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现代文阅读。(共29分)阅读《替嫂》(刘心武),完成下题。冯奶奶过春节有三怕:怕常年保姆回乡团聚找不到顶替;怕电话;怕花炮。常年保姆香香,十年前

题目详情

现代文阅读。(共29分)

阅读《替嫂》(刘心武),完成下题。

  冯奶奶过春节有三怕:怕常年保姆回乡团聚找不到顶替;怕电话;怕花炮。

  常年保姆香香,十年前来的时候还是个小姑娘,现在却已经是有三岁儿子的小媳妇了,以往香香或者春节就跟冯奶奶一起过,或者回乡也不过十来天,这回因为老家事多,告了一个月的假,冯奶奶虽然答应了她,心里却发慌,提前就给各个家政服务公司打电话,都告诉她没有现成的,让她留下电话等待消息。

  冯奶奶怕电话,是因为有烦有盼,而总是越烦越来、越盼越无。接近年关,就有来电话拜早年的,人家当然是好意,冯奶奶却最烦以“听出来我是谁了吗”起始的电话,那边一出此语,她应一声“听不出来”立刻挂断。盼的是远在海外的儿子来电,却总是满以为那个时间铃声响,是儿子算准时差打了过来,拿起话筒却还是些不咸不淡的多余来电。香香就要走了,她盼家政服务公司来电话,却总无音信。烦!

  到头来,还是香香给她找了个顶替,冯奶奶问姓什么,笑答是跟《沙家浜》里那“态度不阴又不阳”的参谋长同姓,冯奶奶就拐杖杵地板:“那我怎么叫?叫刁嫂吗?哼,我就叫她替嫂吧!”

  替嫂来了,四十多了,胖胖的,眯缝眼。冯奶奶上下打量她一番,问:“你怎么不回老家过年呢?”其实香香走前跟冯奶奶说过了,替嫂丈夫在建筑工地干活,是个钢筋工,替嫂是建筑队厨房的帮厨,原来也是要回乡的,偏他丈夫前些时伤了脚,他们两口子就跟一个留守的工友做伴,丈夫养伤,她正好来顶替香香挣份外快。(1) 替嫂汇报完,拿出身份证,冯奶奶摆手:“你那个姓,不看也罢。”替嫂就爽朗大笑。

  因为替嫂丈夫脚伤,还需要她照顾,冯奶奶就让她每天午后来,打扫完屋子,或洗完衣服,做晚饭,陪冯奶奶吃完,归置完,再把第二天早、午饭给冯奶奶事先准备好,就回去。几天过去,冯奶奶表扬一句:“替嫂还行。”替嫂笑说:“你家就您一口,事情好做啊。”冯奶奶恼怒:“什么?一口?还有杠杠呀!”杠杠是冯奶奶的宠物,黑白相间的花狸猫,白天陪冯奶奶在沙发上看电视,晚上在被窝里给冯奶奶暖脚,香香跟替嫂交代过,给杠杠加猫粮添水、换猫砂,要跟照顾冯奶奶一样周到,替嫂其实做得都到位,只是还不习惯把杠杠也当一口子。

  三十那天,替嫂送来冯奶奶头天让买的东西,打扫完卫生,冯奶奶就让她回工棚去跟丈夫团聚,说自己能煮饺子吃。替嫂说您那速冻饺子有什么好味道!我来给你包鲜的!我陪你吃完,再回去跟我那背时的家伙聚去!冯奶奶说大过年的,你怎么能那样说你丈夫,替嫂就仰脖大笑,笑完说我每天呲儿他,他那腿伤好得才快呢!

  替嫂捏的饺子确实可口。窗外花炮声渐多。冯奶奶让替嫂关紧窗户拉满窗帘。替嫂嘴里说好听好看着哩,手脚却麻利地执行冯奶奶命令。电话铃响,杠杠先跳过去,冯奶奶就坐过去接,这回果然是儿子,“背时的”,冯奶奶不由得在心里一声爱骂,她挥手让替嫂回避,替嫂去厨房了,她就跟儿子在电话里抬上了杠。

  香香熟悉冯奶奶的性格,她对一个人的爱,往往会体现在找个话茬抬杠上,宠物猫取名杠杠,真正的原因也是出于爱。她有时候觉得香香尽责可爱,就会忽然跟香香抬杠,香香呢,也就故意跟她杠上一阵。

  替嫂看冯奶奶握住电话说个没完,腿上没盖毯子,就过去把毯子给她盖上。(2) 冯奶奶瞪了替嫂几眼,替嫂就摆摆头,指指自己两边耳朵,原来她懂得主人电话不能偷听,事先在两边耳朵眼里塞了两瓣大蒜。

  十五那天晚上,吃完汤圆,替嫂说爆竹声是讨厌,可是烟花实在好看啊,就扶冯奶奶到阳台,先往冯奶奶两边耳朵塞蒜瓣,再拉开窗帘,给冯奶奶指点各处升起绽放的烟花。冯奶奶其实听不见替嫂的形容,却偏高声抬杠:“哪里像菊花!真是少见识,那样的花形叫龙爪兰!……”

  香香回来了,春节成为记忆,问起替嫂,冯奶奶说:“快别提,笑着跟我杠,哼,就她,能杠得过我吗?”香香就知道,她必须更加尽心,否则,将来谁顶替谁,可就说不准了。

1.文章开头提到了冯奶奶的“三怕”,这在全文中起何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好的文章,往往含而不露,意在言外。从文章最后一段,你读出了什么潜在信息?你得出信息的文本依据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塑造人物形象是写人记事类文章的核心。请从下面三道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1)从全文看,替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概括事例具体说明。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全文看,冯奶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概括事例具体说明。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对香香着墨不多,但从有限的文字足以看出香香的为人。你认为香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概括事例具体说明。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划线部分是两处细节描写,请选择一处进行赏析。

你选的是第 ________ 处。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现实生活中,由于角色的缺失,有时需要“替补”。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谈谈你对“替补”这一现象的认识。(限80-120字)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1.答案:从结构看,统领全文;从内容和写法看,为下文写替嫂消除冯奶奶的三怕伏笔。   评分:共2分。共两个要点,每个要点1分。   2.答案:潜在信息:冯奶奶对替嫂的工作是满意的,香香对自己常年保姆的工作有了危机感。文本依据:香香熟悉冯奶奶的性格,她对一个人的爱,往往会体现在找个话茬抬杠上。   评分:共2分。共两问,每问1分。   3.答案:(1)从替嫂替冯奶奶包饺子、替冯奶奶盖毯子、拉着冯奶奶看烟花等事情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直率爽朗、热心细心、明礼尽职的中年妇女。   (2)从冯奶奶养宠物、和替嫂抬杠、让替嫂照顾丈夫、让替嫂回家和丈夫团聚等行为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孤寂、爱抬杠、心直口快性子急但通情达理的老太太。   (3)从香香能十多年在冯奶奶家做保姆、帮助冯奶奶找替嫂、嘱咐替嫂精心照顾花狸猫、遂冯奶奶所愿跟她抬杠等行为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尽心尽力、尽职尽责的好保姆。   评分:共3分。事例概括正确给1分,人物特点理解正确而全面,给2分。   4.示例:第一处:通过替嫂拿身份证的行为,自然而巧妙地写出了她直爽的性格,也间接写出了冯奶奶起初对她的不太信任。   第二处:通过替嫂在耳朵眼塞蒜瓣的行为,细腻地刻画了她通达人情事理、处处替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也间接地写出了冯奶奶直率的性格特点。   评分:共3分。共三个要点,每个要点1分。   5.“认识”示例:替补的角色同样重要。/替补的职责是等同的。/选一个好的替补非常重要。/做一名好的替补不容易。/替补要拿捏好自己的角色。/替补可以做得比原来的角色更好。   评分:共5分。认识正确、明确给2分,结合课文给1分,联系生活给1分,语言通顺给1分。
看了 现代文阅读。(共29分)阅读...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写作文.(可以是摘抄)要求如下:中华名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人民有着非常多的节日.传统的节日有纯洁  2020-05-17 …

()83、根据我国《保险法》的规定,保险代理人为保险人代为办理保险业务,有超越权限行为,虽然投保人有  2020-05-21 …

保险代理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保险人名义订立合同,使投保人有理由相信其有  2020-05-22 …

保险代理人为保险人代为办理保险业务,有超越代理权限行为,保险人就其越权部分不承担保险责任,且  2020-05-22 …

保险销售从业人员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保险人名义订立合同,使投保人有理由相  2020-05-22 …

保险代理人为保险人代为办理保险业务,有超越代理权限行为,投保人有理由相信其有代理权,并已订立  2020-05-22 …

判断:根据我国《保险法》的规定,保险代理人为保险人代为办理保险业务,有超越代理权的行为,使投保人  2020-05-22 …

根据我国《保险法》的规定,保险代理人为保险人代为办理保险业务,有超越代理权限行为,投保人有理  2020-05-22 …

现代文阅读。(共29分)阅读《替嫂》(刘心武),完成下题。冯奶奶过春节有三怕:怕常年保姆回乡团聚找  2020-07-02 …

我国每一个传统佳节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请参照下面语段中划线部分,另选两个我国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  2020-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