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二)信①数与萧何②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③,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

题目详情
(二)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于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注释】①信:韩信,西汉开国功臣,杰出军事家。②萧何:刘邦的丞相。③上:指汉王刘邦。
(1)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
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何之                          
②何来
③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信        
④王慢无礼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4)谚语“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说的是韩信成功与失败都是因为萧何。为什么说韩信的成功是因为萧何?请联系文本内容作具体说明。
(5)有人说“萧何能办成事是因为背后有个刘邦”,你觉得这是为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
“公”为名词,作主语,其前断句;两个“追”之间断句,“信”这里作“追”的宾语,其后断句.句子断句为: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2)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①萧何认为他是奇才.奇:认为…奇异;认为…不同一般;
②萧何来见汉王.谒:拜见;
③大王如长期想在汉中称王,自然用不着韩信.事:服侍;
④大王向来对人轻慢无礼.素:一向.
(3)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闻:听说;亡:逃跑;不及:来不及.句子翻译为: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报告,自己就去追韩信.
(4)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作答本题就是从文中找出韩信的成功与萧何的关系.文中相关的内容有:是萧何发现了韩信的才能,是萧何追回溜号的韩信,是萧何将韩信推荐为大将军.
(5)本题考查对文中的某个问题提出自己看法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这一题主要是论述“萧何的成功”与“刘邦”的关系.如:刘邦的信任是萧何能办成事的前提条件.如果不是刘邦的信任,即使追回韩信,韩信也成不了大将军.

答案:
(1)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2)①认为…奇异;认为…不同一般②拜见 ③服侍 ④一向
(3)萧何听说韩信逃跑了,来不及报告,自己就去追韩信.
(4)是萧何发现了韩信的才能,是萧何追回溜号的韩信,是萧何将韩信推荐为大将军.
(5)如:刘邦的信任是萧何能办成事的前提条件.如果不是刘邦的信任,即使追回韩信,韩信也成不了大将军.
看了 (二)信①数与萧何②语,何奇...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董仲舒认为,“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  2020-04-06 …

董仲舒的思想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  2020-06-19 …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  2020-07-02 …

臣(董仲舒)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  2020-07-02 …

董仲舒说:“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故曰:以类合之,天人一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  2020-07-02 …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董  2020-07-04 …

董仲舒认为,“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  2020-11-24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  2020-12-10 …

(12分)宋代理学是对汉代儒学的新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  2020-12-2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  2020-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