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车在旅途聂鑫森他车在旅途,但他永远是半途而废!每次我来看望车教授,他总是用这句话来作不变的序言,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车在旅途

聂鑫森

他车在旅途,但他永远是半途而废!

每次我来看望车教授,他总是用这句话来作不变的序言,对他远在旅途、几年不归的儿子车千里作尖刻而痛惜的评价。

我自个儿坐下来,说:先生,千里还是有志气的。他怪怪地笑起来。

笑得我毛骨悚然。作为曾是车教授的硕士生,以及他现在的同事,我对他充满了同情和景仰。妻子早丧,把儿子车千里抚养成人,至今犹是一个鳏夫。于寂寞中,做着极为枯寂的学问,在柳宗元的研究上,他是独领风骚的。我的来访,一是想慰藉他儿子远离不归的孤清,二 是想得到他于学问上的教诲。但我发现我的到来,却成为他从此述说他儿子的一个契机,而且话语惊人地相似。在这个特定的时间里,他很少谈学问,这一点使我很尴尬。在许多日子后,我习惯了这种谈话,并为此而激动不已。他车在旅途,但他永远是半途而废,分明是一种对人生的警示。在一段日子没听到这句话时,我会渴望听到这句话,因为这句话落到我心上的时刻,所有的神经末梢都会发出一种轰响。甚至,我觉得这句话,是车教授对他自己说的。他的所有关于对儿子的表述,已经剥离开儿子这个本体,我想我的猜测是有道理的。

教授怪怪地笑罢,用手拍拍一叠线装书,夕光中飘袅出淡淡的尘烟,有一种久远的气味在书房里弥漫开来。

我问他是否吃过了饭,身体是否舒服,《柳文拾微》这本专著写到哪个章节了?车教授置若罔闻,他干咳了一声,说:从小千里就心浮气躁,没有耐心把一件事做完,他总是半途而废!我三十岁才得子,他妈妈体弱多病,有一个“千里”已经很满足了。三岁时他在院子里和一些小伙伴玩泥巴,是那种胶性很重的泥巴,叫白胶泥。他做一辆坦克,什么都做好了,只等装上履带就成了。他装了几次没装好,就狠狠地把坦克摔碎了。再把泥巴团起来,做一把小手枪,做到扳机那地方,没兴趣了,又把泥巴揉成一团。我站在旁边看着,我对他说:你什么也做不成,你总是半途而废。他瞅着我,梗着脖子说:就要!就要!我走过去,第一次给了他两个耳光。到小学时,给他买了一辆小自行车,是两个轮子的。院子前面有个小坡,他骑着车往坡上冲,快到坡顶时,他慌忙刹了车,推着往上走,再倒转车头,骑上去溜坡下来。再往上冲,再刹车,再推车到坡顶。他一次也没有冲上去过,坡很平缓,就不知道他为什么会冲不上去。有一次我问他你怎么冲不上去?他说:我觉得你老在望着我,我就没勇气了。我说:你就当我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他说:可你在。说完,竟莫名其妙地哭了起来。以后,读初中、高中,很平庸。我希望他能考上大学,到底没考上。几代人都是大学生,就他是个高中生!只好进厂当工人,学的是钳工,技术上也拔个尖吧,没有,混日子!车教授连连叹气。

天色渐渐地暗了下来。我想去开灯。

就这样吧。别开灯。

我感觉到车教授的眼里渐渐地盈满了泪水,他不想让我看到那两汪泪水。

我说:三年前,千里发誓要壮我中华魂,骑自行车周游全国,一直就没回过家,报纸上时有报道,这也是一个事业。

教授又怪怪地笑了。到二十五岁一事无成,忽然想起了千里走单骑。他是想做个样子给我看,他是有耐性有毅力的。他想回击我对他 的失望,是一种示威。他选择的起点是在这个校园里,身上挂着绶带,车头上插着一面红旗,像演戏。拍电视、发表演说。那天,我就坐在书房里,我知道我的儿子在想什么。我的学生对我说:你的儿子了不起。我说:他车在旅途,但他永远是半途而废。

我说:不,车先生,他车在旅途,并没有半途而废!

黑暗中车教授的声音变得非常苍老而遥远:只有我知道他,他是我的儿子。隔些日子,他会打一次电话来,问我身体怎么样,说很对不起,不能侍 奉晨昏,说他此刻正在某处,相距遥遥。有些电话从声音的清晰度上,我判断他就在这座城市的某个地方,因为长途电话的声音没有这么亮。他很想见我,同时又怕他的回家导致我更大的失望和鄙夷,他不能变成事实上的半途而废,他要营造一种车在旅途的气氛。

按常例,我应告辞了。但这个初夏的夜晚,我脑子里灵光一闪,突然有了深谈下去的欲望,比如,是什么导致了千里的总是半途而废?

                                             (节选自《经典小说》)

10.小说开头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分)

11.车教授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12.小说题为“车在旅途”,但主要内容是围绕车教授的儿子车千里远在旅途、几年不归展开的。如果以“儿在旅途”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6分)

13.下列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A.听到“我”说“千里还是有志气的”时,车教授发出令“我”毛骨悚然的怪笑。这是对儿子不屑一顾的嘲笑与恨铁不成钢的苦笑。

B.车教授以儿子三岁时摔坏泥巴坦克、小学时没勇气骑车冲上坡顶、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为例,说明他儿子做事总是半途而废。

C.车千里决定“千里走单骑”时,将起点选择在校园里,其实质就是演戏,目的是做个样子给父亲看看,向父亲示威。

D.这篇小说借“我”与车教授的对话展开情节,在对话中交代故事的来龙去脉,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及作品主题。

E.这篇小说的结尾写车千里给父亲打电话,并且就在本市的某个地方,暗示他此次骑车周游全国已经半途而废。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0.①照应标题,并设置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在文中反复出现,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③点名车教授对儿子的评价,引出下文对父子关系的叙述,并引人深思。

11.作为一个学者,他甘于寂寞,专心治学,卓有成就;②作为一个父亲,他关爱儿子,但对儿子期望过高,且性格比较固执,以致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损伤了儿子的自信与自尊,也造成父子之间的隔阂。

12.

观点一:以“儿在旅途”为题不合适。理由:①“车”在文中一语双关,既以姓氏来指代车千里,又指他骑自行车周游全国的事实,体现出作者巧妙的构思;②小说中多次写到车千里 骑车,以“车在旅途”为题可使前后文照应更加紧密;③以“车在旅途”为题,可借“车”喻人,突出人生如骑车、不能半途而废的哲理。

观点二:以“儿在旅途”为题合适。理由:①标题直接揭示父子关系,更加明白醒目,也更符合小说内容;②以“儿在旅途”为题,能衬托出车教授的孤清、寂寞的现实处境,并能引发人们对其处境的思考;③“儿在旅途”,父亲担忧,以此为题,有助于表现车教授对儿子的思念与关爱,以致因爱极生恨,恨铁不成钢,从而凸显小说主题。

13.CE

【解析】

10.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语句作用题,回答这类问题,需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入手。内容方面,用于突出人物形象,引人深思。结构方面,照应题目,行文线索。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人物形象分析题,此类有关人物形象的分析题,在分析时,要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分析。此题可以从原文中找出有关语段,通过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把人物性格展现出来。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理解文章题目的含意和分析题目作用的试题。题目的含意要结合文章的主旨来解释其表层意、深层意和象征意等,题目的作用要从结构作用、内容作用和表达作用等几个方面分析。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C项,“实质就是演戏”“向父亲示威”的说法不准确,这是车教授对儿子一种有成见的判断;E项,“并且就在本市的一个地方”只是车教授的一种推测,“已经半途而废”的说法过于武断。这是一道人物形象分析题,此类有关人物形象的分析题,在分析时,要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分析。此题可以从原文中找出有关语段,通过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把人物性格展现出来。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车...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车子超市。你认识下面几种车吗?读一读,连线,再说一说这些车各有什么用途。1.消防车是用来的。2.洒  2020-05-12 …

我用两个凸透镜(一大一小),用来做望远镜,为什么看到的图像是倒立的?  2020-05-2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车在旅途聂鑫森他车在旅途,但他永远是半途而废!每次我来看望车教授,他总是  2020-06-24 …

关于道路交通分界线的问题!望高手不吝指教……路上画的白色车道分界线,是用来分割“同向行驶的车辆”还  2020-06-2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车在旅途聂鑫森他车在旅途,但他永远是半途而废!每次我来看望车教授,他总是  2020-07-04 …

1.军事上用的潜望镜是——,牙医用来检查病人牙齿的反光镜是——,汽车驾驶室外的观后镜是——,太阳灶  2020-07-10 …

跪求英语便条假设你叫JOHN.1.上周星期五你第一次乘火车到纽约看望TOM,火车晚了5分钟,7:30  2020-11-07 …

如图所示景观,说明正确的是()A.荷兰风车,主要用来排水B.美国风车主要用来磨面C.ri本风车,主要  2020-11-11 …

某火车站的仓库里已堆放货物若干,且每天还用火车运来等量的货物入库.如果用8辆同样的火车来运,12天能  2020-12-30 …

如图所示景观,说明正确的是()A、荷兰风车,主要用来排水B、美国风车主要用来磨面C、ri本风车,主要  202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