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忘却的魅力王蒙①记忆是美丽的。我相信我有出色的记忆力。我记得三岁时候夜宿乡村客店听到的马匹嚼草的声音。我记得我的小学老师的面容,她后来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忘却的魅力
王蒙
    ①记忆是美丽的。我相信我有出色的记忆力。我记得三岁时候夜宿乡村客店听到的马匹嚼草的声音。我记得我的小学老师的面容,她后来到台湾去了,四十六年以后,我们又在北京重逢。我特别喜欢记诗,寂寞时便默诵少年时候便已背下来的李白、李商隐、白居易、元稹、孟浩然、苏东坡、辛弃疾、温庭筠……还有刘大白的新诗: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着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②记忆就是人。记忆就是自己。爱情就是一连串共同的、只有两个人能共享分享的刻骨铭心的记忆。只有死亡,才是一系列记忆的消失。记忆是活着的同义语。活着而忘却等于没活。忘却了的朋友等于没有这个朋友。忘却了的敌意等于没有这个敌意。忘却了的财产等于失去了这个财产。忘却了自己也就等于没有自己。
    ③我已不再年轻,我仍然得意于自己的记忆力。我仍然敢与你打赌,拿一首旧体诗来,读上两遍我就可以背诵。我仍然不拒绝学习与背诵新的外文单词。
    ④然而我同样也惊异于自己的忘却。我的“忘性“正在与“记性“平分秋色。
    ⑤一九七八年春,在新疆工作的我出差去伊宁市,中间还去了一趟以天然牧场而闻名中外的巩乃斯河畔的新源县。一九八二年,当我再去新疆伊犁的时候,我断然回答朋友的询问说:“不,我没有去过新源。“
    ⑥“你去过。“朋友说。
    ⑦“我没去过。“我摇头。
    ⑧“你是一九七八年去的。“朋友坚持。
    ⑨“不,我的记忆力很好……“我斩钉截铁。
    ⑩“请不要过分相信自己的记忆,那一年你刚到伊犁,住在农四师的招待所即第三招待所,从新源回来,你住在第二招待所--就是早先的苏联领事馆。“朋友提醒说。我一下子懵了。果真有这么一回事?当然。先住在第三招待所,后住在第二招待所,绝对没错儿!连带想起的还有凌晨赶乘长途公共汽车,微明的天色与众多的旅客众多的行李。那种熙熙攘攘的情状是不可能忘记的。但那是到哪里去呢?到哪里去了又回来了呢?似乎看到了几间简陋的铺面式的房子。那又是什么房子呢?那是新源?我去了新源?我去做什么去了呢?为什么竟一点儿也不记得?
    ⑪一片空白,全忘却了。
    ⑫不可思议。然而,这是真的。新源就是这样一个我去过又忘了等于没有去过的地方。这比没有去过,或者去了牢牢记住然而没有机会再去的地方还要神秘。
    ⑬我忘却的东西越来越多了。一篇稿子写完,寄到编辑部,还没有发表出来,已经连题目都忘了(年轻时候我甚至能背诵得下自己刚刚完成的长篇小说).当别人叙述一年前或者半年前在某个场合与我打交道的经过的时候,我会眨一眨眼睛,拉长声音说:“噢……“而当我看到一张有我的形象的照片的时候,我感到的常常只是茫然。
    ⑭感谢忘却:人们来了,又走了。记住了,又忘却了,有的压根儿就没有记。谁,什么事能够永远被记住呢?世界和内心已经都够拥挤的了,而我们,已经记得够多的啦。幸亏有忘却,还带来一点好奇,一点天真,一点莫名的释然和宽慰。待到那一天,我们把一切都忘却,一切也都把我们忘却的时候,那就是天国啦。
(1)文章第①段引用刘大白的新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请结合文章内容理解第内段中画线句的含义。
(3)文章第⑩段中作者连用问句,对文章表达有什么作用?
(4)文章开头称颂记忆,结尾却又感谢忘记,这两者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第一段的作用一般有:描写环境,烘托氛围;为整个小说打下某种契机,铺垫、伏笔;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起因;第一人称一般都是为了增强文章的真实感,使文章更生动;设置悬念,引出下文,引发读者思考;点题,总领全文,衬托人物形象.本题可据此回答,在内容上,丰富了文章主旨部分,情节上表明自己对生命青春的珍重.
(2)此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此题,赏析画线句子,可先从修辞方法入手,指出其所用的方法和技巧,再指出其对表现文本主旨和书法作者感情方面的作用.本题可从“我已不再年轻,我仍然得意于自己的记忆力.我仍然敢与你打赌,拿一首旧体诗来,读上两遍我就可以背诵.我仍然不拒绝学习与背诵新的外文单词.”、“我忘却的东西越来越多了.一篇稿子写完,寄到编辑部,还没有发表出来,已经连题目都忘了”等加以分析归纳即可得出答案.
(3)此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本题其实是考查某一句段的作用,句段在文中的作用,可以从对内容主旨的表达、结构层次的推进或转折、运用艺术手法的表达效果等方面来思考.句段的作用包括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答题时可以借鉴以下模式:概括内容+对内容主旨的作用;结构上的作用.一方面是丰富文章内容,另一方面是为下文做铺垫.本题可结合文本具体回答,作者连用问句,在结构上承上启下,升华文章题旨,内容上形象表明自己的困惑.
(4)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本题是探究题,回答时,注意结合题干,亮明观点;概括情节,照顾问题;联系背景,概括主旨;明确作品创作意图.此题需要结合文本内容,联系文章主旨,回答即可.探寻作者在这样的表达上是否矛盾,需要从能否面对现实的角度进行分析.

答案:
(1)证明自己有出色的记忆力;表现“不再年轻”的作者对回忆的珍视、怀念(含蓄点出作者对自己老之将至的感怀),与下文的内容相契合;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文采,使文章更有表现力.
(2)作者“记性”很好,仍能清晰记得久远的事,现在仍有好的背诵能力;但随着年龄增长,“忘性”也使人惊异,对去过的地方,写过的文稿以及和别人的交往都忘记得彻底,而且忘记得越来越多.(3)生动形象地写出写出自己的“忘性”,表现作者对自己记忆的怀疑和困惑;承上启下,引出下文对忘记的思考.
(4)不矛盾.作者得意于出色的记忆力,强调记忆对于人的重要意义;同时认识到没有什么事能够永远被记住,必须坦然面对忘却(启示我们坦然面对遗忘、衰老,对人生中一切必然到来的事物欣然接受);世界和内心已经都够拥挤,忘却可以给内心留出余地,容纳更多美好(我们需要忘记).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孔子拜师》从“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这写词语中,读出了什么?“风餐露宿”“日夜兼程”这词语中,读  2020-05-17 …

求轻轻一声叮嘱阅读答案轻轻一声叮嘱出差在外,在一农家借宿一夜,放亮时又踏上一段新路.一阵积水响,老  2020-06-16 …

求《轻轻的一声叮咛》阅读题答案①出差在外,在一农家借宿一夜,放亮时又踏上一段新路.一阵积水响,老大  2020-06-16 …

课外阅读。轻轻的一声叮咛出差在外,在一农家借宿一夜,放亮时又踏上一段新路。一阵积水响,老大娘追出来  2020-06-16 …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井栏砂宿遇夜客①唐·李涉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逃名姓,  2020-06-19 …

坚持不懈、千辛万苦、风餐露宿、夜不成眠、精疲力竭写一篇作文用坚持不懈、千辛万苦、风餐露宿、夜不成眠  2020-07-01 …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l、”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五  2020-07-05 …

翻译``不要机译的请勿私自转让房间或床位,为办理住宿手续的宾客不得留宿过夜.酒店有权拒绝对其他客人  2020-07-10 …

课内阅读轻松答.课内阅读轻松答.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  2020-11-25 …

求老师解答:课内阅读.曲课内阅读.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  2020-1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