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前苏联作家克拉琴科夫的《母亲的来信》一文,完成下列各题。①母亲来信了。②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是焦急地等待着母亲的信,一收到信,便急不可待地拆开,贪婪地

题目详情
阅读前苏联作家克拉琴科夫的《母亲的来信》一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母亲来信了。
    ②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是焦急地等待着母亲的信,一收到信,便急不可待地拆开,贪婪地读着。半年以后,他已是没精打采地拆信了;脸上露出讥诮的冷笑--信中那老一套的内容,不消看他也早知道了。
    ③母亲每周都寄来一封信,开头总是千篇一律:“我亲爱的宝贝小文卡,早上(或晚上)好!这是妈妈在给你写信,向你亲切问好,带给你我最良好的祝愿,祝你健康幸福。我在这封短信里首先要告诉你的是,感谢上帝,我活着,身体也好,这也是你的愿望。我还急于告诉你:我日子过得挺好……”
    ④每封信的结尾也没什么区别:“信快结束了,好儿子,我恳求你,我祈祷上帝,你别和坏人混在一起,别喝伏特加,要尊敬长者,好好保重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你是我惟一的亲人,要是你出了什么事,那我就肯定活不成了。信就写到这里。盼望你的回信,好儿子。吻你。你的妈妈。”
    ⑤因此,文卡只读信的中间一段。一边读一边轻蔑地蹙起眉头,对妈妈的生活兴趣感到不可理解。尽写些鸡毛蒜皮,什么邻居的羊钻进了帕什卡沃罗佐恩的园子里,把他的白菜全啃坏了;什么瓦莉卡乌捷舍娃没有嫁给斯杰潘罗什金,而嫁给了科利卡扎米亚金;什么商店里终于运来了紧俏的小头巾--这种头巾在这里,在城里,要多少有多少。
    ⑥文卡把看过的信扔进床头柜,然后就忘得一干二净,直到收到下一封母亲泪痕斑斑的来信,其中照例是恳求他看在上帝的面上写封回信。
    ⑦……文卡把刚收到的信塞进衣兜,穿过下班后变得喧闹的宿舍走廊,走进自己的房间。
    ⑧今天发了工资。小伙子们准备上街:忙着熨衬衫、长裤,打听谁要到哪儿去,跟谁有约会等等。
    ⑨文卡故意慢吞吞地脱下衣服,洗了澡,换了衣。等同房间的人走光了以后,他锁上房门,坐到桌前。从口袋里摸出还是第一次领工资后买的记事本和圆珠笔,翻开一页空白纸,沉思起来……
    ⑩恰在一个钟头以前,他在回宿舍的路上遇见一位从家乡来的熟人。相互寒暄几句之后,那位老乡问了问文卡的工资和生活情况,便含着责备的意味摇着头说:“你应该给母亲寄点钱去。冬天眼看就到了。家里得请人运木柴,又要劈,又要锯。你母亲只有她那一点点养老金……你是知道的。”
    ⑪文卡自然是知道的。
    ⑫他咬着嘴唇,在白纸上方的正中仔仔细细地写上了一个数字:126,然后由上到下画了一条垂直线,在左栏上方写上“支出”,右栏写上“数目”。他沉吟片刻,取过日历计算到预支还有多少天,然后在左栏写上:12,右栏写一个乘号和数字4,得出总数为48.接下去就写得快多了:还债--10,买裤子--30,储蓄--20,电影、跳舞等--4天,1天2卢布--8,剩余--10卢布。
    ⑬文卡哼了一声。10卢布,给母亲寄去这么个数是很不像话的,村里人准会笑话。他摸了摸下巴,毅然划掉“剩余”二字,改为“零用”,心中叨咕着:“等下次领到预支工资再寄吧。”
    ⑭他放下圆珠笔,把记事本揣进口袋里,伸了个懒腰,想起了母亲的来信。他打着哈欠看了看表,掏出信封,拆开,抽出信纸。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三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
(选自江苏文艺出版社《微型小说选》,杨实译)(1)小说详细叙述母亲来信千篇一律的开头与没有什么区别的结尾,有什么作用?
(2)人物的语言、动作往往折射出人物的心理,试对下列句子进行探究。
①文卡故意慢吞吞地脱下衣服,洗了澡,换了衣
②他摸了摸下巴,毅然划掉“剩余”二字,改为“零用”,心中叨咕着:“等下次领到预支工资再寄吧。”
(3)下面对小说的分析有错的一项是___
A.“他打着哈欠看了看表,掏出信封,拆开,抽出信纸”这句话中的“打着哈欠”和“掏”“拆”“抽”一系列动词表现了文卡对母亲来信的漠然和漫不经心。
B.文中插叙文卡路遇家乡熟人这一情节,侧面反映母亲艰难的生活,引出下文文卡列开支表想给母亲寄钱的情节,同时也为结尾母亲寄的3卢布埋下了伏笔。
C.文卡在进城半年以后成了一个自私而冷漠的人,作者借此告诉人们城市生活是扭曲心灵、泯灭良知的源头。
D.这篇小说基本上采用平实的叙述语言,但平实中却蕴含着作者鲜明的感情倾向。
(4)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并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
我们回来的时候改乘圣玛洛船,以免再遇见他。
--《我的叔叔于勒》好的小说结尾都耐人寻味,请分析“当他展开信纸的时候,一张3卢布的纸币轻轻飘落在他的膝上……”这个结尾的方式及作用,并说说链接材料《我的叔叔于勒》的结尾的作用。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根据上下文内容及文章主旨去判断.从全文内容来看,小说表现了母亲对文卡无私的爱,详写母亲来信的开头与结尾,表现母亲对儿子的关心,突出了她对儿子回信的期盼,也表现儿子对母亲来信由渴盼到厌烦的情感变化,与下文母亲再次来信恳求文卡回信呼应,为下文内容作铺垫.
(2)本题考查人物心理的揣摩.解答此题要结合句子前后的内容来分析.第①句的动作描写,表现文卡故意拖延时间,等别人走后再计划给母亲寄钱一事,表现他爱面子的心理,怕别人嘲笑他.第②形象地刻画了文卡对于剩余10卢布是寄给母亲还是留下零用的矛盾心理,表现文卡心中虽良知未泯,但终究被自己的虚荣心所击溃,还为自己的决定找借口,以求心理安慰.
(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根据上下文内容及文章主旨去判断.其中C项有误,从第13段中文卡的心理描写可以看出,他良知并未泯灭,还想着家乡的母亲,在为自己下决心不能寄钱给母亲时,还自我安慰,所以文卡在进城半年以后并不是一个自私而冷漠的人.
(4)本题考查小说结尾的赏析.这是一道半开放性题,解答的关键要了解小说的结尾方式与作用,①再生波澜式:震撼人心,照应前文.②留下空白式: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③深化主题式:突出人物形象,令人回味.④耐人寻味式:给人以喜悦欣慰,表达美好愿望.然后结合文章内容表达自己的看法即可.本文运用的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式结尾,突出了母爱的伟大,并与儿子有余钱却不舍得给母亲寄钱的自私形成对比,使小说情节波澜迭起,引起读者心灵的震撼.链接材料的结尾写飞利浦夫妇躲开于勒与原先盼于勒形成对比,反映了人物的自私、冷酷,揭露了金钱社会的冷酷无情.
答案:
(1)表明母亲对儿子一贯的关心、爱护与对儿子回信的期盼,也表现儿子对母亲来信由渴盼到厌烦的情感变化,与下文母亲再次来信恳求文卡回信呼应,为下文内容作铺垫.
(2)①这一处动作描写描写反映了文卡故意拖延时间,等别人走后再计划给母亲寄钱一事,表现爱面子的心理,怕别人嘲笑他.
②形象地刻画了文卡对于剩余10卢布是寄给母亲还是留下零用的矛盾心理;文卡心中虽良知未泯,残存一丝对母亲的牵挂,但终究被自己追求享受的虚荣心所击溃,还为自己的决定找借口,以求心理安慰.
(3)C
(4)本文运用了陡转式结尾(或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式结尾,或戛然而止式结尾),突出了母爱的伟大,虽生活拮据却仍寄钱给儿子,与儿子有余钱却不舍得给母亲寄钱的自私形成对比,这是对自私的儿子的嘲讽与鞭挞,使小说情节波澜迭起,引起读者心灵的震撼.材料的结尾写飞利浦夫妇躲开于勒与原先盼于勒形成对比,反映了人物的自私、冷酷,揭露了金钱社会的冷酷无情.
看了阅读前苏联作家克拉琴科夫的《母...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前苏联作家克拉琴科夫的《母亲的来信》一文,完成下列各题。①母亲来信了。②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  2020-11-03 …

母亲的来信母亲来信了。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是焦急地等待着母亲的信,一收到信,便急不可待地拆开,  2020-11-03 …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1)~(4)题母亲的来信(苏)克拉夫琴科母亲来信了。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是  2020-11-0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母亲的来信[苏]克拉夫琴科母亲来信了。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  2020-11-0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母亲的来信克拉夫琴科母亲来信了。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是焦急地  2020-11-0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母亲的来信俄克拉夫琴科母亲来信了。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是焦急地等  2020-11-03 …

阅读《母亲的来信》完成问题。母亲的来信母亲来信了。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是焦急地等待着母亲的信,  2020-11-0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母亲的来信(苏联)克拉夫琴科母亲来信了。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是焦急地  2020-11-03 …

母亲的来信(21分)母亲来信了。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是焦急地等待着母亲的信,一收到信,便急不可  2020-11-0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母亲的来信[苏]克拉夫琴科母亲来信了。在初来城里的日子里,文卡总是焦急地等  2020-1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