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母亲莫言①我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一个偏僻落后的乡村。5岁时,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

母  亲

莫言

①  我出生于山东省高密县一个偏僻落后的乡村。5岁时,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紫红色的洗衣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②  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我用耳朵、鼻子、眼睛、身体来把握生活,来感受事物。储存在我脑海里的记忆,都是这样的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有形状的立体记忆。这种感受生活和记忆事物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我小说的面貌和特质。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忘的是,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③  母亲没读过书,不认识文字,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那是我们家最艰难的时刻,我总担心母亲走上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次下工回来,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她对我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

④  母亲的话虽然腔调不高,但使我陡然获得了一种安全感和对于未来的希望。这是一个母亲对她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活下去,无论多么艰难也要活下去!现在,尽管母亲已被阎王爷叫去了,但她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我,激励着我。

⑤  我曾从电视上看到过一个终生难忘的画面:以色列重炮轰击贝鲁特后,滚滚的硝烟尚未散去,一个面容憔悴、身上沾满泥土的老太太便从屋子里搬出一个小箱子,箱子里盛着几根碧绿的黄瓜和几根碧绿的芹菜。她站在路边叫卖蔬菜。当记者把摄像机对准她时,她高高地举起拳头,嗓音嘶哑但异常坚定地说: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即使吃这里的沙土,我们也能活下去!

⑥  老太太的话让我惊心动魄,女人、母亲、土地、生命,这些伟大的概念在我脑海中翻腾着。这种即使吃着沙土也要活下去的信念,正是人类历尽劫难而生生不息的根本保证。这种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也正是文学的灵魂。

⑦  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饥饿而丧失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村里粮食保管员让一群孩子学狗叫,学得像,他便把那块豆饼远远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我也曾是那些学狗叫中的一个。回家后,父亲和爷爷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但我感到了话里的一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⑧  我的母亲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难,不屈不挠地活下去;我的父亲和爷爷又教育我人要有尊严地活着。他们的教育,使我获得了一种面临重大事件时做出判断的价值标准。

⑨  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 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 。多年后,当我拿起笔来写作的时候,这些体验,就成了我的宝贵资源。我的小说里之所以有那么多严酷的现实描写和对人性的黑暗毫不留情的剖析,是与过去的生活经验密不可分的。当然,在揭示社会黑暗和剖析人性残忍时,我也没有忘记人性中高贵的有尊严的一面,因为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

(节选自《人民日报》2012年10月30日)

9.①节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母亲捶打野菜的场景的?为什么说这场景是他文学道路的起点?(4分)

10.请解释划线句子在文中的含义。(6分)

(1)人性最低的标准。

(2)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

11.请说说⑤节写以色列老太太一节的作用。(5分)

12.“女人、母亲、土地、生命”,这些伟大的概念,为什么会在作者的脑海中翻腾?阅读全文,请探究作者这么说的多种原因。(5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9.从视觉、嗅觉、听觉、感觉等方面描写了母亲捶打野菜的情景。(2分)这样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有形状的立体记忆,(或这种感受生活和记忆事物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作者小说的面貌和特质。(2分)

10.(1)是从母亲和父亲、爷爷那儿懂得的标准,即面对饥饿灾难,要忍受,有活下去的勇气、信念;要不屈不挠,有尊严、有骨气地活着。(3分)

(2)某些本质,指人在严酷现实中体现的脆弱、丑陋、堕落等,如害怕死亡、饥饿、困难等;比如失去人的尊严、骨气;像保管员条件稍稍优越时,不懂得尊重别人,侮辱别人的人格和尊严等。(3分)

11.这是宕开一笔,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1分)内容上,与我母亲、父亲、爷爷的形象互补,说明在灾难困苦当中,母亲和普通的人们,都表现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坚定不移的信念,丰富了内容,突出了主题。(3分)结构上,体现了灵活多变,为下文抒写感受做铺垫。(1分)

12.(1)女人、母亲像大地孕育万物生命一样,孕育繁衍生命。

(2)母亲与故乡一起,让我体验到了饥饿岁月里真切的生活,孕育了我的文学才华,让我获得了创作的宝贵资源。

(3)母亲、父亲、祖父这些普普通通的人们,虽历经苦难也不屈不挠、顽强乐观的精神,一直伴随、激励着“我”。这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这种精神信念,又让其作品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任意答对2点都可以得满分)

【解析】

9.

试题分析:先找到描写母亲捶打野菜的语句,“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这是解答本题的文本依据。这段话写出了在那个艰苦的时代母亲的坚强。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0.

试题分析:理解句子的几种方法:(1)抓住关键词语理解(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3)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第一题可结合着第⑧“我的母亲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难,不屈不挠地活下去;我的父亲和爷爷又教育我人要有尊严地活着。他们的教育,使我获得了一种面临重大事件时做出判断的价值标准。”来答题;第二题可联系第⑦段“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饥饿而丧失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村里粮食保管员让一群孩子学狗叫,学得像,他便把那块豆饼远远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作答。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一般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作答,在内容上,可结合着以色列老太太在这段中表现出的形象与母亲的形象进行比较,不但丰富了内容,而且还有利于突出文章主题。在结构上,对以色列老太太的描述,引出了下文作者的感慨,为下文起着铺垫作用。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能力层级为探究F。

12.

试题分析:这道题,换一种问法,其实就是考查对本文主题的理解, 对散文主题的概括 必须是在理解语句,把握文意的基础上进行。可先找出能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文眼”,然后再从母亲的形象及对我的影响等角度来分析作答。可联系第④⑥⑧来组织答案。

考点: 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看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题。母...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一种动物活到20岁的概率是0.8,活到25岁的概率是0.5,活到30岁的概率是0.3.求该动物在20  2020-03-30 …

一种动物活到十岁的概率是0.9,活到十二岁的概率是0.7,这种动物从十岁活到十二岁的概率是多少?  2020-05-24 …

岁月匆匆,花开花落,回首往事,六年的小学生活历历在目。忘不了敬爱的老师,忘不了您谆谆的教诲,慈祥的  2020-06-29 …

婴儿刚生下来,就算60岁,以后每过一年,就减去1岁,活了60年成了0岁,0岁以后再加上10岁,在逐年  2020-11-10 …

根据提示,写出我国古代医学家的名字……1.发明麻醉手术的神医,外科医学的开山鼻祖。()2.编成((千  2020-11-2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历史学家唐德刚:不可替代的历史解读者丁国强2009年10月26日,89岁的  2020-12-2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5分)历史学家唐德刚:不可替代的历史解读者丁国强①2009年10月26  2020-12-2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历史学家唐德刚:不可替代的历史解读者丁国强①2009年10月26日,89岁  2020-12-21 …

从19岁青春年少到55岁渐生华发,36年间,济南历下区贡院墙根社区居民无怨无悔地照顾毫无血缘关系的孤  2020-12-24 …

下列对孔子个人活动经历说法不正确的是[]A.三十岁时融会贯通“六经”,创办私学B.五十多岁开始在鲁国  2021-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