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根据大量实测资料,参照前代历法内容,终于在至元十七年修成新历,忽必烈赐名《授时历》,取“授民以时”之义。《授时历》在天文学方面取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大量实测资料,参照前代历法内容,终于在至元十七年修成新历,忽必烈赐名《授时历》,取“授民以时”之义。《授时历》在天文学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它废除了前代制历时所习惯前推“上元”的“上元积年法”,而以至元十七年冬至作为推算数据的起点,同时数据个位数以下由过去惯用的分数式改用百进位的小数制,其精密程度大大超出前代。例如,一年回归年平均长度为365.2425日,与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仅相差26秒,早于西方《格利高历》相同数据300余年。
——张岂之等主编《中国历史》
材料二 1543年即他去世那年,《天体运行论》全书出版,但他的假说最初却受到蔑视。当他陈述地球每日绕着地轴转动,每年围绕太阳运转时,他是在发表左道邪说,因为按照基督教《圣经》,约书亚已使太阳静立在天空不动。此外,他的假说与常识不一致。如果地球在旋转,它的运动不就会产生强大的风吗?向上抛的物体不就会落后于旋转中的地球的表面吗?新天文学使物理学成为必要,这一需要由富有的佛罗伦萨人伽利略予以满足。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的“新历”编制的目的是什么?除天文历法外,材料一还揭示中国古代在哪一领域取得突出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的新天文学的产生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他”的科学研究成果在当时为什么会受到蔑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相同科学观点是什么?(在当时有什么不同的遭遇?对世界科技史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有何本质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目的:有利于农民安排农事。成就:数学。
(2)事件:文艺复兴。哥白尼的研究成果因为和日常的直观观察不符,更主要的是这种思想动摇了教会的统治地位,必受到打击和压制。
(3)观点:都认为地球是每年绕太阳公转的。遭遇:《授时历》得到最高统治者的肯定;“太阳中心说”遭到天主教会的否定和迫害。不同:前者虽然比后者早提出300年,但只是标志着中国古代传统科技的又一次进步,而后者则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