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题目详情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时,耒、耜是主要农具,“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李悝说:“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 (1)材料一反映出什么历史现象?(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分) 材料二 18至19世纪英国议会通过4763件圈地法案,共圈地269万公顷,1790年前后英国开始使用打谷机,以后使用许多新的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粮食总产量1700年为3.175百万夸特,1845年为18.665百万夸特(夸特:计量单位)。 (2)归纳材料二中18至19世纪英国农业发展的状况。(4分) 材料三 我国粮食产量1959年3400亿斤,1961年2950亿斤(人均约440斤),1978年6000亿斤,1984年8000亿斤(人均约800斤)。 (3)指出材料三中反映的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国粮食生产的不同状况,(2分)并从经济体制角度说明其原因。(2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古今中外促进农业发展的共性因素。(2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农业生产发展(农具改进),耕田数目扩大,粮食产量提高。(2分) 铁农具、牛耕的推广。(答出各国的变法,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也可)(2分) (2)圈地运动开展;新机器、技术的使用;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答出两点即给4分) (3)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粮食产量降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产量大幅提高。(2分)人民公社化削弱了生产积极性;家庭联产承包制调动了生产积极性。(2分) (4)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2分)。 |
略 |
看了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翻译句子有误的一项是()(2分)A.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译:心中有想去的地方,在梦中也同样前往。B 2020-05-15 …
英语翻译摘要:依法治税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治国方略在税收领域的具体体现,推进依法治税是 2020-05-15 …
马克思指出:“赋税是喂养政府的娘奶。”这说的是A.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无偿取得的B.税收是国家机 2020-05-17 …
目前,我国有民族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旗)120个.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堪称国家处理民族 2020-06-18 …
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讨论依法治国问题,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这表明()①我们党高度重视依法治国问题 2020-07-01 …
2007年5月16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玩弄职守罪并罪,判处郑筱萸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 2020-11-11 …
高一政治问题由国家发行的国债a.属于国家财政支出b.构成国家决算c.形成国家财政收入d.是社会总供给 2020-11-2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把很 2020-12-22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税收问题是国王和议会矛盾激化的导火索。该问题实质上反映了A.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与封 2020-12-27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税收问题是国王和议会矛盾激化的导火线。该问题实质上反映了()A.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2020-1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