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完成7-9题。文学有竞争,自然也就有淘汰,作品有不朽,自然也就有湮没。但淘汰也好,湮没也好,和文学是否新潮或者守旧,是没有什么关系的

题目详情

阅读完成 7 - 9 题。

文学有竞争,自然也就有淘汰,作品有不朽,自然也就有湮没。但淘汰也好,湮没也好,和文学是否新潮或者守旧,是没有什么关系的。无论文学怎样千变万化,其本质的部分,也就是时代要求于文学的,历史要求于文学的,以及审美功能所要求于文学的等等,这些应该是文学中必不可少的功课,大概是不会太变和大变的。因此,真正的文学,永不过时,巴尔扎克不会热到沸点,大红大紫,但也不会冷到零度,无人问津。   

新时期文学 20 年,那种昙花一现的盛况,令我们雀跃过多少次,兴奋过多少回,但到了如今,那些“一举成名天下闻”的作家,依旧忙得脚下生风,屁股冒烟,可他们那些作品早就被人遗忘,放在旧书店里的书架上,也积满灰尘,面目可憎了。   

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大多数作家是要过时的,如果过了 10 年,读者已经记不起他写过些什么,是很正常的;如果过了 50 年,人们甚至记不起来这位作家的名字,也不必奇怪。这样的文坛过客,多如过江之鲫,有的在文学史的夹缝里,偶尔留下一个名字,也不是没有可能。正如演员表上饰演匪兵甲、匪兵乙、老乡甲、老乡乙的小角色,记住名字又如何,还不是舞台上一个过客而已。我一直想,做一个群众演员,陪着北京话叫做“大腕”的“名角儿”,“得儿令枪”地跑一回龙套,也没有什么不好。契诃夫的“大狗叫,小狗也要叫”的名言,是很有道理的。   

舞台上不可能全是主角,统统是主角的话,每一位都抢戏,这台戏干脆就演不下去。任何时代,任何地域的文学事业,都是由极少数大师级的作家,和绝大多数非大师的作家,共同来完成这场演出。大多数作家像过眼烟云一样,过去也就过去了,即或 50 年间名噪一时的作家,到了一百年后,未必还能保持往年的风光。文学史上的名字,会长期保留,但读者的萃取率,随着时间的推移,相隔愈远,筛选愈严,很多作家都会从普通读者的视野里消逝,很无情的。《全唐诗》有数万首诗,有数千诗人,你能记住的,还不是那几位诗人那几首诗?所以, 1799 年出生在图尔城的巴尔扎克,二百年过去了,还有人纪念他,研究他,还有出版社出他的书,还有读者买他的书,能得到这样的不朽,只有极少数拥有天分和才华的作家,只有在作品中永远焕发着生命力的作家,才能获此殊荣。

像巴尔扎克这样的文学大师,称得上“高山仰止”了。他真是一座山,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这座山,能够使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多层次,多侧面,多角度地体会他;这座山,能够使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入宝山,绝不会空手而返地获得良多教益。这种使后来人永远有话好说的作家,那才叫做真正的不朽。   

这位法国最优秀的作家之一,在他二百岁生日的时候,还被人津津乐道,就因为他笔下那波澜壮阔,多姿多彩的画面,对我们具有吸引力,就因为他在创作中投入的劳动,不停燃烧生命的热忱,对我们具有鼓舞力,而他在作品中那股“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与时代契合的精神,对我们同样经历过复杂,艰难,动荡,险阻的大半个世界的中国作家来说,或许更具有启示意义。                     

7. 对文学的不朽和被淘汰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文学作品应努力追求新潮,即文学的价值,这样才会使作品不朽,否则就会被淘汰.

B. 作品的不朽在于其本质的东西能经得起时代、历史以及艺术的审视,否则就会被淘汰。

C. 作品应强烈地反映时代和社会的要求,不能脱离现实,走向虚无的境界。

D. 作品要具备全方位的艺术价值,无论人们从哪个方面去欣赏它都会给人们以强烈的艺术效果。

8. 对“舞台上不可能全是主角”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这是由文学事业的时代性决定的。

. 这是由文学事业的地域性决定的。

. 文学作品各具特色,各具风格,这写风格不同的作品互相补充,共同架构某个时代的文学大厦。

. 文学作品中优秀的作品和拙劣的东西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9. 下列对文段中有关内容概述正确的一项是

. 在竞争中,文学有的被淘汰,有的不朽,不在于其新潮或守旧,而在于其是否遵循艺术本身的规律。

. 文学的繁荣不在于只是少数几位大师的出现,而是 " 群众演员”和“大腕”的工结连理。

. 能在文学历史上长期保留其名声的主要是读者的作用,即相隔愈远,则筛选愈严。

. 巴尔扎克这座山是文学史上不仅过去而且将来都无法逾越的高山。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7.B  8.C   9.A

看了阅读完成7-9题。文学有竞争,...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大年初一没下雪》作者是谁?《大年初一没下雪》选自读者的.有谁知道它的作者是谁?他还有其他作品吗?  2020-04-25 …

郑州购物中心装修后重新启用,吸引了大批读者,有关部门统计了2012年7月至2012年11月期间到购  2020-05-13 …

也许我们的心事,总是没有读者,也许路开始已错,结果还是错…这首诗歌题目是什么  2020-06-11 …

.《有的人》中,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出“有的人”是谁,目的是什么?为什么不点名,读者也知道指的是谁?  2020-06-13 …

20.《有的人》为什么不直接点出“有的人”是谁?目的是什么?为什么不点明,读者也知道指的是谁?  2020-06-13 …

着读zhuó和读zháo的时候都有“接触、挨上”的意思,到底该读哪个读音?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  2020-06-17 …

英语翻译1.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也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  2020-06-25 …

英语翻译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似乎没有一部书可以与《红楼梦》比肩,它既可以拥有亿万的读者,也带有众多的谜  2020-11-03 …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  2020-11-10 …

江苏盐城英语人机对话,朗读短文读完时,录音条上有一条直线,问问考过的亲有的人没有线说的在考试的时候都  2020-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