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东坡居士林语堂苏东坡由现在起,由情势所迫,要一变而为农夫。由气质和自然的爱好所促使,要变成一个隐士。苏东坡最可爱,是在他身为独立自由的农人自谋生活的时候。中国人由心

题目详情
东坡居士
林语堂
    苏东坡由现在起,由情势所迫,要一变而为农夫。由气质和自然的爱好所促使,要变成一个隐士。苏东坡最可爱,是在他身为独立自由的农人自谋生活的时候。中国人由心里就赞美头戴斗笠、手扶犁耙、立在山边田间的农人--倘若他也能作好诗,击牛角而吟咏。他偶尔喝醉,甚至常常喝醉而月夜登城徘徊。这时他成了自然中伟大的顽童--也许造物主根本就希望人是这副面貌吧。
    在元丰三年(1080)正月初一,苏东坡已和长子迈离开京都,启程前往幽居之地黄州。黄州是长江边上一个穷苦的小镇,在汉口下面约六十里地。
    苏东坡幸而死里逃生,至少是个惊心动魄的经验。他开始深思人生的意义。在六月他写的别弟诗里,他说他的生命犹如爬在旋转中的磨盘上的线蚁,又如旋风中的羽毛。他开始沉思自己的个性,而考虑如何才能得到心情的真正安宁。他转向了宗教。
    在元丰四年(1081),苏东坡真正务农了。他开始在东坡一片田地里工作,自称“东坡居士”。他过去原想弃官为农,没料到在这种情形之下被迫而成了农夫。在他那《东坡八首》前面的小序中说:“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释来而叹,乃作是诗,自憨其勤。庶几来岁之入,忽忘其劳焉。”
    他看着稻茎立得挺直,在微风中摇曳,或是望着沾满露滴的茎在月光之下闪动,如串串的明珠,他感到得意而满足。他过去是用官家的俸禄养家糊口;现在他才真正知道五谷的香味。
    苏东坡的邻人和朋友是潘酒监、郭药师、庞大夫、农夫古某;还有一个说话大嗓门跋扈霸道的婆娘,常和丈夫吵嘴。黄州太守徐大受、武昌太守朱寿昌,也是对苏东坡佩服得五体投地的人。再一个是马梦得(字正卿),始终陪伴着苏东坡,而且非常忠实可靠,过去已经追随苏东坡二十年。苏东坡曾说,他的朋友跟随他而想发财致富。那如同龟背上采毛织毯子。那时苏东坡又吸引了一些古怪的人物,其中两个是道士。
    因为苏东坡对长生的奥秘甚感兴趣。但是东坡最好的朋友是陈慥。今天中文里有“季常之痛”一个典故,季常是陈慥的号。陈季常这个朋友,苏东坡是可以随便和他开玩笑的。苏东坡在一首诗里,开陈季常的玩笑说:“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地心茫然。”因为这首诗,在文言里用“河东狮吼”就表示惧内,而陈季常是怕老婆的丈夫。这个名字也就千古流传了。
    苏东坡自己善于做菜,也乐意自己做菜吃,他太太一定颇为高兴。根据记载,苏东坡认为在黄州猪肉极贱,可惜“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颇引为憾事。他告诉人一个炖猪肉的方法,极为简单。就是用很少的水煮开之后,用文火炖上数小时,当然要放酱油。
    他又发明了一种青菜汤,就叫做东坡汤。这根本是穷人吃的,他推荐给和尚吃。方法就是用两层锅。米饭在菜汤上蒸,同时饭菜全熟。下面的汤里有白菜、萝卜、油菜根、芥菜。下锅之前要仔细洗好,放点儿姜。
在这种农村气氛里。他觉得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像田园诗人陶潜的生活,他对陶潜极其佩服。苏东坡写过一首诗。说陶潜一定是他的前身。这种说法若出诸一个小诗人之口,未免狂妄自大。若苏东坡说出来。只觉得妥当自然。他越读陶诗,越觉得陶诗正好表现自己的情思和生活。
    苏东坡很容易接受哲学达观思想的安慰。在雪堆的墙上门上,他写了三十二个字给自己昼夜观看,也向人提出四种警告:
    出舆入辇,厥痉之机。洞房清宫,寒热之媒。皓齿峨眉,伐性之斧。甘脆肥酸,腐肠之药。
失去人间美好的东西之人,才有福气!苏东坡能够到处快乐满足,就是因为他持这种幽默的看法。后来他被贬谪到中国本土之外的琼崖海岛,当地无医无药,他告诉朋友说:“每念京师无数人丧生于医师之手,予颇自庆幸。”
    苏东坡现在衣食足堪自给,心满意足。他今日之使我们感到亲切自然之处,是那一片仁爱心。当年在他所住地区溺死初生婴儿的野蛮风俗,最使他痛心。苏东坡自己成立了一个救儿会,请心肠慈悲为人正直的邻居读书人古某担任会长。救儿会请富人捐钱。每年捐助十缗,多捐随意,用此钱买米。买布,买棉被。古某掌管此钱。安国寺一个和尚当会计,主管账目。这些人到各乡村调查贫苦的孕妇,她们若应允养育婴儿,则赠予金钱、食物、衣裳。苏东坡说,如果一年能救一百个婴儿,该是心头一大喜事。他自行每年捐出十缗钱。他行的才是最上乘的佛教教义。
    我总以为,不管何处,只要人道精神在,宗教即可再兴。人道精神一死,宗教也随之腐烂了。
(摘自《苏东坡传》第十五章《东坡居士》,有删节)(1)联系全文,说说苏轼为什么要自称“东坡居士”?
(2)作者为什么说“我总以为,不管何处,只要人道精神在,宗教即可再兴。人道精神一死,宗教也随之腐烂了。”
(3)苏东坡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请结合本文内容具体说明,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发。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基本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感知传记内容,理解苏东坡的人物精神及性格,然后找到“东坡居士”的来源段落第四段,由“在元丰四年(1081),苏东坡真正务农了.他开始在东坡一片田地里工作,自称“东坡居士””可知,这个名字最初的来源.联系这段上下文可知,苏东坡是由于被贬官此地而被迫务农,从这次事件后,东坡自然悟透了人生的意义,并开始向道,思想也变得豁达乐观.因此答题时,要从来源、东坡的思想变化、情感态度等角度分析.
(2)此题考查学生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基本能力.此题第一问,可根据答题区间第3段“苏东坡幸而死里逃生,至少是个惊心动魄的经验.他开始深思人生的意义.”“考虑如何才能得到心情的真正安宁.他转向了宗教.”分析作答;第二题,可抓住“人道精神”“宗教”,联系上文苏东坡成立救儿会救助婴儿的爱心之举,从作者对“人道精神”“宗教”的观点的角度分析作答.
(3)此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基本能力.解答此题,可分两步,第一步先列举苏东坡快乐的事例;第二步谈苏东坡的快乐给我们的启示与感悟.列举苏东坡的快乐事例,可根据传记内容,从苏东坡被贬官后,务农的快乐、交友的快乐、做菜的快乐、幸存的快乐、隐居生活的快乐等角度组织答案.在谈启示感悟时,可从豁达、乐观、有善心、精神追求、交友等角度阐述.

答案:
(1)①“东坡”是他被贬黄州后居住的地方,更是他生平第一次参加农耕的地方,这里有他辛勤的汗水,更有他自力更生的快乐,是一个有特殊意义的地方,故以“东坡”为号.②居士,即学佛的居家之士,介乎隐士和佛徒之间.他此时是一个被贬的人,而且受气质和自然的爱好所促使,他选择做隐士.③他的思想开始转向宗教,想从宗教中寻找心灵的解脱安宁,但他选择的是参禅而不是遁入空门.此刻的他,恰恰是介乎隐士和佛徒之间,以“东坡居士”自称,符合他的处境也符合他的心境.④他以这段特殊的经历的标志为号,表明他不以这种身份、生活为辱,反以这种身份、生活为豪,这体现出他的豁达快乐的天性.
(2)这句话是对苏东坡的赞美与肯定.赞美苏东坡具有人道精神,在被贬遭难的时候,还心系百姓疾苦,而且亲自奔走,通过救婴儿来解决百姓的实际问题.宗教应该以救人渡生为宗旨,不如此,则毫无意义.苏东坡身体力行了宗教救苦救难的教义.
(3)身处逆境的苏东坡有充分的理由不快乐,但他却能事事处处体会到快乐甚至创造快乐,更可贵的是,他的快乐是跟百姓大众联系在一起的.林语堂举了许多事例来表现这一点:①务农之乐.务农是艰辛的,尤其对一个毫无经验又要以此为生的士大夫来讲,这还是一种压力和折磨.但苏东坡却从中体会到实实在在的务农之乐.②交友之乐.被贬至穷乡僻壤,苏轼可交往的朋友甚少,但他照样可以从中体会快乐.他与老百姓交朋友,能感受淳朴的友情.与不离不弃的朋友交往,感受忠贞的友情.还有与奇人异友交往的乐趣,更有与好友交往的无拘无束的乐趣.③做菜之乐.苏轼从庸常的家居生活中也能体验快乐,在做菜中苏轼体验创造的快乐.④无医之乐(幸存之乐).病痛时无医无药,这是可悲之事,但苏轼却也能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品出其中的乐.⑤救人之乐.苏轼不以自己的苦为苦.在救婴的过程中,苏轼为能解民困、导民风而感到快乐.⑥隐居之乐.苏轼过着艰苦的生活,但他十分满足,觉得一偿心愿,觉得自己天生适合隐居,因此,他以陶潜为榜样,甚至认为自己是陶潜转世,以自己像陶潜那样农耕与写作为快乐.
看了 东坡居士林语堂苏东坡由现在起...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SOS!支援!1.山谷的东坡与西坡自然条件有什么不同?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雪松不怕大雪?这是小学  2020-05-13 …

明清时期,李贽主张在自由竞争中“各遂千万人之欲”,王夫之鲜明地提出了“人无不自谋其生,上之谋之,不  2020-07-16 …

东坡居士林语堂苏东坡由现在起,由情势所迫,要一变而为农夫。由气质和自然的爱好所促使,要变成一个隐士  2020-07-22 …

图为阿尔卑斯山的垂直地带分布示意图。读图,该山地()A.山麓自然带原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北坡为  2020-07-23 …

关于图中所示山地自然带分布特点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坡云杉林带缺失--坡度大B.乙坡自  2020-07-31 …

关于图中所示山地自然带分布特点及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坡云杉林带缺失--坡度大B、乙坡自  2020-07-31 …

是一个物理题一位质量60kg的滑雪运动员从高10m的斜坡自由下滑只用了10s的时间.如果运动员下滑过  2020-10-30 …

关于该山脉说法正确的是()A.南坡为迎风坡B.南北山麓自然带不同C.南坡相对高度大D.北坡自然带数目  2020-11-08 …

在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布规律中,山坡自然带谱的多少与山地所处的纬度高度和坡向等因素有关,1.这最后一个”  2020-11-10 …

关于新加坡的叙述正确的是()A.新加坡自然资源丰富B.新加坡重视教育和人才,能够因地制宜发展经济C.  2020-1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