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旧信重读①被精心保留下来锁在抽屉中的一叠信件,似一块拒绝融化的冰。当你涉过时间的千山万水,于一个偶然,目光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旧信重读

被精心保留下来锁在抽屉中的一叠信件,似一块拒绝融化的冰。 当你涉过时间的千山万水,于一个偶然,目光重新投回起点,你惊奇地发现,你所经历的一切仍伫立在奔腾不息的河川上,像一角冰山,通透、晶莹,不曾因为年深月久和日晒雨淋而消融。

②于是,你停下急匆匆旅行的脚步,择一处临水的草地坐下,重读一封一封旧日友人为你写下的文字,字里行间,细密阳光闪烁。

③什么样的一个友人交付给你的这份情谊?什么样的情怀下产生了这些文字?什么样的一盏灯照过你,或甜或苦或激动或平静地读着它们?你又怎样斟字酌句写了回信?

④过去已经消失,说过的话语随风而逝,青春的风铃不再摇响,只有信件记录了当时。当时,是多么热衷于在信纸上文采飞扬语句优美地与友人对话呀:比赛着写信,看谁写得厚谁写得薄;探讨着问题,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倾诉着秘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还有,初恋时心慌意乱的情愫,热恋时激情满怀的幸福,失恋时天昏地暗的欲哭无泪……

⑤经过种种,皆如幻梦成空,直面的一切,许多冲动已是不慌不忙从容不迫。电话普及,拨几个烂熟于心的号码,千里之外友人的声音招之即来;或者上网,键盘一敲,电子邮件发出,回应之讯立马现于眼前,且字字工整句句珠玑。然而,那些字体清晰或狂舞、象征友人个性的来信呢?那些等待青鸟飞来的盼望日子呢?那些读信如读一本书的亦喜亦悲的情感起伏呢?

⑥人之成熟,总是从拥有了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淡然开始,这时,再去细细思想人生是什么呢?童年期,懵懂无知无觉,只盼快快长大;青春时,未来好梦无数,仿佛伸手可及。然后,立没立业只有自己晓得,家是成了一个,孩子也养了一个,便开始赶时间、磨时间,将属于自己的一世时间折腾得一塌糊涂。再回首时,天还是那个蓝天,地还是那块绿地,月还是那轮明月,人却已不再是那个人,脸上每缕皱纹都填满深浅不一的沧桑。

⑦人之老,不是从肢体开始老起,而是从心开始老去。心老的标志就是,前瞻的时候少了,回头的时候多了。一步三回头,身后可看可触可抚的有什么?范仲淹说,“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其实,何止南来北往的大雁,一介凡人的人生本来就是去留无意的风。

⑧因此,在急促的生命途中择机而歇,席地而坐,重新展读纸笺已经微微发脆的旧信,会有一种美好的情感在心中暗暗滋生。旧信能够一个一个细节提示你,你所经历的,刻骨铭心永生不忘的也好,微小如蚁稍纵即逝的也罢,所有清晰如昨。 逝去的岁月不是空心的,逝去的岁月丰满得像一枝秋天的麦穗,你像一个守望金黄田野的农人,当你重读旧信的时候。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本文第②段在全文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承接上文精心保留下来的“一叠信件”,又引出下文对美好生活的回忆及人生感悟的抒发。

B.在文章第④段中,作者运用排比修辞,列举了旧信中承载的美好回忆,或激情澎湃,或恬静似水,满载了青春的酸甜苦辣,让人感慨。

C.本文主要通过记叙重读旧信,表达了对过去与友人书信来往的日子的留恋,对如今与友人交流手段改变的无奈,对有信来往的日子不复存在的惋惜。

D.作者认为人生匆匆老去的旅程根本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因此,我们重读旧信能让我们找寻人生的记忆,体味人生存在的价值。

E.作者批判了现代社会由科技手段发达而导致人类情感缺失的现状,表达出作者对人类社会各式各样社会顽疾的深切忧虑。

9.简要分析第①段画线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⑧段画线句在语言表达上有哪些特色?请分析其艺术效果。(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本文以小见大,作者从重读旧信这样一件生活小事联想到人生,进而表明“在急促的生命途中择机而歇”的观点。你如何看待作者观点?生活中还有许多不起眼的事物已经或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它们又能使你联想到什么呢?请撷取其中一种事物,说说你的看法。(60字左右)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8.C E

9.

(1)在内容上,运用比喻(1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信件记录的情谊纯洁而珍贵,(1分)信件记录下的过去也不会被时间湮没,是永恒的(1分),表达了作者对信件的珍视。(1分)。

(2)在结构上,点题,总领全文,(1分)引出下文对重读旧信的具体描述。(1分)

10.

(1)善用比喻,将无形的岁月写得真实可感(生动形象),表明重读旧信时,“逝去的岁月”不会沦为虚无,因为信件的记录,它会充实地存在着。

(2)运用第二人称,有和读者对话的效果,便于感情交流,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

(3)运用倒装句式,强调重读旧信的好处——收获往日美好的欣慰和满足。

(每点2分,表达特色、艺术效果各1分)

11.

(观点1分,有一定分析2分;选物恰当1分,能表达自己看法2分。字数明显不足相应扣分)

事物示例:电报、BP 机、算盘、小人书、录音机、唱片、电话本、泡泡糖、磁带、黑白电视机、霹雳舞、橡皮筋绳、毛笔、玻璃弹珠……

【解析】

8.

试题分析:C项,本文主要的表达方式是描写和议论、抒情相结合,而不是记叙;E项,作者批判的不是科技手段,也未表达出对“各式各样”的社会顽疾产生忧虑。。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9.

试题分析:该题考查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一般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答,要结合上下文分析概括。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0.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语言特色类试题,这类试题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①语句的含义和作用。对文章的语句的作用和意义进行鉴赏。 ②语言的特点。一般从准确简洁、清新明快、生动形象、浅显质朴等方面思考。 ③语言的风格。有幽默、辛辣、自然和谐、含蓄、深刻等。④语言的技巧。多从修辞角度思考。⑤语言的作用。表达了什么意义,有何表达效果,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1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题,此类题目的答题思路一般是观点加分析。要结合对文章的理解,并联系实际,做到言之成理,有理有据。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旧...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某企业就自身的100万元财产分别向甲乙两个保险公司投保90万元和60万元的企业财产保险.在保险期间  2020-04-27 …

三个物体重叠在一起,最下面物体受到向右18牛的拉力,中间受到向左12牛的拉力,物体保持静止.求它们  2020-05-21 …

劳合社社员一般保持在()万人左右,会员之间各自独立,自负盈亏,对自己承保的份额负有无限责任A.1B.  2020-05-22 …

下列关于万能保险风险保额、万能账户及结算利率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个人万能保险在保单签  2020-05-22 …

使用年限≥6年的家用车不予承保自燃险。但保额在( )万元(含)以上的车辆,若上年有承保自燃险( )且  2020-05-22 …

一亿人民币有多重如果是刚出库的新钞,一张百元的钞票重约1.15克,一万元新钞就是115克;一亿元人  2020-06-11 …

四五只恐龙的骸骨叠在一起,埋藏在死亡之坑里.它们为什么会被一起埋在这里?又是如何保存了1亿6千万年  2020-06-24 …

在括号里填合适的单位.(1)练习本的纸,10张叠在一起大约厚1;1000张这样的纸叠在一起,大约厚1  2020-11-03 …

某投保人在俩个公司投保了货物运输保险,怎样理赔?若某货物保险价值为30万元,某投保人分别向甲乙两家保  2020-11-05 …

某保险公司推出了一种保期为一年的险种:若投保人在投保一年内意外死亡,则公司赔偿20万元,若投保人因大  2020-11-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