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皋兰山月余秋雨⑴天太黑,地方又太陌生,初来那天,真把山顶的灯光当作了星斗。四周都没有星,只有它,那么高,如恶海孤灯,倒悬头顶,有点诧异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
皋兰山月
余秋雨
⑴天太黑,地方又太陌生,初来那天,真把山顶的灯光当作了星斗。四周都没有星,只有它,那么高,如恶海孤灯,倒悬头顶,有点诧异。一路累乏,懒得多想,只看了它一眼,倒头便睡。第二天清早推开窗,才一惊,好一座大山,堵着天。山顶隐隐有亭,灯光该来自那儿。晚上再看,还是像星,端详片刻重又迷惑。看了几天,惑了几天,便下狠心,非找个夜间上去不可。于是便等月亮。
⑵等来了。那晚月色,一下把周围一切都刷成了半透明的银质。山舍,小树,泥地,如能用叩击,一定会有铿然的音响。浩浩大大一座山,没有转弯抹角的石头,没有拂拂垂坡的繁草,没有山溪,总之没有遮遮掩掩的地方,只是一味坦荡。坦荡的暗银色,锡箔色,了无边际,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色相。走在这样的山路上,浑身起一种羽化的空灵。也不在意路边还有些什么,呆呆地走。只要路还在,就会飘飘忽忽、无休无止地走下去。脚下不慢,但很轻,怕踩坏了这一片素净。
⑶应该已经很高了。风在紧起来,寒光浸到皮肤,抱肩打个噤。抬头看月,反比上山时小了许多。
⑷头脑受不得挑逗,不由得由无尽的距离滑到无尽的时日,乱七八糟地想这山的 远年履历 。好像霍去病是在这里狠狠打过一仗的,打得挺苦,《汉书》讲这位大将军时提到过这座山,记得还很吝啬地用了一“鏖”字,叫人去眼瞪瞪地傻想那场仗的酷烈。这山也命苦,竖在这个地方,来往要冲,打打杀杀的事少不了。山最经不得打仗,拔木,烧草,一遍一遍轮着来,还能留得住什么?溪脉干涸了,掷还给它浓稠血迹。山石抛光了,掷还给它断箭残戟。山惊竦着,急急地盖上一层黄土,又一层黄土,把哀伤吞进肚里。它闭上了眼,永远地沉默了,像一位受尽磨难的老人,只剩下麻木。
⑸本应该让满脸平和的张骞、玄奘多来走走,然而我估摸,他们没上山。又没有一条好路,也没什么好景,他们的路程远,舍不得力气。抬头看上几眼,就从脚下走过了。玄奘要是真有那几位徒弟陪着,会让孙悟空翻个跟头上来一下的,猪八戒懒,沙僧放不下那担子,都不会上。
⑹也许林则徐上来过,他清闲一些,有力气没处使,爬上山来吐一口闷气。在山顶上看看东南方,想想家,想想早已飘散了的虎门烟火。左宗棠也会上来,他带兵,老习惯了,到哪儿都喜欢爬个山看个地形。此公老是站在山顶朝西北方眺望,不时让兵士拿来边陲的版图。心情松快时,还叫兵士种过一点柳树,好挡住域外的蛮风。
⑺要是早有眼下这条路,他们还会多上来几次,一个守望东南,一个守望西北。但这条路是四十年前才修下一个根基的,还是为了打仗。路修得急,也很快,修路的有兵士,也有民夫。修路时该挖出过数不清的白骨,也不知是什么朝代的,在月光下白得刺眼。几具头骨凄森森地狞笑,它们都是修路者的远代同行。修路者骂一声晦气,心里一沉。我不敢想。荒山深夜,心里毛毛的。脚步加快,快走出这段长长的山路。
⑻啪哒啪哒地走,山顶到了。亭由灰砖砌成,砌在原先的烽火台上。竟有不少人在,都不作嘈杂声。似乎都惊叹自已站立的高度,优裕地微笑着,看着山下密密的灯,寻自己的家。一位妻子悄声怪丈夫:“关什么灯,找也找不到。”我无声一笑,我们或许真的走出了那段长长的山路。
⑼我家不在这儿,无心多看。要说灯,这儿并不出色,我以一个飘零游子,俯视过好几个异邦都市的灯海,对着本应属于丝路的瑰丽,把双目紧闭。于是,今夜我也只能离开众人,躲到山亭另侧。这里阒无一人,眼下只是绵绵群山,趁着月色,直铺到天边。天边并不能看真,看远去,发觉得头已抬高,看到了天上。这些山,凝固了千百万年,连成一气,却又是滚滚滔滔,波涌浪叠。一个波浪就这么大,我立即被比得琐小不堪。也听出声响来了,找不到一个象声词能够描述。响亮到了宁静,隐隐然充斥天宇,能把一个人的双耳和全部身心吞没得干干净净。古哲有方,大音希声,也许这便是历史的声音。
⑽山亭那侧,人已走光。山下的灯也层层熄灭。一切都没有了,只有我还站着,像一根风化的石柱。
⑾离开人世高墙的重重卫护,蒸发掉种种温腻的滋味。赤条条地,与荒漠的群山对峙,向它们逼索一个古老人种苦涩的灵魂和行程。我相信,林则徐和左宗棠,曾从这种逼索中领悟过刀兵炮火的意义。
⑿月亮轻轻一颦,躲进一团云,然后又飘然西去。她运行不息,变得明彻而洒脱,用一阵无声凉风,示意我踏上回程。是的,还有张骞和玄奘呢,他们都未曾滞留,衣带当风,双目前视,用疲惫的脚,为凝寂的土地走出一条透气的甬道。 只有走,才会有声音 ,才会让这个山谷有实实在在的声音,就像汉唐的驼铃。(有删改)
【小题1】下面是关于这篇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作者仰视星空,凝望大地,抚今追昔,联想想象到了历史上的那些战争,那些人物,抒发了令人难忘的悲壮的情怀。
B.“月”是作者在文章中设置的登临皋兰山的背景,是全文的线索,表现出“家不在这儿”“只能离开众人,躲到山亭的另侧”的“飘零游子”淡淡的思乡情。
C.文章的语言形象典雅,亲切自然。特别善用叠词,使文章的语言充满音乐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D.“它闭上了眼,永远地沉默了,像一位受尽磨难的老人,只剩下麻木。”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皋兰山历史悠久,但因接连不断战争的摧残而显得老态而衰败。
E.文章结尾处再次提及林则徐、左宗棠、张骞和玄奘,照应前文,反复咏叹,蕴含着对古人的深沉缅怀之情。
【小题2】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皋兰山“远年履历”。(6分)
【小题3】第⑻自然段描写市民看“灯”寻“家”的场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4】“只有走,才会有声音”蕴含了什么哲理,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感悟。(8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4分)BD。(每项2分,多于2项不给分)【小题2】(6分)①抵御外族侵略,保家卫国;②促进中外的政治、文化的交流;③留下了到过此处的有志之士的足迹。(意思相近即可,每点2分,共6分)【小题3...
看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题。皋兰...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作文:有关成长的英语作文。要初中水平的,80多个字。要有翻译。老师让我们可以参照作文书,但是我  2020-04-12 …

如何运用递归解决兔子生兔子问题?Fibonacci为1200年代的欧洲数学家,在他的著作中曾经提到  2020-06-18 …

英语翻译江湖间唯有畏大风.冬月风作有渐,船行可以为备;唯盈夏风起于顾盼间,往往罹难.曾闻江国贾人有  2020-06-23 …

英语翻译江湖间唯有畏大风.冬月风作有渐,船行可以为备;唯盈夏风起于顾盼间,往往罹难.曾闻江国贾人有  2020-06-23 …

哥哥姐姐帮下忙好吗要考试了,初二的水调歌头水调歌头作者把酒问天,提问(),表达他希望(),却又怕(  2020-06-29 …

请根据字义,将文段后的4个选项分别填充到恰当的横线内.古人发现月有四相,并据此以订历法.于是,有了  2020-07-10 …

英语招聘初一(模仿英语书下册第一单元B)作文,StudentsWantedfor英语招聘初一(模仿  2020-07-25 …

英语翻译江湖间唯畏大风.冬月风作有渐,船行可以为备;唯盛夏风起于顾盼间,往往罹难.曾闻江国贾人有一术  2020-11-03 …

谁能帮我把这个作业想想啊关于我们从初2过度到初3的作文800到1500有追加分50亲爱的同学们,再隔  2020-11-22 …

下列与月亮有关的诗句中,不是比喻句的是?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B.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C.  2020-1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