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苏武传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

题目详情

苏武传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 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 ?且陛下春秋 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 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 ?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 ,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 ,诚甘乐之。 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无复再言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 嗟呼!义士!陵与卫律 之罪上通于天! ”因泣下沾衿 ,与武决 去。 

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须发尽白。

(选自《汉书·苏武传》,有删改。)

【注释】①亡:通“无”,没有。② 信义安所见乎:信义在哪里显现呢?见:通“现”,呈现。③春秋:年纪。④夷灭:被杀。⑤子卿尚复谁为乎:你又替谁(守节)呢?⑥亲近:皇帝的侍从。⑦斧钺:古代兵器,汤镬:古代大锅。⑧卫律:人名,与李陵一样,为投降单于的汉将。⑨衿:衣襟。⑩决:通“诀”。

【背景资料】本文选自班固所著《汉书》中的《苏武传》。苏武作为汉使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达 19 年之久,始终没有投降。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 使 匈奴明年        /  安陵君固使唐睢 使 于秦         (《唐睢不辱使命》)

B 为武 酒设乐        /  且焉 土石                  (《愚公移山》)

C 今日之欢        /  ,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送东阳马生序》

D 与武决            /  委而 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孟子》两章)

2. 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陵见 至诚

A 太守即遣人随        (《桃花源记》)

B 不能指 一端            (《口技》)

C 安陵君 许寡人          (《唐睢不辱使命》)

D 真不知马也            (《马说》)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 )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2 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4. 李陵劝说苏武投降的理由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结合文段说说苏武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B

2.A

3. ( 1 )大臣效忠君王,就像儿子效忠父亲,儿子为父亲而死,没有什么可怨恨的,希望你不要再说了 .

  ( 2 )啊,义士!我李陵与卫律,罪大恶极!

4. 李陵劝苏武投降的理由:①匈奴单于愿意诚心相待苏武。②苏武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

③法令随时变更,安危不可预料。

李陵的精神品质:①苏武不畏艰苦,长年累月与恶劣环境做斗争的生存勇气,展现了其顽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品质;

②他面对李陵的劝降,全然不为所动,在恭敬中现冷峻,表现出忠诚,立场坚定,大义凛然,坚贞不屈、守节不移的品质。

看了 苏武传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