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审美过程中的联想和想像审美过程当中,由于审美者面对的是富有吸引力的、启发性的一种美的形象,所以会自然地唤起对事物的种种联想和想像。这些联想

题目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审美过程中的联想和想像
审美过程当中,由于审美者面对的是富有吸引力的、启发性的一种美的形象,所以会自然地唤起对事物的种种联想和想像。这些联想和想像是在对审美对象有所感受、有所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们反过来又会加深对审美对象的感受和理解。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在中国历来是被强调的。比如中国古代诗论,一概强调写诗要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你写了一个象,你要使人想到这个象外面还有丰富的形象。这是审美的主观能动性。
在审美过程当中,欣赏语言艺术是要通过再造想像的。再造想像就是根据语言、符号、图样的描述和指示,在头脑中构想相应的形象。譬如一个建筑师拿到一个建筑设计图,想像未来的高楼大厦是什么样的,这就叫再造想像。再造想像很重要,白纸黑字,要讲形象感,它似乎比戏曲和电影差远了。你这不是白纸黑字吗?他那不是表演吗?穿得花花绿绿的,还带动作,应该是那个形象感强得多。恰恰相反,名著改成电影或者戏剧,从来只有一个反应:没有原著好看。白纸黑字通过再造想像,它给你的形象感丰富得多。“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二十八个字,往你眼前一摆,一幅生动的乡土民俗风情画就展现在你面前。
语言艺术的审美必须通过再造想像。有的人看书囫囵吞枣,根本没有把握住再造条件是什么,脑子里也没出现有关的人物形象,走马观花,囫囵吞枣,那就不叫艺术欣赏。特别是读中国的诗词曲赋,这些语言艺术作品含有更大的特殊性,因为它有很多典故,如果你的文化素养能够通晓,那么这个典故不但有形象感,而且还能够引发联想想像。典故本身就构成形象:“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它的本身就有形象,但同时也有典故。假如你没有这个文化知识来理解它,你对这个诗所反映的这个形象也不理解,在诗中的关系也就更不理解。所以我说要提高联想想像能力,要增加生活经验,要增加文化知识。
(选自金开诚《艺术审美的心理机制》,有删改)
小题1:下列各句对审美过程中的“联想”和“想像”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两项是(6分)
A.美的形象会自然地唤起审美者的联想和想像。
B.联想和想像产生的基础是对审美对象要有深刻的感受和理解。
C.联想和想像会加深对审美对象的感受和理解。
D.在中国历来做什么都强调联想和想像的作用。
E.联想和想像正体现了审美的主观能动性。
小题2:下列各句表述不符合文意的是(3分)
A.根据语言、符号、图样的描述和指示,在头脑中构想相应的形象,就是再造想像。
B.语言艺术的审美必须通过再造想像。
C.艺术欣赏不能走马观花,囫囵吞枣,脑子里必须出现有关的人物形象。
D.诗词曲赋中的典故形象可感,所以能够引发联想想像。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CE
小题2:D


小题1:C、E(A.必须是“富有吸引力的、启发性的”美的形象,才会自然地唤起审美者的联想和想像。B.对审美对象的感受和理解“有所”就行,无须“深刻”;D.不可能“做什么”“都”强调联想和想像的作用。)
小题2:D(必须具备能够通晓典故的文化素养,才能够引发联想想像)
看了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审美...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角度数换算的问题比如一个度熟是20度54分怎么换算成度数就是20.几度这种的.想知道怎么算越详细越  2020-06-09 …

(2011•中山市模拟)如图所示,吸盘式挂物钩紧贴在墙壁上保持静止状态.那么吸盘式挂物钩所能挂的重  2020-06-20 …

用滴管从瓶中吸取酒精,滴在手上,感觉凉凉的,小明就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两种猜想,猜想1:酒精  2020-07-1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审美过程中的联想和想像审美过程当中,由于审美者面对的是富有吸引力  2020-07-20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审美过程中的联想和想像审美过程当中,由于审美者面对的是富有吸引力的、启发性  2020-07-24 …

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在等压过程中对外作功为200J.若此种气体为单原子分子气体,则该过程中需吸热J;  2020-11-02 …

如图所示,吸盘式挂物钩紧贴在墙壁上保持静止状态.那么吸盘式挂物钩所能挂的重物的重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2020-11-05 …

小丽家里用吸盘挂钩(如图)挂东西,吸盘挂钩所能挂的物体重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1)请你提出一种猜  2020-11-05 …

mol数相同的两种理想气体,一种是单原子气体,一种是双原子气体,从同一初态开始经等体升压到原压强的两  2020-11-05 …

在中国历史上,可以经常见到各种思想文化之间的相互借鉴和吸收。回答以下4题。1.南北朝时期,陶弘景建立  2020-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