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选项中与杜甫诗“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蕴含哲理一致的是()①功盖三分国

题目详情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选项中与杜甫诗“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蕴含哲理一致的是(  )
①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
②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③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④时术功虽细,年深祸亦成。功穿漏江海,蚕食困蛟鲸。敢惮榱梁蠹,深藏柱石倾。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意思是:庾信的文章到了老年就更加成熟了,其笔力高超雄健,文思如潮,文笔挥洒自如.当今的人讥笑、指责他留下的文章,如果庾信还活着,恐怕真会觉得你们这些后生可畏了.说明世界是向前发展的,要求我们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①符合题意,“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遣恨失吞吴.”意思是:三国鼎立,孔明的功勋最为卓著,他创制的八卦阵更是名扬千古,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强调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
②不合题意,“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意思是: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说明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③符合题意,“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意思是:李白和杜甫的诗篇经成千上万的人传颂,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我们的大好河山每代都有才华横溢的人出现,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说明说明世界是向前发展的,要求我们坚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④不合题意,“时术功虽细,年深祸亦成.功穿漏江海,蚕食困蛟鲸.敢惮榱梁蠹,深藏柱石倾.寄言持重者,微物莫全轻.”这首诗通过小小蚂蚁造成的巨大危害,说明了量的积累可以引起质的饿变化,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道理,告诫人们切莫轻视小的变化,以至酿成大祸,体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故本题选C.
看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中蕴...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古诗中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请你结合有关诗歌,探究一下“月亮”这个意象在不同诗人笔下的意义。古诗中月  2020-05-13 …

1:请按要求将以下4项分类:(1)用吸管将饮料吸出(2)用大拇指和食指,挤压一支铅笔,与笔尖接触的  2020-05-13 …

文学:诗词鉴赏:求此诗的鉴赏一份“宋代李禺有回文诗《两相思》:”枯眼望遥山隔水,往来曾见几心知?壶  2020-06-03 …

初一读书笔记可以积累些什么,速度我写读书笔记吧,就总写一些好词好句呀,所以我觉得总是这样太没意思了  2020-06-04 …

英语翻译翻译:公昔与杜挺之、梅圣俞同舟逆汴,见圣俞吟诗,日成一篇,众莫能和,因密伺圣俞如何作诗.盖  2020-06-13 …

画菊一诗中诗人笔下的菊花有怎样的特点画菊一诗中诗人笔下的菊花有怎样的特点  2020-06-26 …

于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请你再写出两句韩语字的诗句。雨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  2020-07-01 …

请求诗句指正日前去浙江仙居“神仙居景区”游玩,写了一首拙诗,前两句是“一支神笔独向天,万载将军守神  2020-07-03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的一句诗是?快哦·.·  2020-07-05 …

钢笔盖子盖不紧了能怎么办?有两支钢笔,一支是派克的普通钢笔,型号我也说不清楚,笔冒里面可能是碎了根  2020-07-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