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请教孔子的“忠恕之道”里面的“忠”关于“忠恕”之道的意涵,常见如下解释“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就是“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此说也在很多地方为人引用但是这

题目详情
请教孔子的“忠恕之道” 里面的“忠”
关于“忠恕”之道的意涵,常见如下解释
“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就是“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此说也在很多地方为人引用
但是这里有两个问题:
1-这两条基本是同意反复,为什么一个是忠一个是恕?
2-除了论语忠恕的忠做此解释,忠在其他地方基本不会是做如此解释的
3-《说文》,古以不懈于心为敬;必尽心任事始能不懈于位;故忠从心.又以中有不偏不倚之意,忠为正直之德,故从中声.
4-论语子曰“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说的是仁不是忠
5-论语关于 令尹子文 是忠但未知是否仁的 说法和传统的忠接近,但是和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很不一致
那么孔子说的忠恕的“忠”到底因如何解释呢?
还望大德指教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忠”,尽力为人谋,中人之心,故为忠;
“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故为恕.孔子最先提出“恕”,并为其下定义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最早将忠恕联系起来的是中国春秋时代的曾子.他在解释孔子“吾道一以贯之”时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他还说,“忠者,心无二心,意无二意之谓,恕者,了己了人,明始明终之意.”.后来朱熹也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尽己”是从自家心上发出而及于别人,“推己”是以己之心推人之心而及于别人.简言之,“忠恕”,就是以待自己的态度对待人.孔门的弟子以忠恕作为贯通孔子学说的核心内容,是“仁”的具体运用.自此,忠恕成为儒家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