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7题。(22分)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也。策(孙策)薨,诸长吏并欲出赴丧,翻曰:“恐邻县山民或有奸变,远委城郭,必致不虞。”因留制服(丧服
题目详情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7题。(22分) 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也。策(孙策)薨,诸长吏 并 欲出赴丧,翻曰:“恐邻县山民或有奸变,远委城郭,必致不虞。”因留制服(丧服,这里作动词)行丧。诸县皆效之,咸以安宁。后翻州举茂才,汉召为侍御使,曹公(曹操)司空(官职名)辟(征召、征聘),皆不 就 。 孙权以为骑都尉。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坐徙丹阳泾县。吕蒙图取关羽,称疾还建业, 以翻兼知医术,请以自随 ,亦欲因此令翻得释也。后蒙举军西上,南郡太守麋芳开城出降。蒙未据郡城而作乐沙上。翻谓蒙曰:“今区区一心者麋将军也,城中之人岂可尽信,何不急入城持其管籥(锁钥)乎?”蒙即从之。时城中有伏计,赖翻谋不行。关羽既败,权使翻筮(占卜)之,翻曰:“不出二日,必当断头。”果如翻言。权曰:“卿不及伏羲,可与东方朔为比矣。” 魏将于禁为羽所获,系在城中,权至释之 ,请与相见。他日,权乘马出,引禁并行,翻呵禁曰:“尔降虏,何敢与吾君齐马首乎!”欲 抗 鞭击禁,权呵止之。后权于楼船会群臣饮,禁闻乐流涕,翻又曰:“汝欲以伪求免邪?”权怅然不平。 权既为吴王,欢宴之末,自起行酒,翻伏地阳醉,不持。权去,翻起坐。权于是大怒, 手 剑欲击之,侍坐者莫不惶遽。惟大司农刘基起抱权谏曰:“大王以三爵之后杀善士,虽翻有罪,天下孰知之?且大王以能容贤畜众,故海内望风,今一朝弃之,可乎?”翻由是得免。 翻尝乘船行,与麋芳相逢,芳船上人多欲令翻自避,先驱曰:“避将军船!”翻厉声曰:“失忠与信,何以事君?倾人二城,而称将军,可乎?”芳阖户不应而遽避之。后翻乘车行,又经芳营门,吏闭门,车不得过。翻复怒曰:“ 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 事宜 邪? ”芳闻之,有惭色。翻性疏直,数有酒失。权积怒非一,遂徙翻交州。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门徒常数百人。又为《老子》、《论语》、《国语》训注,皆传于世。 (选自《三国志》,有删节) 1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诸长吏 并 欲出赴丧 并:一起,一同。 B.曹公为司空辟,皆不 就 就:赴任,上任。 C.欲 抗 鞭击禁,权呵止之 抗:对抗,反抗。 D.权于是大怒, 手 剑欲击之 手:手拿,手执 14、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汝欲 以 伪求免邪 以 其无礼于晋 B. 芳阖户不应 而 遽避之 朝济 而 夕设版焉 C. 城中 之 人岂可尽信 燕国见陵 之 耻除矣 D. 后权 于 楼船会群臣饮 嘉为先言 于 秦王曰 1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虞翻“疏直”的一组是( )(3分) ①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 ②恐邻县山民或有奸变,远委城郭,必致不虞。 ③尔降虏,何敢与吾君齐马首乎! ④失忠与信,何以事君? ⑤今区区一心者麋将军也,城中之人岂可尽信。 ⑥欲抗鞭击禁,权呵止之。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⑥ D.②④⑤⑥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虞翻遇事周全,深谋远虑。孙策死后,他劝阻了一些想去赴丧的官吏,保持了社会的安定;麋芳出降,他建议要先控制住城门,以防有变,挫败了城中伏击的阴谋。 B.虞翻非常好酒,喝酒后总是冒犯孙权。一次孙权亲自敬酒,他假装醉酒卧地;孙权走后,他又起身。孙权为此把他流放到交州,此后他以讲学为生。 C.虞翻正直坦率,遇到看不惯的事,他总是挺身而出。于禁骑马和孙权并排而行,遭到他的呵斥;乘车与麋芳相遇,麋芳的部下要他让道,遭到他的讥讽。 D.虞翻有多方面的才能。他懂医学,曾为吕蒙治病;他会占卜,预言关羽两日被杀,果然得到了验证;他学识渊博,曾为《老子》《论语》《国语》作注释。 17、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翻兼知医术,请以自随。(3分) (2)魏将于禁为羽所获,系在城中,权至释之。(4分) (3)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事宜邪?(3分) |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7题。(22分) 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也。策(孙策)薨,诸长吏 并 欲出赴丧,翻曰:“恐邻县山民或有奸变,远委城郭,必致不虞。”因留制服(丧服,这里作动词)行丧。诸县皆效之,咸以安宁。后翻州举茂才,汉召为侍御使,曹公(曹操)司空(官职名)辟(征召、征聘),皆不 就 。 孙权以为骑都尉。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坐徙丹阳泾县。吕蒙图取关羽,称疾还建业, 以翻兼知医术,请以自随 ,亦欲因此令翻得释也。后蒙举军西上,南郡太守麋芳开城出降。蒙未据郡城而作乐沙上。翻谓蒙曰:“今区区一心者麋将军也,城中之人岂可尽信,何不急入城持其管籥(锁钥)乎?”蒙即从之。时城中有伏计,赖翻谋不行。关羽既败,权使翻筮(占卜)之,翻曰:“不出二日,必当断头。”果如翻言。权曰:“卿不及伏羲,可与东方朔为比矣。” 魏将于禁为羽所获,系在城中,权至释之 ,请与相见。他日,权乘马出,引禁并行,翻呵禁曰:“尔降虏,何敢与吾君齐马首乎!”欲 抗 鞭击禁,权呵止之。后权于楼船会群臣饮,禁闻乐流涕,翻又曰:“汝欲以伪求免邪?”权怅然不平。 权既为吴王,欢宴之末,自起行酒,翻伏地阳醉,不持。权去,翻起坐。权于是大怒, 手 剑欲击之,侍坐者莫不惶遽。惟大司农刘基起抱权谏曰:“大王以三爵之后杀善士,虽翻有罪,天下孰知之?且大王以能容贤畜众,故海内望风,今一朝弃之,可乎?”翻由是得免。 翻尝乘船行,与麋芳相逢,芳船上人多欲令翻自避,先驱曰:“避将军船!”翻厉声曰:“失忠与信,何以事君?倾人二城,而称将军,可乎?”芳阖户不应而遽避之。后翻乘车行,又经芳营门,吏闭门,车不得过。翻复怒曰:“ 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 事宜 邪? ”芳闻之,有惭色。翻性疏直,数有酒失。权积怒非一,遂徙翻交州。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门徒常数百人。又为《老子》、《论语》、《国语》训注,皆传于世。 (选自《三国志》,有删节) 1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诸长吏 并 欲出赴丧 并:一起,一同。 B.曹公为司空辟,皆不 就 就:赴任,上任。 C.欲 抗 鞭击禁,权呵止之 抗:对抗,反抗。 D.权于是大怒, 手 剑欲击之 手:手拿,手执 14、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汝欲 以 伪求免邪 以 其无礼于晋 B. 芳阖户不应 而 遽避之 朝济 而 夕设版焉 C. 城中 之 人岂可尽信 燕国见陵 之 耻除矣 D. 后权 于 楼船会群臣饮 嘉为先言 于 秦王曰 1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虞翻“疏直”的一组是( )(3分) ①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 ②恐邻县山民或有奸变,远委城郭,必致不虞。 ③尔降虏,何敢与吾君齐马首乎! ④失忠与信,何以事君? ⑤今区区一心者麋将军也,城中之人岂可尽信。 ⑥欲抗鞭击禁,权呵止之。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⑥ D.②④⑤⑥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虞翻遇事周全,深谋远虑。孙策死后,他劝阻了一些想去赴丧的官吏,保持了社会的安定;麋芳出降,他建议要先控制住城门,以防有变,挫败了城中伏击的阴谋。 B.虞翻非常好酒,喝酒后总是冒犯孙权。一次孙权亲自敬酒,他假装醉酒卧地;孙权走后,他又起身。孙权为此把他流放到交州,此后他以讲学为生。 C.虞翻正直坦率,遇到看不惯的事,他总是挺身而出。于禁骑马和孙权并排而行,遭到他的呵斥;乘车与麋芳相遇,麋芳的部下要他让道,遭到他的讥讽。 D.虞翻有多方面的才能。他懂医学,曾为吕蒙治病;他会占卜,预言关羽两日被杀,果然得到了验证;他学识渊博,曾为《老子》《论语》《国语》作注释。 17、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翻兼知医术,请以自随。(3分) (2)魏将于禁为羽所获,系在城中,权至释之。(4分) (3)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事宜邪?(3分)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7题。(22分)
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也。策(孙策)薨,诸长吏 并 欲出赴丧,翻曰:“恐邻县山民或有奸变,远委城郭,必致不虞。”因留制服(丧服,这里作动词)行丧。诸县皆效之,咸以安宁。后翻州举茂才,汉召为侍御使,曹公(曹操)司空(官职名)辟(征召、征聘),皆不 就 。
孙权以为骑都尉。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坐徙丹阳泾县。吕蒙图取关羽,称疾还建业, 以翻兼知医术,请以自随 ,亦欲因此令翻得释也。后蒙举军西上,南郡太守麋芳开城出降。蒙未据郡城而作乐沙上。翻谓蒙曰:“今区区一心者麋将军也,城中之人岂可尽信,何不急入城持其管籥(锁钥)乎?”蒙即从之。时城中有伏计,赖翻谋不行。关羽既败,权使翻筮(占卜)之,翻曰:“不出二日,必当断头。”果如翻言。权曰:“卿不及伏羲,可与东方朔为比矣。” 魏将于禁为羽所获,系在城中,权至释之 ,请与相见。他日,权乘马出,引禁并行,翻呵禁曰:“尔降虏,何敢与吾君齐马首乎!”欲 抗 鞭击禁,权呵止之。后权于楼船会群臣饮,禁闻乐流涕,翻又曰:“汝欲以伪求免邪?”权怅然不平。
权既为吴王,欢宴之末,自起行酒,翻伏地阳醉,不持。权去,翻起坐。权于是大怒, 手 剑欲击之,侍坐者莫不惶遽。惟大司农刘基起抱权谏曰:“大王以三爵之后杀善士,虽翻有罪,天下孰知之?且大王以能容贤畜众,故海内望风,今一朝弃之,可乎?”翻由是得免。
翻尝乘船行,与麋芳相逢,芳船上人多欲令翻自避,先驱曰:“避将军船!”翻厉声曰:“失忠与信,何以事君?倾人二城,而称将军,可乎?”芳阖户不应而遽避之。后翻乘车行,又经芳营门,吏闭门,车不得过。翻复怒曰:“ 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 事宜 邪? ”芳闻之,有惭色。翻性疏直,数有酒失。权积怒非一,遂徙翻交州。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门徒常数百人。又为《老子》、《论语》、《国语》训注,皆传于世。
(选自《三国志》,有删节)
1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诸长吏 并 欲出赴丧 并:一起,一同。
B.曹公为司空辟,皆不 就 就:赴任,上任。
C.欲 抗 鞭击禁,权呵止之 抗:对抗,反抗。
D.权于是大怒, 手 剑欲击之 手:手拿,手执
14、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汝欲 以 伪求免邪
以 其无礼于晋
B. 芳阖户不应 而 遽避之
朝济 而 夕设版焉
C. 城中 之 人岂可尽信
燕国见陵 之 耻除矣
D. 后权 于 楼船会群臣饮
嘉为先言 于 秦王曰
1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虞翻“疏直”的一组是( )(3分)
①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
②恐邻县山民或有奸变,远委城郭,必致不虞。
③尔降虏,何敢与吾君齐马首乎!
④失忠与信,何以事君?
⑤今区区一心者麋将军也,城中之人岂可尽信。
⑥欲抗鞭击禁,权呵止之。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⑥ D.②④⑤⑥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虞翻遇事周全,深谋远虑。孙策死后,他劝阻了一些想去赴丧的官吏,保持了社会的安定;麋芳出降,他建议要先控制住城门,以防有变,挫败了城中伏击的阴谋。
B.虞翻非常好酒,喝酒后总是冒犯孙权。一次孙权亲自敬酒,他假装醉酒卧地;孙权走后,他又起身。孙权为此把他流放到交州,此后他以讲学为生。
C.虞翻正直坦率,遇到看不惯的事,他总是挺身而出。于禁骑马和孙权并排而行,遭到他的呵斥;乘车与麋芳相遇,麋芳的部下要他让道,遭到他的讥讽。
D.虞翻有多方面的才能。他懂医学,曾为吕蒙治病;他会占卜,预言关羽两日被杀,果然得到了验证;他学识渊博,曾为《老子》《论语》《国语》作注释。
17、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翻兼知医术,请以自随。(3分)
(2)魏将于禁为羽所获,系在城中,权至释之。(4分)
(3)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事宜邪?(3分)
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也。策(孙策)薨,诸长吏 并 欲出赴丧,翻曰:“恐邻县山民或有奸变,远委城郭,必致不虞。”因留制服(丧服,这里作动词)行丧。诸县皆效之,咸以安宁。后翻州举茂才,汉召为侍御使,曹公(曹操)司空(官职名)辟(征召、征聘),皆不 就 。
孙权以为骑都尉。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坐徙丹阳泾县。吕蒙图取关羽,称疾还建业, 以翻兼知医术,请以自随 ,亦欲因此令翻得释也。后蒙举军西上,南郡太守麋芳开城出降。蒙未据郡城而作乐沙上。翻谓蒙曰:“今区区一心者麋将军也,城中之人岂可尽信,何不急入城持其管籥(锁钥)乎?”蒙即从之。时城中有伏计,赖翻谋不行。关羽既败,权使翻筮(占卜)之,翻曰:“不出二日,必当断头。”果如翻言。权曰:“卿不及伏羲,可与东方朔为比矣。” 魏将于禁为羽所获,系在城中,权至释之 ,请与相见。他日,权乘马出,引禁并行,翻呵禁曰:“尔降虏,何敢与吾君齐马首乎!”欲 抗 鞭击禁,权呵止之。后权于楼船会群臣饮,禁闻乐流涕,翻又曰:“汝欲以伪求免邪?”权怅然不平。
权既为吴王,欢宴之末,自起行酒,翻伏地阳醉,不持。权去,翻起坐。权于是大怒, 手 剑欲击之,侍坐者莫不惶遽。惟大司农刘基起抱权谏曰:“大王以三爵之后杀善士,虽翻有罪,天下孰知之?且大王以能容贤畜众,故海内望风,今一朝弃之,可乎?”翻由是得免。
翻尝乘船行,与麋芳相逢,芳船上人多欲令翻自避,先驱曰:“避将军船!”翻厉声曰:“失忠与信,何以事君?倾人二城,而称将军,可乎?”芳阖户不应而遽避之。后翻乘车行,又经芳营门,吏闭门,车不得过。翻复怒曰:“ 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 事宜 邪? ”芳闻之,有惭色。翻性疏直,数有酒失。权积怒非一,遂徙翻交州。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门徒常数百人。又为《老子》、《论语》、《国语》训注,皆传于世。
(选自《三国志》,有删节)
1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诸长吏 并 欲出赴丧 并:一起,一同。
B.曹公为司空辟,皆不 就 就:赴任,上任。
C.欲 抗 鞭击禁,权呵止之 抗:对抗,反抗。
D.权于是大怒, 手 剑欲击之 手:手拿,手执
14、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汝欲 以 伪求免邪 以 其无礼于晋
B. 芳阖户不应 而 遽避之 朝济 而 夕设版焉
C. 城中 之 人岂可尽信 燕国见陵 之 耻除矣
D. 后权 于 楼船会群臣饮 嘉为先言 于 秦王曰
1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虞翻“疏直”的一组是( )(3分)
①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
②恐邻县山民或有奸变,远委城郭,必致不虞。
③尔降虏,何敢与吾君齐马首乎!
④失忠与信,何以事君?
⑤今区区一心者麋将军也,城中之人岂可尽信。
⑥欲抗鞭击禁,权呵止之。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⑥ D.②④⑤⑥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虞翻遇事周全,深谋远虑。孙策死后,他劝阻了一些想去赴丧的官吏,保持了社会的安定;麋芳出降,他建议要先控制住城门,以防有变,挫败了城中伏击的阴谋。
B.虞翻非常好酒,喝酒后总是冒犯孙权。一次孙权亲自敬酒,他假装醉酒卧地;孙权走后,他又起身。孙权为此把他流放到交州,此后他以讲学为生。
C.虞翻正直坦率,遇到看不惯的事,他总是挺身而出。于禁骑马和孙权并排而行,遭到他的呵斥;乘车与麋芳相遇,麋芳的部下要他让道,遭到他的讥讽。
D.虞翻有多方面的才能。他懂医学,曾为吕蒙治病;他会占卜,预言关羽两日被杀,果然得到了验证;他学识渊博,曾为《老子》《论语》《国语》作注释。
17、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翻兼知医术,请以自随。(3分)
(2)魏将于禁为羽所获,系在城中,权至释之。(4分)
(3)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事宜邪?(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7题。(22分)
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也。策(孙策)薨,诸长吏 并 欲出赴丧,翻曰:“恐邻县山民或有奸变,远委城郭,必致不虞。”因留制服(丧服,这里作动词)行丧。诸县皆效之,咸以安宁。后翻州举茂才,汉召为侍御使,曹公(曹操)司空(官职名)辟(征召、征聘),皆不 就 。
孙权以为骑都尉。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坐徙丹阳泾县。吕蒙图取关羽,称疾还建业, 以翻兼知医术,请以自随 ,亦欲因此令翻得释也。后蒙举军西上,南郡太守麋芳开城出降。蒙未据郡城而作乐沙上。翻谓蒙曰:“今区区一心者麋将军也,城中之人岂可尽信,何不急入城持其管籥(锁钥)乎?”蒙即从之。时城中有伏计,赖翻谋不行。关羽既败,权使翻筮(占卜)之,翻曰:“不出二日,必当断头。”果如翻言。权曰:“卿不及伏羲,可与东方朔为比矣。” 魏将于禁为羽所获,系在城中,权至释之 ,请与相见。他日,权乘马出,引禁并行,翻呵禁曰:“尔降虏,何敢与吾君齐马首乎!”欲 抗 鞭击禁,权呵止之。后权于楼船会群臣饮,禁闻乐流涕,翻又曰:“汝欲以伪求免邪?”权怅然不平。
权既为吴王,欢宴之末,自起行酒,翻伏地阳醉,不持。权去,翻起坐。权于是大怒, 手 剑欲击之,侍坐者莫不惶遽。惟大司农刘基起抱权谏曰:“大王以三爵之后杀善士,虽翻有罪,天下孰知之?且大王以能容贤畜众,故海内望风,今一朝弃之,可乎?”翻由是得免。
翻尝乘船行,与麋芳相逢,芳船上人多欲令翻自避,先驱曰:“避将军船!”翻厉声曰:“失忠与信,何以事君?倾人二城,而称将军,可乎?”芳阖户不应而遽避之。后翻乘车行,又经芳营门,吏闭门,车不得过。翻复怒曰:“ 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 事宜 邪? ”芳闻之,有惭色。翻性疏直,数有酒失。权积怒非一,遂徙翻交州。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门徒常数百人。又为《老子》、《论语》、《国语》训注,皆传于世。
(选自《三国志》,有删节)
1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诸长吏 并 欲出赴丧 并:一起,一同。
B.曹公为司空辟,皆不 就 就:赴任,上任。
C.欲 抗 鞭击禁,权呵止之 抗:对抗,反抗。
D.权于是大怒, 手 剑欲击之 手:手拿,手执
14、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汝欲 以 伪求免邪
以 其无礼于晋
B. 芳阖户不应 而 遽避之
朝济 而 夕设版焉
C. 城中 之 人岂可尽信
燕国见陵 之 耻除矣
D. 后权 于 楼船会群臣饮
嘉为先言 于 秦王曰
1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虞翻“疏直”的一组是( )(3分)
①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
②恐邻县山民或有奸变,远委城郭,必致不虞。
③尔降虏,何敢与吾君齐马首乎!
④失忠与信,何以事君?
⑤今区区一心者麋将军也,城中之人岂可尽信。
⑥欲抗鞭击禁,权呵止之。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⑥ D.②④⑤⑥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虞翻遇事周全,深谋远虑。孙策死后,他劝阻了一些想去赴丧的官吏,保持了社会的安定;麋芳出降,他建议要先控制住城门,以防有变,挫败了城中伏击的阴谋。
B.虞翻非常好酒,喝酒后总是冒犯孙权。一次孙权亲自敬酒,他假装醉酒卧地;孙权走后,他又起身。孙权为此把他流放到交州,此后他以讲学为生。
C.虞翻正直坦率,遇到看不惯的事,他总是挺身而出。于禁骑马和孙权并排而行,遭到他的呵斥;乘车与麋芳相遇,麋芳的部下要他让道,遭到他的讥讽。
D.虞翻有多方面的才能。他懂医学,曾为吕蒙治病;他会占卜,预言关羽两日被杀,果然得到了验证;他学识渊博,曾为《老子》《论语》《国语》作注释。
17、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翻兼知医术,请以自随。(3分)
(2)魏将于禁为羽所获,系在城中,权至释之。(4分)
(3)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事宜邪?(3分)
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也。策(孙策)薨,诸长吏 并 欲出赴丧,翻曰:“恐邻县山民或有奸变,远委城郭,必致不虞。”因留制服(丧服,这里作动词)行丧。诸县皆效之,咸以安宁。后翻州举茂才,汉召为侍御使,曹公(曹操)司空(官职名)辟(征召、征聘),皆不 就 。
孙权以为骑都尉。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坐徙丹阳泾县。吕蒙图取关羽,称疾还建业, 以翻兼知医术,请以自随 ,亦欲因此令翻得释也。后蒙举军西上,南郡太守麋芳开城出降。蒙未据郡城而作乐沙上。翻谓蒙曰:“今区区一心者麋将军也,城中之人岂可尽信,何不急入城持其管籥(锁钥)乎?”蒙即从之。时城中有伏计,赖翻谋不行。关羽既败,权使翻筮(占卜)之,翻曰:“不出二日,必当断头。”果如翻言。权曰:“卿不及伏羲,可与东方朔为比矣。” 魏将于禁为羽所获,系在城中,权至释之 ,请与相见。他日,权乘马出,引禁并行,翻呵禁曰:“尔降虏,何敢与吾君齐马首乎!”欲 抗 鞭击禁,权呵止之。后权于楼船会群臣饮,禁闻乐流涕,翻又曰:“汝欲以伪求免邪?”权怅然不平。
权既为吴王,欢宴之末,自起行酒,翻伏地阳醉,不持。权去,翻起坐。权于是大怒, 手 剑欲击之,侍坐者莫不惶遽。惟大司农刘基起抱权谏曰:“大王以三爵之后杀善士,虽翻有罪,天下孰知之?且大王以能容贤畜众,故海内望风,今一朝弃之,可乎?”翻由是得免。
翻尝乘船行,与麋芳相逢,芳船上人多欲令翻自避,先驱曰:“避将军船!”翻厉声曰:“失忠与信,何以事君?倾人二城,而称将军,可乎?”芳阖户不应而遽避之。后翻乘车行,又经芳营门,吏闭门,车不得过。翻复怒曰:“ 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 事宜 邪? ”芳闻之,有惭色。翻性疏直,数有酒失。权积怒非一,遂徙翻交州。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门徒常数百人。又为《老子》、《论语》、《国语》训注,皆传于世。
(选自《三国志》,有删节)
1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诸长吏 并 欲出赴丧 并:一起,一同。
B.曹公为司空辟,皆不 就 就:赴任,上任。
C.欲 抗 鞭击禁,权呵止之 抗:对抗,反抗。
D.权于是大怒, 手 剑欲击之 手:手拿,手执
14、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汝欲 以 伪求免邪 以 其无礼于晋
B. 芳阖户不应 而 遽避之 朝济 而 夕设版焉
C. 城中 之 人岂可尽信 燕国见陵 之 耻除矣
D. 后权 于 楼船会群臣饮 嘉为先言 于 秦王曰
1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虞翻“疏直”的一组是( )(3分)
①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
②恐邻县山民或有奸变,远委城郭,必致不虞。
③尔降虏,何敢与吾君齐马首乎!
④失忠与信,何以事君?
⑤今区区一心者麋将军也,城中之人岂可尽信。
⑥欲抗鞭击禁,权呵止之。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⑥ D.②④⑤⑥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虞翻遇事周全,深谋远虑。孙策死后,他劝阻了一些想去赴丧的官吏,保持了社会的安定;麋芳出降,他建议要先控制住城门,以防有变,挫败了城中伏击的阴谋。
B.虞翻非常好酒,喝酒后总是冒犯孙权。一次孙权亲自敬酒,他假装醉酒卧地;孙权走后,他又起身。孙权为此把他流放到交州,此后他以讲学为生。
C.虞翻正直坦率,遇到看不惯的事,他总是挺身而出。于禁骑马和孙权并排而行,遭到他的呵斥;乘车与麋芳相遇,麋芳的部下要他让道,遭到他的讥讽。
D.虞翻有多方面的才能。他懂医学,曾为吕蒙治病;他会占卜,预言关羽两日被杀,果然得到了验证;他学识渊博,曾为《老子》《论语》《国语》作注释。
17、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翻兼知医术,请以自随。(3分)
(2)魏将于禁为羽所获,系在城中,权至释之。(4分)
(3)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事宜邪?(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7题。(22分)
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也。策(孙策)薨,诸长吏 并 欲出赴丧,翻曰:“恐邻县山民或有奸变,远委城郭,必致不虞。”因留制服(丧服,这里作动词)行丧。诸县皆效之,咸以安宁。后翻州举茂才,汉召为侍御使,曹公(曹操)司空(官职名)辟(征召、征聘),皆不 就 。
孙权以为骑都尉。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坐徙丹阳泾县。吕蒙图取关羽,称疾还建业, 以翻兼知医术,请以自随 ,亦欲因此令翻得释也。后蒙举军西上,南郡太守麋芳开城出降。蒙未据郡城而作乐沙上。翻谓蒙曰:“今区区一心者麋将军也,城中之人岂可尽信,何不急入城持其管籥(锁钥)乎?”蒙即从之。时城中有伏计,赖翻谋不行。关羽既败,权使翻筮(占卜)之,翻曰:“不出二日,必当断头。”果如翻言。权曰:“卿不及伏羲,可与东方朔为比矣。” 魏将于禁为羽所获,系在城中,权至释之 ,请与相见。他日,权乘马出,引禁并行,翻呵禁曰:“尔降虏,何敢与吾君齐马首乎!”欲 抗 鞭击禁,权呵止之。后权于楼船会群臣饮,禁闻乐流涕,翻又曰:“汝欲以伪求免邪?”权怅然不平。
权既为吴王,欢宴之末,自起行酒,翻伏地阳醉,不持。权去,翻起坐。权于是大怒, 手 剑欲击之,侍坐者莫不惶遽。惟大司农刘基起抱权谏曰:“大王以三爵之后杀善士,虽翻有罪,天下孰知之?且大王以能容贤畜众,故海内望风,今一朝弃之,可乎?”翻由是得免。
翻尝乘船行,与麋芳相逢,芳船上人多欲令翻自避,先驱曰:“避将军船!”翻厉声曰:“失忠与信,何以事君?倾人二城,而称将军,可乎?”芳阖户不应而遽避之。后翻乘车行,又经芳营门,吏闭门,车不得过。翻复怒曰:“ 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 事宜 邪? ”芳闻之,有惭色。翻性疏直,数有酒失。权积怒非一,遂徙翻交州。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门徒常数百人。又为《老子》、《论语》、《国语》训注,皆传于世。
(选自《三国志》,有删节)
1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诸长吏 并 欲出赴丧 并:一起,一同。
B.曹公为司空辟,皆不 就 就:赴任,上任。
C.欲 抗 鞭击禁,权呵止之 抗:对抗,反抗。
D.权于是大怒, 手 剑欲击之 手:手拿,手执
14、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汝欲 以 伪求免邪
以 其无礼于晋
B. 芳阖户不应 而 遽避之
朝济 而 夕设版焉
C. 城中 之 人岂可尽信
燕国见陵 之 耻除矣
D. 后权 于 楼船会群臣饮
嘉为先言 于 秦王曰
1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虞翻“疏直”的一组是( )(3分)
①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
②恐邻县山民或有奸变,远委城郭,必致不虞。
③尔降虏,何敢与吾君齐马首乎!
④失忠与信,何以事君?
⑤今区区一心者麋将军也,城中之人岂可尽信。
⑥欲抗鞭击禁,权呵止之。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⑥ D.②④⑤⑥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虞翻遇事周全,深谋远虑。孙策死后,他劝阻了一些想去赴丧的官吏,保持了社会的安定;麋芳出降,他建议要先控制住城门,以防有变,挫败了城中伏击的阴谋。
B.虞翻非常好酒,喝酒后总是冒犯孙权。一次孙权亲自敬酒,他假装醉酒卧地;孙权走后,他又起身。孙权为此把他流放到交州,此后他以讲学为生。
C.虞翻正直坦率,遇到看不惯的事,他总是挺身而出。于禁骑马和孙权并排而行,遭到他的呵斥;乘车与麋芳相遇,麋芳的部下要他让道,遭到他的讥讽。
D.虞翻有多方面的才能。他懂医学,曾为吕蒙治病;他会占卜,预言关羽两日被杀,果然得到了验证;他学识渊博,曾为《老子》《论语》《国语》作注释。
17、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翻兼知医术,请以自随。(3分)
(2)魏将于禁为羽所获,系在城中,权至释之。(4分)
(3)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事宜邪?(3分)
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也。策(孙策)薨,诸长吏 并 欲出赴丧,翻曰:“恐邻县山民或有奸变,远委城郭,必致不虞。”因留制服(丧服,这里作动词)行丧。诸县皆效之,咸以安宁。后翻州举茂才,汉召为侍御使,曹公(曹操)司空(官职名)辟(征召、征聘),皆不 就 。
孙权以为骑都尉。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坐徙丹阳泾县。吕蒙图取关羽,称疾还建业, 以翻兼知医术,请以自随 ,亦欲因此令翻得释也。后蒙举军西上,南郡太守麋芳开城出降。蒙未据郡城而作乐沙上。翻谓蒙曰:“今区区一心者麋将军也,城中之人岂可尽信,何不急入城持其管籥(锁钥)乎?”蒙即从之。时城中有伏计,赖翻谋不行。关羽既败,权使翻筮(占卜)之,翻曰:“不出二日,必当断头。”果如翻言。权曰:“卿不及伏羲,可与东方朔为比矣。” 魏将于禁为羽所获,系在城中,权至释之 ,请与相见。他日,权乘马出,引禁并行,翻呵禁曰:“尔降虏,何敢与吾君齐马首乎!”欲 抗 鞭击禁,权呵止之。后权于楼船会群臣饮,禁闻乐流涕,翻又曰:“汝欲以伪求免邪?”权怅然不平。
权既为吴王,欢宴之末,自起行酒,翻伏地阳醉,不持。权去,翻起坐。权于是大怒, 手 剑欲击之,侍坐者莫不惶遽。惟大司农刘基起抱权谏曰:“大王以三爵之后杀善士,虽翻有罪,天下孰知之?且大王以能容贤畜众,故海内望风,今一朝弃之,可乎?”翻由是得免。
翻尝乘船行,与麋芳相逢,芳船上人多欲令翻自避,先驱曰:“避将军船!”翻厉声曰:“失忠与信,何以事君?倾人二城,而称将军,可乎?”芳阖户不应而遽避之。后翻乘车行,又经芳营门,吏闭门,车不得过。翻复怒曰:“ 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 事宜 邪? ”芳闻之,有惭色。翻性疏直,数有酒失。权积怒非一,遂徙翻交州。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门徒常数百人。又为《老子》、《论语》、《国语》训注,皆传于世。
(选自《三国志》,有删节)
1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诸长吏 并 欲出赴丧 并:一起,一同。
B.曹公为司空辟,皆不 就 就:赴任,上任。
C.欲 抗 鞭击禁,权呵止之 抗:对抗,反抗。
D.权于是大怒, 手 剑欲击之 手:手拿,手执
14、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汝欲 以 伪求免邪 以 其无礼于晋
B. 芳阖户不应 而 遽避之 朝济 而 夕设版焉
C. 城中 之 人岂可尽信 燕国见陵 之 耻除矣
D. 后权 于 楼船会群臣饮 嘉为先言 于 秦王曰
1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虞翻“疏直”的一组是( )(3分)
①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
②恐邻县山民或有奸变,远委城郭,必致不虞。
③尔降虏,何敢与吾君齐马首乎!
④失忠与信,何以事君?
⑤今区区一心者麋将军也,城中之人岂可尽信。
⑥欲抗鞭击禁,权呵止之。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⑥ D.②④⑤⑥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虞翻遇事周全,深谋远虑。孙策死后,他劝阻了一些想去赴丧的官吏,保持了社会的安定;麋芳出降,他建议要先控制住城门,以防有变,挫败了城中伏击的阴谋。
B.虞翻非常好酒,喝酒后总是冒犯孙权。一次孙权亲自敬酒,他假装醉酒卧地;孙权走后,他又起身。孙权为此把他流放到交州,此后他以讲学为生。
C.虞翻正直坦率,遇到看不惯的事,他总是挺身而出。于禁骑马和孙权并排而行,遭到他的呵斥;乘车与麋芳相遇,麋芳的部下要他让道,遭到他的讥讽。
D.虞翻有多方面的才能。他懂医学,曾为吕蒙治病;他会占卜,预言关羽两日被杀,果然得到了验证;他学识渊博,曾为《老子》《论语》《国语》作注释。
17、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翻兼知医术,请以自随。(3分)
(2)魏将于禁为羽所获,系在城中,权至释之。(4分)
(3)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事宜邪?(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7题。(22分)
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也。策(孙策)薨,诸长吏 并 欲出赴丧,翻曰:“恐邻县山民或有奸变,远委城郭,必致不虞。”因留制服(丧服,这里作动词)行丧。诸县皆效之,咸以安宁。后翻州举茂才,汉召为侍御使,曹公(曹操)司空(官职名)辟(征召、征聘),皆不 就 。
孙权以为骑都尉。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坐徙丹阳泾县。吕蒙图取关羽,称疾还建业, 以翻兼知医术,请以自随 ,亦欲因此令翻得释也。后蒙举军西上,南郡太守麋芳开城出降。蒙未据郡城而作乐沙上。翻谓蒙曰:“今区区一心者麋将军也,城中之人岂可尽信,何不急入城持其管籥(锁钥)乎?”蒙即从之。时城中有伏计,赖翻谋不行。关羽既败,权使翻筮(占卜)之,翻曰:“不出二日,必当断头。”果如翻言。权曰:“卿不及伏羲,可与东方朔为比矣。” 魏将于禁为羽所获,系在城中,权至释之 ,请与相见。他日,权乘马出,引禁并行,翻呵禁曰:“尔降虏,何敢与吾君齐马首乎!”欲 抗 鞭击禁,权呵止之。后权于楼船会群臣饮,禁闻乐流涕,翻又曰:“汝欲以伪求免邪?”权怅然不平。
权既为吴王,欢宴之末,自起行酒,翻伏地阳醉,不持。权去,翻起坐。权于是大怒, 手 剑欲击之,侍坐者莫不惶遽。惟大司农刘基起抱权谏曰:“大王以三爵之后杀善士,虽翻有罪,天下孰知之?且大王以能容贤畜众,故海内望风,今一朝弃之,可乎?”翻由是得免。
翻尝乘船行,与麋芳相逢,芳船上人多欲令翻自避,先驱曰:“避将军船!”翻厉声曰:“失忠与信,何以事君?倾人二城,而称将军,可乎?”芳阖户不应而遽避之。后翻乘车行,又经芳营门,吏闭门,车不得过。翻复怒曰:“ 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 事宜 邪? ”芳闻之,有惭色。翻性疏直,数有酒失。权积怒非一,遂徙翻交州。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门徒常数百人。又为《老子》、《论语》、《国语》训注,皆传于世。
(选自《三国志》,有删节)
1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诸长吏 并 欲出赴丧 并:一起,一同。
B.曹公为司空辟,皆不 就 就:赴任,上任。
C.欲 抗 鞭击禁,权呵止之 抗:对抗,反抗。
D.权于是大怒, 手 剑欲击之 手:手拿,手执
14、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汝欲 以 伪求免邪
以 其无礼于晋
B. 芳阖户不应 而 遽避之
朝济 而 夕设版焉
C. 城中 之 人岂可尽信
燕国见陵 之 耻除矣
D. 后权 于 楼船会群臣饮
嘉为先言 于 秦王曰
1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虞翻“疏直”的一组是( )(3分)
①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
②恐邻县山民或有奸变,远委城郭,必致不虞。
③尔降虏,何敢与吾君齐马首乎!
④失忠与信,何以事君?
⑤今区区一心者麋将军也,城中之人岂可尽信。
⑥欲抗鞭击禁,权呵止之。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⑥ D.②④⑤⑥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虞翻遇事周全,深谋远虑。孙策死后,他劝阻了一些想去赴丧的官吏,保持了社会的安定;麋芳出降,他建议要先控制住城门,以防有变,挫败了城中伏击的阴谋。
B.虞翻非常好酒,喝酒后总是冒犯孙权。一次孙权亲自敬酒,他假装醉酒卧地;孙权走后,他又起身。孙权为此把他流放到交州,此后他以讲学为生。
C.虞翻正直坦率,遇到看不惯的事,他总是挺身而出。于禁骑马和孙权并排而行,遭到他的呵斥;乘车与麋芳相遇,麋芳的部下要他让道,遭到他的讥讽。
D.虞翻有多方面的才能。他懂医学,曾为吕蒙治病;他会占卜,预言关羽两日被杀,果然得到了验证;他学识渊博,曾为《老子》《论语》《国语》作注释。
17、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翻兼知医术,请以自随。(3分)
(2)魏将于禁为羽所获,系在城中,权至释之。(4分)
(3)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事宜邪?(3分)
虞翻字仲翔,会稽馀姚人也。策(孙策)薨,诸长吏 并 欲出赴丧,翻曰:“恐邻县山民或有奸变,远委城郭,必致不虞。”因留制服(丧服,这里作动词)行丧。诸县皆效之,咸以安宁。后翻州举茂才,汉召为侍御使,曹公(曹操)司空(官职名)辟(征召、征聘),皆不 就 。
孙权以为骑都尉。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坐徙丹阳泾县。吕蒙图取关羽,称疾还建业, 以翻兼知医术,请以自随 ,亦欲因此令翻得释也。后蒙举军西上,南郡太守麋芳开城出降。蒙未据郡城而作乐沙上。翻谓蒙曰:“今区区一心者麋将军也,城中之人岂可尽信,何不急入城持其管籥(锁钥)乎?”蒙即从之。时城中有伏计,赖翻谋不行。关羽既败,权使翻筮(占卜)之,翻曰:“不出二日,必当断头。”果如翻言。权曰:“卿不及伏羲,可与东方朔为比矣。” 魏将于禁为羽所获,系在城中,权至释之 ,请与相见。他日,权乘马出,引禁并行,翻呵禁曰:“尔降虏,何敢与吾君齐马首乎!”欲 抗 鞭击禁,权呵止之。后权于楼船会群臣饮,禁闻乐流涕,翻又曰:“汝欲以伪求免邪?”权怅然不平。
权既为吴王,欢宴之末,自起行酒,翻伏地阳醉,不持。权去,翻起坐。权于是大怒, 手 剑欲击之,侍坐者莫不惶遽。惟大司农刘基起抱权谏曰:“大王以三爵之后杀善士,虽翻有罪,天下孰知之?且大王以能容贤畜众,故海内望风,今一朝弃之,可乎?”翻由是得免。
翻尝乘船行,与麋芳相逢,芳船上人多欲令翻自避,先驱曰:“避将军船!”翻厉声曰:“失忠与信,何以事君?倾人二城,而称将军,可乎?”芳阖户不应而遽避之。后翻乘车行,又经芳营门,吏闭门,车不得过。翻复怒曰:“ 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 事宜 邪? ”芳闻之,有惭色。翻性疏直,数有酒失。权积怒非一,遂徙翻交州。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门徒常数百人。又为《老子》、《论语》、《国语》训注,皆传于世。
(选自《三国志》,有删节)
1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诸长吏 并 欲出赴丧 并:一起,一同。
B.曹公为司空辟,皆不 就 就:赴任,上任。
C.欲 抗 鞭击禁,权呵止之 抗:对抗,反抗。
D.权于是大怒, 手 剑欲击之 手:手拿,手执
14、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虚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汝欲 以 伪求免邪 以 其无礼于晋
B. 芳阖户不应 而 遽避之 朝济 而 夕设版焉
C. 城中 之 人岂可尽信 燕国见陵 之 耻除矣
D. 后权 于 楼船会群臣饮 嘉为先言 于 秦王曰
1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虞翻“疏直”的一组是( )(3分)
①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
②恐邻县山民或有奸变,远委城郭,必致不虞。
③尔降虏,何敢与吾君齐马首乎!
④失忠与信,何以事君?
⑤今区区一心者麋将军也,城中之人岂可尽信。
⑥欲抗鞭击禁,权呵止之。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⑥ D.②④⑤⑥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虞翻遇事周全,深谋远虑。孙策死后,他劝阻了一些想去赴丧的官吏,保持了社会的安定;麋芳出降,他建议要先控制住城门,以防有变,挫败了城中伏击的阴谋。
B.虞翻非常好酒,喝酒后总是冒犯孙权。一次孙权亲自敬酒,他假装醉酒卧地;孙权走后,他又起身。孙权为此把他流放到交州,此后他以讲学为生。
C.虞翻正直坦率,遇到看不惯的事,他总是挺身而出。于禁骑马和孙权并排而行,遭到他的呵斥;乘车与麋芳相遇,麋芳的部下要他让道,遭到他的讥讽。
D.虞翻有多方面的才能。他懂医学,曾为吕蒙治病;他会占卜,预言关羽两日被杀,果然得到了验证;他学识渊博,曾为《老子》《论语》《国语》作注释。
17、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翻兼知医术,请以自随。(3分)
(2)魏将于禁为羽所获,系在城中,权至释之。(4分)
(3)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事宜邪?(3分)
并 就
以翻兼知医术,请以自随 魏将于禁为羽所获,系在城中,权至释之 抗
手
当闭反开,当开反闭。岂得 事宜 邪?
并
就
抗
手
以以
而而
之之
于于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3、C
14、C
15、B
16、A
17、(1)因为虞翻兼通医术,请求让他跟随自己。
(2)魏国将领于禁被关羽俘虏,被囚禁在城中,孙权到了以后就释放了他。
(3)当关时反而开着,当开着时反而又关上了。难道做事就应该这样吗?
13、C
14、C
15、B
16、A
17、(1)因为虞翻兼通医术,请求让他跟随自己。
(2)魏国将领于禁被关羽俘虏,被囚禁在城中,孙权到了以后就释放了他。
(3)当关时反而开着,当开着时反而又关上了。难道做事就应该这样吗?
13、C
14、C
15、B
16、A
17、(1)因为虞翻兼通医术,请求让他跟随自己。
(2)魏国将领于禁被关羽俘虏,被囚禁在城中,孙权到了以后就释放了他。
(3)当关时反而开着,当开着时反而又关上了。难道做事就应该这样吗?
13、C
14、C
15、B
16、A
17、(1)因为虞翻兼通医术,请求让他跟随自己。
(2)魏国将领于禁被关羽俘虏,被囚禁在城中,孙权到了以后就释放了他。
(3)当关时反而开着,当开着时反而又关上了。难道做事就应该这样吗?
13、C
14、C
15、B
16、A
17、(1)因为虞翻兼通医术,请求让他跟随自己。
(2)魏国将领于禁被关羽俘虏,被囚禁在城中,孙权到了以后就释放了他。
(3)当关时反而开着,当开着时反而又关上了。难道做事就应该这样吗?
13、抗:举起,扬起
14、结构助词
15、②⑤均体现虞翻有
13、抗:举起,扬起
14、结构助词
15、②⑤均体现虞翻有
13、抗:举起,扬起
14、结构助词
15、②⑤均体现虞翻有
13、抗:举起,扬起
14、结构助词
15、②⑤均体现虞翻有
13、抗:举起,扬起
14、结构助词
15、②⑤均体现虞翻有
举报
扫描下载二维码
扫描下载二维码
©2019 作业帮 联系方式:service@zuoyebang.com
作业帮协议作业帮协议

var userCity = "\u4e50\u5c71",
userProvince = "\u56db\u5ddd",
zuowenSmall = "3";
| 13、C 14、C 15、B 16、A 17、(1)因为虞翻兼通医术,请求让他跟随自己。 (2)魏国将领于禁被关羽俘虏,被囚禁在城中,孙权到了以后就释放了他。 (3)当关时反而开着,当开着时反而又关上了。难道做事就应该这样吗? |
13、C
14、C
15、B
16、A
17、(1)因为虞翻兼通医术,请求让他跟随自己。
(2)魏国将领于禁被关羽俘虏,被囚禁在城中,孙权到了以后就释放了他。
(3)当关时反而开着,当开着时反而又关上了。难道做事就应该这样吗?
13、C
14、C
15、B
16、A
17、(1)因为虞翻兼通医术,请求让他跟随自己。
(2)魏国将领于禁被关羽俘虏,被囚禁在城中,孙权到了以后就释放了他。
(3)当关时反而开着,当开着时反而又关上了。难道做事就应该这样吗?
13、C
14、C
15、B
16、A
17、(1)因为虞翻兼通医术,请求让他跟随自己。
(2)魏国将领于禁被关羽俘虏,被囚禁在城中,孙权到了以后就释放了他。
(3)当关时反而开着,当开着时反而又关上了。难道做事就应该这样吗?
13、C
14、C
15、B
16、A
17、(1)因为虞翻兼通医术,请求让他跟随自己。
(2)魏国将领于禁被关羽俘虏,被囚禁在城中,孙权到了以后就释放了他。
(3)当关时反而开着,当开着时反而又关上了。难道做事就应该这样吗?
13、C
14、C
15、B
16、A
17、(1)因为虞翻兼通医术,请求让他跟随自己。
(2)魏国将领于禁被关羽俘虏,被囚禁在城中,孙权到了以后就释放了他。
(3)当关时反而开着,当开着时反而又关上了。难道做事就应该这样吗?
| 13、抗:举起,扬起 14、结构助词 15、②⑤均体现虞翻有
作业帮用户
2017-09-29
举报
![]() |
13、抗:举起,扬起
14、结构助词
15、②⑤均体现虞翻有
作业帮用户
2017-09-29
举报

13、抗:举起,扬起
14、结构助词
15、②⑤均体现虞翻有
作业帮用户
2017-09-29
举报

13、抗:举起,扬起
14、结构助词
15、②⑤均体现虞翻有
作业帮用户
2017-09-29
举报

13、抗:举起,扬起
14、结构助词
15、②⑤均体现虞翻有
作业帮用户
2017-09-29
举报
13、抗:举起,扬起
14、结构助词
15、②⑤均体现虞翻有
作业帮用户
2017-09-29
举报
作业帮用户作业帮用户
2017-09-292017-09-29
举报
扫描下载二维码
扫描下载二维码
©2019 作业帮 联系方式:service@zuoyebang.com
作业帮协议作业帮协议

var userCity = "\u4e50\u5c71",
userProvince = "\u56db\u5ddd",
zuowenSmall = "3";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妈妈必读:3-4岁宝宝家庭教育方法 2020-03-28 …
杨红樱认为鲁滨孙漂流记是男孩子必读的书,你的看法呢?再请你为同龄人推荐一本你认为“必读的书”把主要 2020-05-14 …
急需一篇《谈读书有益》的作文要议论文啊必须有3~4个分论点.开头要提出论点然后用论据证明,最后总结 2020-05-16 …
过点P(2,1)作直线l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A、B,且使△AOB的面积为定值S(S>0),则这样 2020-05-16 …
还有一题: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1.“必读的书”指的是:2.“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的含义是: 2020-05-21 …
名著阅读(3分)“当像我和歌德这样两个人在一起时,这般君侯贵胄应当感到我们的伟大。昨天,我们在归路 2020-06-09 …
英语翻译1他离我5米远2当时他离你有几米远?3他住在距离公司800米远的地方4我离黑板有3米远5我 2020-06-13 …
1行百里者,半九十2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3东隅已逝,桑榆非晚4往者不可鉴,来者犹可追5桃李不言, 2020-07-08 …
求初中生必读名著综合版的辅导书求一本初中生必读名著综合版的辅导书求一本初中生必读名著综合版的辅导书, 2020-12-0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25年初,《京报副刊》举行了一次征求“青年必读书”的活动,开列书目者 2020-1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