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调定点学说认为,人体内存在体温调定点,当体温偏离调定点时,机体能通过调节使体温回到调定点水平.细菌感染能引起人体产生致热原而引起体温调定点改变进而导致发烧.图甲表示某

题目详情
调定点学说认为,人体内存在体温调定点,当体温偏离调定点时,机体能通过调节使体温回到调定点水平.细菌感染能引起人体产生致热原而引起体温调定点改变进而导致发烧.图甲表示某发烧病人体温测量记录图,图乙表示此过程中的部分调节途径示意图.其中字母代表器官,数字代表激素.请回答.
作业帮
(1)体温调节过程中的产热器官主要是___,其活动受激素及___等信息分子的影响.
(2)图1AB段是由于细菌感染导致体温调定点___(上移、下移),使正常体温相当于寒冷刺激,引起图2中④___分泌增多,促进代谢增加产热.
(3)图1BC段病人的体温调定点水平约为___℃,此时产热量___(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
(4)图1CD段病人大量出汗,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将引起图2中①___的分泌量增多,促进B对水的重吸收,该过程中激素①能特异性作用于B细胞的原因是___.
(5)图2中③表示___,F的生命活动受___(用图中数字表示)的调节.
(6)图2中A表示___,A对F的调节方式为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体温调节过程中的产热器官主要是骨骼肌和肝脏,其活动受激素及神经递质等信息分子的影响.
(2)图1AB段是由于细菌感染导致体温调定点上移,使正常体温相当于寒冷刺激,引起图2中④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促进代谢增加产热.
(3)图1BC段病人的体温调定点水平约为40℃,此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4)图1CD段病人大量出汗,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将引起图2中①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增多,促进B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该过程中激素①抗利尿激素能特异性作用于B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的原因是B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膜上具有相应受体.
(5)图2中③表示促甲状腺激素,F垂体的生命活动受下丘脑分泌的②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分泌的④甲状腺激素的调节.
(6)图2中A表示下丘脑,A下丘脑对F垂体的调节方式为激素调节(或体液调节).
故答案为:
(1)骨骼肌和肝脏      神经递质
(2)上移      甲状腺激素
(3)40        等于
(4)抗利尿激素     B细胞膜上具有相应受体
(5)促甲状腺激素     ②和④
(6)下丘脑       激素调节(或体液调节)
看了调定点学说认为,人体内存在体温...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调定点学说认为,人体内存在体温调定点,当体温偏离调定点时,机体能通过调节使体温回到调定点水平.细菌  2020-07-31 …

高温下缺水导致植物死亡。下列哪一项不是导致植株死亡的直接原因?A.原生质流动受阻B.生化反应不能进行  2020-11-22 …

关于寒冷条件下人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能产生冷觉B.寒冷时,皮肤毛  2020-11-23 …

氯丙嗪,别名“冬眠灵”,“可乐静”,可干扰体温调节中枢的活动,使体温调节失灵,导致人体体温可随环境温  2020-11-24 …

当流感病毒进入机体作用于免疫细胞会产生内源性致热原,内源性致热源可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神经细胞,  2020-12-18 …

调定点学说认为,人体内存在体温调定点,它可以使机体有一个相对恒定的温度值。正常情况下,体温在一定温度  2020-12-28 …

调定点学说认为,人体内存在体温调定点,当体温偏离调定点时,机体能通过调节使体温回到调定点水平.细菌感  2020-12-28 …

调定点学说认为,人体内存在体温调定点,当体温偏离调定点时,机体能通过调节使体温回到调定点水平.细菌感  2020-12-28 …

调定点学说认为,人体内存在体温调定点,当体温偏离调定点时,机体能通过调节使体温回到调定点水平.细菌感  2020-12-28 …

调定点学说认为,人体内存在体温调定点,它可以将体温设定在一个相对恒定的温度.正常情况下,体温在一定范  2020-1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