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万石君石奋。高祖东击项籍,过河内,时奋年十五,为小吏,侍高祖。高祖与语,爱其恭敬,问曰:“若何有?”对曰:“有母,不幸失明。家贫。有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万石君石奋。高祖东击项籍,过河内,时奋年十五,为小吏,侍高祖。高祖与语,爱其 恭敬 ,问曰:“若何有?”对曰:“有母,不幸失明。家贫。有姊,能鼓瑟。”高祖曰:“若能从我乎?”曰:“愿尽力。”于是高祖召其姊为 美人 ,以备为中涓,受书谒。徙其家长安中戚里。以姊为美人故也。
奋积功劳,孝文时官至太中大夫。无 文学 ,恭谨,举无与比。
孝景 季年 ,万石君以上大夫禄归老于家。以 岁时 为朝臣。过宫门阙必下车趋,见路马①必轼焉。子孙为小吏,来归谒, 万石君必朝服见之,不名。 子孙有过失,不 诮让 ,为便坐,对案不食。然后诸子相责,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 乃 许。子孙胜冠者在侧, 虽燕必冠,申申如也。 僮仆诉诉如也,唯谨。上时赐食于家,必稽首俯伏 而 食,如在上前。其执丧,哀戚甚。 子孙遵教,亦如之。 万石君家以孝谨闻乎郡国,虽齐鲁诸儒质行,皆自以为不及也。
万石君徙居陵里。内史庆醉归,入外门不下车。万石君闻之,不食。庆恐。肉袒谢请罪,不许。 举宗 及兄建肉袒,万石君让曰:“内史贵人,入闾里,里中长老皆走匿, 而 内史坐车中 自如 ,固当!” 乃 谢罢庆。庆及诸子入里门,趋至家。
(选自《汉书·万石卫直周张传》)
[注释]①路马,天子所乘之马。
(1)对下列加粗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黄景 季年 季年:末年。
B. 举宗 及兄建肉袒 举宗:全家族的人
C.子孙有过失,不 诮让 诮让:叫喊。
D.以 岁时 为朝臣 岁时:年关节日。
(2)比较下列句中“乃”、“而”字的意义或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
A.①句和②句相同,③句和④句相同。
B.①句和②句不相同,③句和④句相同。
C.①句和②句相同,③句和④句不相同。
D.①句和②句不相同,③句和④句不相同。
(3)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古今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高祖与语,爱其 恭敬
B.于是高祖召其姊为 美人
C.无 文学 ,恭谨,举无与比
D.而内史坐车中 自如
以下(4)~(6)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4)万石君必朝服见之,不名。
[ ]
A.万石君一定穿上官服与他们相见,并不直呼他们的名字。
B.万石君一定穿上官服召见他们,并不直呼他们的名字。
C.万石君一定穿上官服召见他们,并不计较他们的名气。
D.万石君一定穿上官服与他们相见,并不计较他们的名气。
(5)虽燕必冠,申申如也。
[ ]
A.(万石君)即使在家里设宴招待亲戚朋友也要戴上官帽,令人觉得他非常庄重严肃。
B.(万石君)即使在闲坐休息时也戴上官帽,令人觉得他非常庄重严肃。
C.(万石君)即使在家里设宴招待亲戚朋友也要戴上官帽,但还是显得非常从容自如。
D.(万石君)即使在闲坐休息时也戴上官帽,但还是显得非常从容自如。
(6)子孙遵教,亦如之。
[ ]
A.子孙遵从石奋的训诫,居丧时,也像他一样非常谨慎。
B.子孙遵照教规,居丧时,也像他一样非常悲恸。
C.子孙遵照教规,居丧时,也像他一样非常谨慎。
D.子孙遵从石奋的训诫,居丧时,也像他一样非常悲恸。
(7)下面六句话分为四组,全都表现万石君“恭谨,举无与比”的一组是:
①过宫门阙必下车趋
②见路马必轼焉
③为便坐,对案不食
④上时赐食于家,必稽首俯伏而食
⑤万石君闻之,不食
⑥其执丧,哀戚甚
[ ]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8)下面的叙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万石君虽然不学无术,但他的恭敬孝谨还是应该肯定的。
B.在恭敬孝谨方面,万石君不但能以身作则,而且能严格要求子孙。
C.万石君虽然为人恭敬孝谨,但是对子孙要求过于苛刻。
D.本文从文字表面看,似是颂扬万石君的恭敬孝谨,其实是讽刺万石君伪作谨厚的虚矫作风。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万石君石奋。高祖东击项籍,过河内,时奋年十五,为小吏,侍高祖。高祖与语,爱其 恭敬 ,问曰:“若何有?”对曰:“有母,不幸失明。家贫。有姊,能鼓瑟。”高祖曰:“若能从我乎?”曰:“愿尽力。”于是高祖召其姊为 美人 ,以备为中涓,受书谒。徙其家长安中戚里。以姊为美人故也。
奋积功劳,孝文时官至太中大夫。无 文学 ,恭谨,举无与比。
孝景 季年 ,万石君以上大夫禄归老于家。以 岁时 为朝臣。过宫门阙必下车趋,见路马①必轼焉。子孙为小吏,来归谒, 万石君必朝服见之,不名。 子孙有过失,不 诮让 ,为便坐,对案不食。然后诸子相责,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 乃 许。子孙胜冠者在侧, 虽燕必冠,申申如也。 僮仆诉诉如也,唯谨。上时赐食于家,必稽首俯伏 而 食,如在上前。其执丧,哀戚甚。 子孙遵教,亦如之。 万石君家以孝谨闻乎郡国,虽齐鲁诸儒质行,皆自以为不及也。
万石君徙居陵里。内史庆醉归,入外门不下车。万石君闻之,不食。庆恐。肉袒谢请罪,不许。 举宗 及兄建肉袒,万石君让曰:“内史贵人,入闾里,里中长老皆走匿, 而 内史坐车中 自如 ,固当!” 乃 谢罢庆。庆及诸子入里门,趋至家。
(选自《汉书·万石卫直周张传》)
[注释]①路马,天子所乘之马。
(1)对下列加粗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黄景 季年 季年:末年。
B. 举宗 及兄建肉袒 举宗:全家族的人
C.子孙有过失,不 诮让 诮让:叫喊。
D.以 岁时 为朝臣 岁时:年关节日。
(2)比较下列句中“乃”、“而”字的意义或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
A.①句和②句相同,③句和④句相同。
B.①句和②句不相同,③句和④句相同。
C.①句和②句相同,③句和④句不相同。
D.①句和②句不相同,③句和④句不相同。
(3)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古今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高祖与语,爱其 恭敬
B.于是高祖召其姊为 美人
C.无 文学 ,恭谨,举无与比
D.而内史坐车中 自如
以下(4)~(6)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4)万石君必朝服见之,不名。
[ ]
A.万石君一定穿上官服与他们相见,并不直呼他们的名字。
B.万石君一定穿上官服召见他们,并不直呼他们的名字。
C.万石君一定穿上官服召见他们,并不计较他们的名气。
D.万石君一定穿上官服与他们相见,并不计较他们的名气。
(5)虽燕必冠,申申如也。
[ ]
A.(万石君)即使在家里设宴招待亲戚朋友也要戴上官帽,令人觉得他非常庄重严肃。
B.(万石君)即使在闲坐休息时也戴上官帽,令人觉得他非常庄重严肃。
C.(万石君)即使在家里设宴招待亲戚朋友也要戴上官帽,但还是显得非常从容自如。
D.(万石君)即使在闲坐休息时也戴上官帽,但还是显得非常从容自如。
(6)子孙遵教,亦如之。
[ ]
A.子孙遵从石奋的训诫,居丧时,也像他一样非常谨慎。
B.子孙遵照教规,居丧时,也像他一样非常悲恸。
C.子孙遵照教规,居丧时,也像他一样非常谨慎。
D.子孙遵从石奋的训诫,居丧时,也像他一样非常悲恸。
(7)下面六句话分为四组,全都表现万石君“恭谨,举无与比”的一组是:
①过宫门阙必下车趋
②见路马必轼焉
③为便坐,对案不食
④上时赐食于家,必稽首俯伏而食
⑤万石君闻之,不食
⑥其执丧,哀戚甚
[ ]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8)下面的叙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万石君虽然不学无术,但他的恭敬孝谨还是应该肯定的。
B.在恭敬孝谨方面,万石君不但能以身作则,而且能严格要求子孙。
C.万石君虽然为人恭敬孝谨,但是对子孙要求过于苛刻。
D.本文从文字表面看,似是颂扬万石君的恭敬孝谨,其实是讽刺万石君伪作谨厚的虚矫作风。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万石君石奋。高祖东击项籍,过河内,时奋年十五,为小吏,侍高祖。高祖与语,爱其 恭敬 ,问曰:“若何有?”对曰:“有母,不幸失明。家贫。有姊,能鼓瑟。”高祖曰:“若能从我乎?”曰:“愿尽力。”于是高祖召其姊为 美人 ,以备为中涓,受书谒。徙其家长安中戚里。以姊为美人故也。
恭敬 美人奋积功劳,孝文时官至太中大夫。无 文学 ,恭谨,举无与比。
文学孝景 季年 ,万石君以上大夫禄归老于家。以 岁时 为朝臣。过宫门阙必下车趋,见路马①必轼焉。子孙为小吏,来归谒, 万石君必朝服见之,不名。 子孙有过失,不 诮让 ,为便坐,对案不食。然后诸子相责,因长老肉袒固谢罪,改之, 乃 许。子孙胜冠者在侧, 虽燕必冠,申申如也。 僮仆诉诉如也,唯谨。上时赐食于家,必稽首俯伏 而 食,如在上前。其执丧,哀戚甚。 子孙遵教,亦如之。 万石君家以孝谨闻乎郡国,虽齐鲁诸儒质行,皆自以为不及也。
季年 岁时 万石君必朝服见之,不名。 诮让 乃 虽燕必冠,申申如也。 而 子孙遵教,亦如之。万石君徙居陵里。内史庆醉归,入外门不下车。万石君闻之,不食。庆恐。肉袒谢请罪,不许。 举宗 及兄建肉袒,万石君让曰:“内史贵人,入闾里,里中长老皆走匿, 而 内史坐车中 自如 ,固当!” 乃 谢罢庆。庆及诸子入里门,趋至家。
举宗 而 自如 乃(选自《汉书·万石卫直周张传》)
[注释]①路马,天子所乘之马。
(1)对下列加粗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黄景 季年 季年:末年。
季年B. 举宗 及兄建肉袒 举宗:全家族的人
举宗C.子孙有过失,不 诮让 诮让:叫喊。
诮让D.以 岁时 为朝臣 岁时:年关节日。
岁时(2)比较下列句中“乃”、“而”字的意义或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
A.①句和②句相同,③句和④句相同。
B.①句和②句不相同,③句和④句相同。
C.①句和②句相同,③句和④句不相同。
D.①句和②句不相同,③句和④句不相同。
(3)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古今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高祖与语,爱其 恭敬
恭敬B.于是高祖召其姊为 美人
美人C.无 文学 ,恭谨,举无与比
文学D.而内史坐车中 自如
自如以下(4)~(6)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4)万石君必朝服见之,不名。
[ ]
A.万石君一定穿上官服与他们相见,并不直呼他们的名字。
B.万石君一定穿上官服召见他们,并不直呼他们的名字。
C.万石君一定穿上官服召见他们,并不计较他们的名气。
D.万石君一定穿上官服与他们相见,并不计较他们的名气。
(5)虽燕必冠,申申如也。
[ ]
A.(万石君)即使在家里设宴招待亲戚朋友也要戴上官帽,令人觉得他非常庄重严肃。
B.(万石君)即使在闲坐休息时也戴上官帽,令人觉得他非常庄重严肃。
C.(万石君)即使在家里设宴招待亲戚朋友也要戴上官帽,但还是显得非常从容自如。
D.(万石君)即使在闲坐休息时也戴上官帽,但还是显得非常从容自如。
(6)子孙遵教,亦如之。
[ ]
A.子孙遵从石奋的训诫,居丧时,也像他一样非常谨慎。
B.子孙遵照教规,居丧时,也像他一样非常悲恸。
C.子孙遵照教规,居丧时,也像他一样非常谨慎。
D.子孙遵从石奋的训诫,居丧时,也像他一样非常悲恸。
(7)下面六句话分为四组,全都表现万石君“恭谨,举无与比”的一组是:
①过宫门阙必下车趋
②见路马必轼焉
③为便坐,对案不食
④上时赐食于家,必稽首俯伏而食
⑤万石君闻之,不食
⑥其执丧,哀戚甚
[ ]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8)下面的叙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万石君虽然不学无术,但他的恭敬孝谨还是应该肯定的。
B.在恭敬孝谨方面,万石君不但能以身作则,而且能严格要求子孙。
C.万石君虽然为人恭敬孝谨,但是对子孙要求过于苛刻。
D.本文从文字表面看,似是颂扬万石君的恭敬孝谨,其实是讽刺万石君伪作谨厚的虚矫作风。
伧父在《静的文明与动的文明》中说:“新文化运动迎西学而弃传统,……譬有一人,其始以祖宗之产业,易他 2020-04-07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①普为滁州判官,太祖与语,奇之。会获盗百余人,将就死。普意其有冤,启太祖,更 2020-05-16 …
关于三国曹操,曹嵩大神们帮帮忙曹瞒传云:太祖少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其叔父数言之于嵩.太祖患之,后 2020-05-23 …
宋太祖说:“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为惧也!”请结合有关史实 2020-06-18 …
《马氏文通》中“后序”,---祖伽卢---不知何意《马氏文通》前面“后序”第五至六行有:“——祖梵 2020-07-02 …
“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 2020-07-08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自太祖之迎天子也,袁绍内怀不服.绍既并河朔, 2020-07-11 …
①普为滁州判官,太祖与语,奇之。会获盗百余人,将就死。普意其有冤,启太祖,更讯之,所全活十七八。② 2020-07-11 …
①普为滁州判官,太祖与语,奇之。会获盗百余人,将就死。普意其有冤,启太祖,更讯之,所全活十七八。② 2020-07-13 …
宋太祖说:“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结合唐中期以来 2020-0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