据法而责,群臣过而谏。故官无废法,臣无隐忠,而百姓大说。 1.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丰厚其葬,高大其 垄 ——垄:田埂。 B.据以其所有 共 我——共:同“供”。 C.暮夜求,必 存 吾——存:问候。 D.今四 封 之民——封:疆界。 2.下列对文中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欲存厚其葬——“丰厚其葬”意思是“让其葬丰厚”。 B.有司未能我具也——可译为“主管的官员没能够为我备办好”。 C.每有风雨,暮夜求,必存吾——“暮夜求”前省略了主语“梁丘据”。 D.慈惠于众子——翻译时应调整语序,译为“对子侄们慈爱仁惠”。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符合晏子所说“忠”的标准的一组是( ) ①导亲于父兄 ②有礼于群臣 ③诚信于朋友 ④臣无隐忠 ⑤以其私财忠于君 ⑥有惠于百姓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②③⑤ D.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丘据这个人是受齐景公宠爱的近臣,是个曲意逢迎的小人。他死后,齐景公想厚葬他,遭到晏子的反对。 B.晏婴认为梁丘据对君王不是真正的忠和爱,反而是蒙蔽了齐景公,阻塞了言路,使齐景公成了孤家寡人。 C.晏子犯颜直谏,指出齐景公宠信梁丘据是不对的,而且阐述了自己对于忠和孝的看法;他才是真正的忠臣。 D.齐景公是个开明的君主,他听从了晏婴的谏言,放弃了厚葬梁丘据的作法,而且广开言路,使朝政一新。 |
梁丘据死,景公召晏子而告之曰:“据忠且爱我。我欲丰厚其葬,高大其垄”晏子曰:“敢问据之忠且爱于君者,可得闻乎?”公曰:“吾有喜于玩好,有司未能我具也,则据以其所有共我,是以知其忠也。每有风雨,暮夜求,必存吾,是以知其爱也。”晏子曰:“婴对,则为罪;不对,则无以事君,敢不对乎!婴闻之,臣专其君,谓之不忠;子专其父,谓之不孝。事君之道,导亲于父兄,有礼于群臣,有惠于百姓,有信于诸侯,谓之忠。为子之道,以钟爱其兄弟,施行于诸父,慈惠于众子,诚信于朋友,谓之孝。今四封之民,皆君之臣也,而维据尽力以爱君,何爱者之少邪?四封之货,皆君之有也,而维据也以其私财忠于君,何忠者之寡邪?据之防塞群臣,拥蔽君,无乃甚乎?”公曰:“善哉!微子,寡人不知据之至于是也。”遂罢为垄之役,废厚葬之令,令有司据法而责,群臣过而谏。故官无废法,臣无隐忠,而百姓大说。
1.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丰厚其葬,高大其 垄 ——垄:田埂。
B.据以其所有 共 我——共:同“供”。
C.暮夜求,必 存 吾——存:问候。
D.今四 封 之民——封:疆界。
2.下列对文中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欲存厚其葬——“丰厚其葬”意思是“让其葬丰厚”。
B.有司未能我具也——可译为“主管的官员没能够为我备办好”。
C.每有风雨,暮夜求,必存吾——“暮夜求”前省略了主语“梁丘据”。
D.慈惠于众子——翻译时应调整语序,译为“对子侄们慈爱仁惠”。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符合晏子所说“忠”的标准的一组是( )
①导亲于父兄
②有礼于群臣
③诚信于朋友
④臣无隐忠
⑤以其私财忠于君
⑥有惠于百姓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②③⑤
D.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丘据这个人是受齐景公宠爱的近臣,是个曲意逢迎的小人。他死后,齐景公想厚葬他,遭到晏子的反对。
B.晏婴认为梁丘据对君王不是真正的忠和爱,反而是蒙蔽了齐景公,阻塞了言路,使齐景公成了孤家寡人。
C.晏子犯颜直谏,指出齐景公宠信梁丘据是不对的,而且阐述了自己对于忠和孝的看法;他才是真正的忠臣。
D.齐景公是个开明的君主,他听从了晏婴的谏言,放弃了厚葬梁丘据的作法,而且广开言路,使朝政一新。
梁丘据死,景公召晏子而告之曰:“据忠且爱我。我欲丰厚其葬,高大其垄”晏子曰:“敢问据之忠且爱于君者,可得闻乎?”公曰:“吾有喜于玩好,有司未能我具也,则据以其所有共我,是以知其忠也。每有风雨,暮夜求,必存吾,是以知其爱也。”晏子曰:“婴对,则为罪;不对,则无以事君,敢不对乎!婴闻之,臣专其君,谓之不忠;子专其父,谓之不孝。事君之道,导亲于父兄,有礼于群臣,有惠于百姓,有信于诸侯,谓之忠。为子之道,以钟爱其兄弟,施行于诸父,慈惠于众子,诚信于朋友,谓之孝。今四封之民,皆君之臣也,而维据尽力以爱君,何爱者之少邪?四封之货,皆君之有也,而维据也以其私财忠于君,何忠者之寡邪?据之防塞群臣,拥蔽君,无乃甚乎?”公曰:“善哉!微子,寡人不知据之至于是也。”遂罢为垄之役,废厚葬之令,令有司据法而责,群臣过而谏。故官无废法,臣无隐忠,而百姓大说。
1.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丰厚其葬,高大其 垄 ——垄:田埂。
B.据以其所有 共 我——共:同“供”。
C.暮夜求,必 存 吾——存:问候。
D.今四 封 之民——封:疆界。
2.下列对文中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欲存厚其葬——“丰厚其葬”意思是“让其葬丰厚”。
B.有司未能我具也——可译为“主管的官员没能够为我备办好”。
C.每有风雨,暮夜求,必存吾——“暮夜求”前省略了主语“梁丘据”。
D.慈惠于众子——翻译时应调整语序,译为“对子侄们慈爱仁惠”。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符合晏子所说“忠”的标准的一组是( )
①导亲于父兄
②有礼于群臣
③诚信于朋友
④臣无隐忠
⑤以其私财忠于君
⑥有惠于百姓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②③⑤
D.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丘据这个人是受齐景公宠爱的近臣,是个曲意逢迎的小人。他死后,齐景公想厚葬他,遭到晏子的反对。
B.晏婴认为梁丘据对君王不是真正的忠和爱,反而是蒙蔽了齐景公,阻塞了言路,使齐景公成了孤家寡人。
C.晏子犯颜直谏,指出齐景公宠信梁丘据是不对的,而且阐述了自己对于忠和孝的看法;他才是真正的忠臣。
D.齐景公是个开明的君主,他听从了晏婴的谏言,放弃了厚葬梁丘据的作法,而且广开言路,使朝政一新。
梁丘据死,景公召晏子而告之曰:“据忠且爱我。我欲丰厚其葬,高大其垄”晏子曰:“敢问据之忠且爱于君者,可得闻乎?”公曰:“吾有喜于玩好,有司未能我具也,则据以其所有共我,是以知其忠也。每有风雨,暮夜求,必存吾,是以知其爱也。”晏子曰:“婴对,则为罪;不对,则无以事君,敢不对乎!婴闻之,臣专其君,谓之不忠;子专其父,谓之不孝。事君之道,导亲于父兄,有礼于群臣,有惠于百姓,有信于诸侯,谓之忠。为子之道,以钟爱其兄弟,施行于诸父,慈惠于众子,诚信于朋友,谓之孝。今四封之民,皆君之臣也,而维据尽力以爱君,何爱者之少邪?四封之货,皆君之有也,而维据也以其私财忠于君,何忠者之寡邪?据之防塞群臣,拥蔽君,无乃甚乎?”公曰:“善哉!微子,寡人不知据之至于是也。”遂罢为垄之役,废厚葬之令,令有司据法而责,群臣过而谏。故官无废法,臣无隐忠,而百姓大说。
1.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丰厚其葬,高大其 垄 ——垄:田埂。
B.据以其所有 共 我——共:同“供”。
C.暮夜求,必 存 吾——存:问候。
D.今四 封 之民——封:疆界。
2.下列对文中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欲存厚其葬——“丰厚其葬”意思是“让其葬丰厚”。
B.有司未能我具也——可译为“主管的官员没能够为我备办好”。
C.每有风雨,暮夜求,必存吾——“暮夜求”前省略了主语“梁丘据”。
D.慈惠于众子——翻译时应调整语序,译为“对子侄们慈爱仁惠”。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符合晏子所说“忠”的标准的一组是( )
①导亲于父兄
②有礼于群臣
③诚信于朋友
④臣无隐忠
⑤以其私财忠于君
⑥有惠于百姓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②③⑤
D.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丘据这个人是受齐景公宠爱的近臣,是个曲意逢迎的小人。他死后,齐景公想厚葬他,遭到晏子的反对。
B.晏婴认为梁丘据对君王不是真正的忠和爱,反而是蒙蔽了齐景公,阻塞了言路,使齐景公成了孤家寡人。
C.晏子犯颜直谏,指出齐景公宠信梁丘据是不对的,而且阐述了自己对于忠和孝的看法;他才是真正的忠臣。
D.齐景公是个开明的君主,他听从了晏婴的谏言,放弃了厚葬梁丘据的作法,而且广开言路,使朝政一新。
垄
共
存
封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A
2.C
3.B
4.C 1.A
2.C
3.B
4.C 1.A
2.C
3.B
4.C 1.A
2.C
3.B
4.C
1.A 2.C 3.B 4.C |
2.C
3.B
4.C
2.C
3.B
4.C
2.C
3.B
4.C
2.C
3.B
4.C
看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一...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王冕读书(明)宋濂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 2020-06-11 …
阅读《刻舟求剑》,完成1—4题。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阅 2020-06-19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3~5题。(12分)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父平)卒二十岁,秦灭韩。良年少, 2020-06-21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12分)警句徐懋庸许多作者写作喜用警句,许多读者读书喜看警句。有些 2020-07-0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阅 2020-07-1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郦食其郦生食其者,陈留高阳人也。好读书,家贫落魄,�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2020-11-21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春日耕者苏辙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阅 2020-12-0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12分)布衣学者张中行世人称张中行为“布衣学者”,是再贴切不过的。他 2020-12-21 …
抵制网络谣言是一道综合考题,其应试者不仅包括网站,还包括互联网管理者以及广大网民。能否出色地完成这道 2020-12-26 …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后面题。“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阅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