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武汉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梁尝有疑狱,群臣半以为当罪,半以为无罪,虽梁王亦疑。梁王曰:“陶之朱公①以布衣富侔②国,是必有奇智。”乃召朱公而问曰:“梁有
湖北武汉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
梁尝有疑狱,群臣半以为当罪,半以为无罪,虽梁王亦疑。梁王曰:“陶之朱公 ① 以布衣富侔 ② 国,是必有奇智。”乃召朱公而问曰:“梁有疑狱,狱吏半以为当罪,半以为不当罪, 虽寡人亦疑,吾子决是,奈何? ”朱公曰:“臣,鄙民也,不知当狱。虽然,臣之家有二白璧,其色相如也,其径相如也,其泽相如也,然其价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王曰:“径与色泽相如也,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何也?”朱公曰:“侧而视之,一者厚倍,是以千金。”梁王曰:“善,故狱疑则从去,赏疑则从与。”梁国大悦。
由此观之,墙薄则亟坏,缯 ③ 薄则亟裂,器薄则亟毁,酒薄则亟酸。夫薄而可以旷日持久者,殆未有也。故有国富民施政教者,宜厚之而可耳。
梁国曾经有难以断定的案件,大臣们有些认为应当判有罪,有些人认为是无罪。即使是梁王也很疑惑。梁王道:“陶朱公(即范蠡),凭借平民的身份而做到举国首富,这必定是因为他有超乎常人的智慧。”于是就召来范蠡问他说:“梁国有难以断定的案子,断案的人一半认为有罪一半认为没有罪,即使是我也很疑惑,先生你来判断一下这个案件,怎么样?”范蠡说:“我是个卑贱的小民,也不懂得如何断案,既然大王让我断,那么,(我举个例子),我家有两个白玉璧,它们的颜色、大小、光泽都差不多,但是它们的价钱,一个卖千金,一个卖五百金”。王说:“大小与色泽都差不多,一个卖千金,一个卖五百金,为什么?”范蠡说:“从侧面看一个厚度是另一个的两倍,因此卖千金”。王说:“好。”所以案件难断就从轻发落,奖赏有疑问就赏与,梁王非常高兴。
由此看来,墙薄了就容易坍塌,丝织品薄就容易裂开,器物薄就容易毁坏,酒薄(淡,不醇厚)就容易发酸。那些薄的事物能够保持很长时间的,大概还没有。所以统治人民施行政令教化的诸侯们,应该以厚德对待人民就可以了。
(选自刘向《新序》)
【注释】 ①陶之朱公:即范蠡(lí),他辅佐越王勾践灭吴之后,隐居陶山,改名朱公。 ② 侔(móu):等同。③ 缯(zēng):丝织品的总称。
1.对下列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尝有疑 狱 狱:案件 B.臣, 鄙 民也 鄙:浅陋
C.不知 当 狱 当:应当 D. 殆 未有也 殆:恐怕
2.对下面加点字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 臣 之 家有二白璧 ② 侧而视 之
③ 其 径相如也 ④ 然 其 价一者千金
A.① ② 用法相同,③ ④ 用法不同 B.① ② 用法相同,③ ④ 用法相同
C.① ② 用法不同,③ ④ 用法不同 D.① ② 用法不同,③ ④ 用法相同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梁王认为陶朱公能依靠做布衣生意而富可敌国,一定有超人的智慧。
B.陶朱公回答梁王询问时,拿一薄一厚两块玉 璧作比,暗示梁王治狱要宽厚。
C.梁王听从陶朱公的建议,推行仁政,厚上国人,举国上下欢欣鼓舞。
D.作者姐梁王与陶朱公讨论“疑狱”一事意在说明“物薄易坏”的道理。
急,立等:参加英语朗读比赛,在朗读正文之前怎么说开头语如大家我,我叫某某,我朗读的课文是ABC. 2020-04-11 …
P39七、浅近文言文自读具区之泽,白雁聚焉.夜必择栖,恐人弋己也,设雁奴环巡之.人至则鸣,群雁藉是 2020-06-17 …
本文标题为“神奇的色彩世界”.通读全文之后,说说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色彩的神奇之处的?最好今天就 2020-07-06 …
研读课文之后,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1)巴金笔下,包弟是一只怎样的小狗?(2)在我们读者看来,是 2020-07-10 …
麻烦老师解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 2020-11-0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 2020-11-02 …
碳酸氢钠(NaHCO3)俗称,是一种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水溶液湿碱性,它受热易分解(而Na2CO3受 2020-11-23 …
暑假作业不会之四P39七、浅近文言文自读具区之泽,白雁聚焉。夜必择栖,恐人弋己也,设雁奴环巡之。人至 2020-11-28 …
读本文之后,你受到什么启示[这类题怎么回答]应从什么方面回答得分才接近满分 2020-12-04 …
文如其人.品读散文之后,可以揣摩作者追求一种怎样的读书境界和处世心态 2020-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