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创建时间
资源类别
相关度排序
共找到 24 与不过十亩 相关的结果,耗时15 ms
(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
不过十亩
”。战国时,(秦国)“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顷,收皆亩一锺,于是关
历史
摘录自《中华文明史》材料二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历来为各国统治者所重视。阅读下列材料,同答问题,材料一: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
不过十亩
”,战国时,(秦国)“用注填阏
历史
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根据“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全国耕地面积必须确保不低于18亿亩的底线,确保13亿人的吃饭问题。为此,国务院通过了《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等一系列调控土地的行
政治
税费政策,建立工业用地出让最
先秦时期,引起“一人跖(踏)耒而耕,
不过十亩
’’到“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铁器牛耕的推广B.土地私有制确立C.国家走向统一D.分封制崩溃
历史
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
不过十亩
”。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包括①铁耕具、牛耕的推广②水利工程
历史
①②③ D.②③④
西周时“一人(踏)耒而耕,
不过十亩
”;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有田百亩”。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公田变为私田B.铁器牛耕的推广C.
历史
二、非选择题(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材料一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
不过十亩
”。战国时,(秦国)“用溉注填阏之水,溉舄卤之地四万
历史
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
(2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
不过十亩
”。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牛犁并举,治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历史
……1930年上升到93万台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
不过十亩
”。战国时,(秦国)“用注填阏之水,
历史
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
不过十亩
”。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历史
会通过4763件圈地法案,共
1
2
3
>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