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一4题。梁丘据死,景公召晏子而告之曰:“据忠且爱我。我欲丰厚其葬,高大其垄”晏子曰:“敢问据之忠且爱于君者,可得闻乎?”公曰:“吾有喜于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一4题。
  梁丘据死,景公召晏子而告之曰:“据忠且爱我。我欲丰厚其葬,高大其垄”晏子曰:“敢问据之忠且爱于君者,可得闻乎?”公曰:“吾有喜于玩好,有司未能我具也,则据以其所有共我,是以知其忠也。每有风雨,暮夜求,必存吾,是以知其爱也。”晏子曰:“婴对,则为罪;不对,则无以事君,敢不对乎!婴闻之,臣专其君,谓之不忠;子专其父,谓之不孝。事君之道,导亲于父兄,有礼于群臣,有惠于百姓,有信于诸侯,谓之忠。为子之道,以钟爱其兄弟,施行于诸父,慈惠于众子,诚信于朋友,谓之孝。今四封之民,皆君之臣也,而维据尽力以爱君,何爱者之少邪?四封之货,皆君之有也,而维据也以其私财忠于君,何忠者之寡邪?据之防塞群臣,拥蔽君,无乃甚乎?”公曰:“善哉!微子,寡人不知据之至于是也。”遂罢为垄之役,废厚葬之令,令有司据法而责,群臣过而谏。故官无废法,臣无隐忠,而百姓大说。
1.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丰厚其葬,高大其 ——垄:田埂。
B.据以其所有 我——共:同“供”。
C.暮夜求,必 吾——存:问候。
D.今四 之民——封:疆界。
2.下列对文中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欲存厚其葬——“丰厚其葬”意思是“让其葬丰厚”。
B.有司未能我具也——可译为“主管的官员没能够为我备办好”。
C.每有风雨,暮夜求,必存吾——“暮夜求”前省略了主语“梁丘据”。
D.慈惠于众子——翻译时应调整语序,译为“对子侄们慈爱仁惠”。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符合晏子所说“忠”的标准的一组是(     )
①导亲于父兄
②有礼于群臣
③诚信于朋友
④臣无隐忠
⑤以其私财忠于君
⑥有惠于百姓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②③⑤
D.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丘据这个人是受齐景公宠爱的近臣,是个曲意逢迎的小人。他死后,齐景公想厚葬他,遭到晏子的反对。
B.晏婴认为梁丘据对君王不是真正的忠和爱,反而是蒙蔽了齐景公,阻塞了言路,使齐景公成了孤家寡人。
C.晏子犯颜直谏,指出齐景公宠信梁丘据是不对的,而且阐述了自己对于忠和孝的看法;他才是真正的忠臣。
D.齐景公是个开明的君主,他听从了晏婴的谏言,放弃了厚葬梁丘据的作法,而且广开言路,使朝政一新。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一4题。
  梁丘据死,景公召晏子而告之曰:“据忠且爱我。我欲丰厚其葬,高大其垄”晏子曰:“敢问据之忠且爱于君者,可得闻乎?”公曰:“吾有喜于玩好,有司未能我具也,则据以其所有共我,是以知其忠也。每有风雨,暮夜求,必存吾,是以知其爱也。”晏子曰:“婴对,则为罪;不对,则无以事君,敢不对乎!婴闻之,臣专其君,谓之不忠;子专其父,谓之不孝。事君之道,导亲于父兄,有礼于群臣,有惠于百姓,有信于诸侯,谓之忠。为子之道,以钟爱其兄弟,施行于诸父,慈惠于众子,诚信于朋友,谓之孝。今四封之民,皆君之臣也,而维据尽力以爱君,何爱者之少邪?四封之货,皆君之有也,而维据也以其私财忠于君,何忠者之寡邪?据之防塞群臣,拥蔽君,无乃甚乎?”公曰:“善哉!微子,寡人不知据之至于是也。”遂罢为垄之役,废厚葬之令,令有司据法而责,群臣过而谏。故官无废法,臣无隐忠,而百姓大说。
1.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丰厚其葬,高大其 ——垄:田埂。
B.据以其所有 我——共:同“供”。
C.暮夜求,必 吾——存:问候。
D.今四 之民——封:疆界。
2.下列对文中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欲存厚其葬——“丰厚其葬”意思是“让其葬丰厚”。
B.有司未能我具也——可译为“主管的官员没能够为我备办好”。
C.每有风雨,暮夜求,必存吾——“暮夜求”前省略了主语“梁丘据”。
D.慈惠于众子——翻译时应调整语序,译为“对子侄们慈爱仁惠”。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符合晏子所说“忠”的标准的一组是(     )
①导亲于父兄
②有礼于群臣
③诚信于朋友
④臣无隐忠
⑤以其私财忠于君
⑥有惠于百姓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②③⑤
D.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丘据这个人是受齐景公宠爱的近臣,是个曲意逢迎的小人。他死后,齐景公想厚葬他,遭到晏子的反对。
B.晏婴认为梁丘据对君王不是真正的忠和爱,反而是蒙蔽了齐景公,阻塞了言路,使齐景公成了孤家寡人。
C.晏子犯颜直谏,指出齐景公宠信梁丘据是不对的,而且阐述了自己对于忠和孝的看法;他才是真正的忠臣。
D.齐景公是个开明的君主,他听从了晏婴的谏言,放弃了厚葬梁丘据的作法,而且广开言路,使朝政一新。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一4题。
  梁丘据死,景公召晏子而告之曰:“据忠且爱我。我欲丰厚其葬,高大其垄”晏子曰:“敢问据之忠且爱于君者,可得闻乎?”公曰:“吾有喜于玩好,有司未能我具也,则据以其所有共我,是以知其忠也。每有风雨,暮夜求,必存吾,是以知其爱也。”晏子曰:“婴对,则为罪;不对,则无以事君,敢不对乎!婴闻之,臣专其君,谓之不忠;子专其父,谓之不孝。事君之道,导亲于父兄,有礼于群臣,有惠于百姓,有信于诸侯,谓之忠。为子之道,以钟爱其兄弟,施行于诸父,慈惠于众子,诚信于朋友,谓之孝。今四封之民,皆君之臣也,而维据尽力以爱君,何爱者之少邪?四封之货,皆君之有也,而维据也以其私财忠于君,何忠者之寡邪?据之防塞群臣,拥蔽君,无乃甚乎?”公曰:“善哉!微子,寡人不知据之至于是也。”遂罢为垄之役,废厚葬之令,令有司据法而责,群臣过而谏。故官无废法,臣无隐忠,而百姓大说。
1.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丰厚其葬,高大其 ——垄:田埂。
B.据以其所有 我——共:同“供”。
C.暮夜求,必 吾——存:问候。
D.今四 之民——封:疆界。
2.下列对文中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欲存厚其葬——“丰厚其葬”意思是“让其葬丰厚”。
B.有司未能我具也——可译为“主管的官员没能够为我备办好”。
C.每有风雨,暮夜求,必存吾——“暮夜求”前省略了主语“梁丘据”。
D.慈惠于众子——翻译时应调整语序,译为“对子侄们慈爱仁惠”。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符合晏子所说“忠”的标准的一组是(     )
①导亲于父兄
②有礼于群臣
③诚信于朋友
④臣无隐忠
⑤以其私财忠于君
⑥有惠于百姓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②③⑤
D.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丘据这个人是受齐景公宠爱的近臣,是个曲意逢迎的小人。他死后,齐景公想厚葬他,遭到晏子的反对。
B.晏婴认为梁丘据对君王不是真正的忠和爱,反而是蒙蔽了齐景公,阻塞了言路,使齐景公成了孤家寡人。
C.晏子犯颜直谏,指出齐景公宠信梁丘据是不对的,而且阐述了自己对于忠和孝的看法;他才是真正的忠臣。
D.齐景公是个开明的君主,他听从了晏婴的谏言,放弃了厚葬梁丘据的作法,而且广开言路,使朝政一新。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一4题。
  梁丘据死,景公召晏子而告之曰:“据忠且爱我。我欲丰厚其葬,高大其垄”晏子曰:“敢问据之忠且爱于君者,可得闻乎?”公曰:“吾有喜于玩好,有司未能我具也,则据以其所有共我,是以知其忠也。每有风雨,暮夜求,必存吾,是以知其爱也。”晏子曰:“婴对,则为罪;不对,则无以事君,敢不对乎!婴闻之,臣专其君,谓之不忠;子专其父,谓之不孝。事君之道,导亲于父兄,有礼于群臣,有惠于百姓,有信于诸侯,谓之忠。为子之道,以钟爱其兄弟,施行于诸父,慈惠于众子,诚信于朋友,谓之孝。今四封之民,皆君之臣也,而维据尽力以爱君,何爱者之少邪?四封之货,皆君之有也,而维据也以其私财忠于君,何忠者之寡邪?据之防塞群臣,拥蔽君,无乃甚乎?”公曰:“善哉!微子,寡人不知据之至于是也。”遂罢为垄之役,废厚葬之令,令有司据法而责,群臣过而谏。故官无废法,臣无隐忠,而百姓大说。
1.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丰厚其葬,高大其 ——垄:田埂。
B.据以其所有 我——共:同“供”。
C.暮夜求,必 吾——存:问候。
D.今四 之民——封:疆界。
2.下列对文中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欲存厚其葬——“丰厚其葬”意思是“让其葬丰厚”。
B.有司未能我具也——可译为“主管的官员没能够为我备办好”。
C.每有风雨,暮夜求,必存吾——“暮夜求”前省略了主语“梁丘据”。
D.慈惠于众子——翻译时应调整语序,译为“对子侄们慈爱仁惠”。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符合晏子所说“忠”的标准的一组是(     )
①导亲于父兄
②有礼于群臣
③诚信于朋友
④臣无隐忠
⑤以其私财忠于君
⑥有惠于百姓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②③⑤
D.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丘据这个人是受齐景公宠爱的近臣,是个曲意逢迎的小人。他死后,齐景公想厚葬他,遭到晏子的反对。
B.晏婴认为梁丘据对君王不是真正的忠和爱,反而是蒙蔽了齐景公,阻塞了言路,使齐景公成了孤家寡人。
C.晏子犯颜直谏,指出齐景公宠信梁丘据是不对的,而且阐述了自己对于忠和孝的看法;他才是真正的忠臣。
D.齐景公是个开明的君主,他听从了晏婴的谏言,放弃了厚葬梁丘据的作法,而且广开言路,使朝政一新。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一4题。
  梁丘据死,景公召晏子而告之曰:“据忠且爱我。我欲丰厚其葬,高大其垄”晏子曰:“敢问据之忠且爱于君者,可得闻乎?”公曰:“吾有喜于玩好,有司未能我具也,则据以其所有共我,是以知其忠也。每有风雨,暮夜求,必存吾,是以知其爱也。”晏子曰:“婴对,则为罪;不对,则无以事君,敢不对乎!婴闻之,臣专其君,谓之不忠;子专其父,谓之不孝。事君之道,导亲于父兄,有礼于群臣,有惠于百姓,有信于诸侯,谓之忠。为子之道,以钟爱其兄弟,施行于诸父,慈惠于众子,诚信于朋友,谓之孝。今四封之民,皆君之臣也,而维据尽力以爱君,何爱者之少邪?四封之货,皆君之有也,而维据也以其私财忠于君,何忠者之寡邪?据之防塞群臣,拥蔽君,无乃甚乎?”公曰:“善哉!微子,寡人不知据之至于是也。”遂罢为垄之役,废厚葬之令,令有司据法而责,群臣过而谏。故官无废法,臣无隐忠,而百姓大说。
1.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丰厚其葬,高大其 ——垄:田埂。
B.据以其所有 我——共:同“供”。
C.暮夜求,必 吾——存:问候。
D.今四 之民——封:疆界。
2.下列对文中词句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欲存厚其葬——“丰厚其葬”意思是“让其葬丰厚”。
B.有司未能我具也——可译为“主管的官员没能够为我备办好”。
C.每有风雨,暮夜求,必存吾——“暮夜求”前省略了主语“梁丘据”。
D.慈惠于众子——翻译时应调整语序,译为“对子侄们慈爱仁惠”。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符合晏子所说“忠”的标准的一组是(     )
①导亲于父兄
②有礼于群臣
③诚信于朋友
④臣无隐忠
⑤以其私财忠于君
⑥有惠于百姓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②③⑤
D.②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丘据这个人是受齐景公宠爱的近臣,是个曲意逢迎的小人。他死后,齐景公想厚葬他,遭到晏子的反对。
B.晏婴认为梁丘据对君王不是真正的忠和爱,反而是蒙蔽了齐景公,阻塞了言路,使齐景公成了孤家寡人。
C.晏子犯颜直谏,指出齐景公宠信梁丘据是不对的,而且阐述了自己对于忠和孝的看法;他才是真正的忠臣。
D.齐景公是个开明的君主,他听从了晏婴的谏言,放弃了厚葬梁丘据的作法,而且广开言路,使朝政一新。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A
2.C
3.B
4.C
1.A
2.C
3.B
4.C 1.A
2.C
3.B
4.C 1.A
2.C
3.B
4.C 1.A
2.C
3.B
4.C
看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一...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一人贫苦特甚,生平虔奉吕祖,祖上感其诚,忽降其家;见其赤贫,不胜悯之,因伸一指指其庭中磐石,灿然化  2020-05-20 …

英语翻译若夫读书,则其不好之者固怠忽间断耳,无所成矣;其好之者又不免乎贪多而务广,往往未启其端,而  2020-06-04 …

一人贫苦特甚,生平虔奉吕祖,祖上感其诚,忽降其家;见其赤贫,不胜悯之,因伸一指指其庭中磐石,灿然化  2020-06-12 …

英语翻译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  2020-06-16 …

“天命之谓厚黑,率厚黑之谓道,修厚黑之谓教;厚黑也者,不得须爽离也,可离而非厚黑也.是故君子戒慎乎  2020-06-18 …

一人贫苦特甚,生平虔奉吕祖,祖上感其诚,忽降其家;见其赤贫,不胜悯之,因伸一指指其庭中磐石,灿然化  2020-06-19 …

比较下列各句中的“其”字,对其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②欲加之罪,  2020-07-01 …

下列都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A.无以,则王乎放辟邪侈,无不为已B.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想于王商贾皆欲  2020-07-01 …

英语翻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2020-11-08 …

比较下列各句中的“其”字,对其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今欲举大事,将非其人不可②欲加之罪,其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