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复庵记顾炎武旧中涓①范君养民,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②。数年,始克结庐于西峰之左,名曰复庵。华下之贤士大夫多与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复庵记

顾炎武

旧中涓君养民,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数年,始结庐于西峰之左,名曰复庵。华下之贤士大夫多与之,环山之人皆信而礼之。而范君固非方士者流也。

幼而读书,好《楚辞》;诸子及经史多所涉猎。为东宫伴读。

方李自成之挟东宫二王以出也,范君知其必西奔,于是弃其家走之关中,将尽厥职焉。乃东宫不知之,而范君为黄冠矣。

太华之山,悬崖之巅,有松可荫,有地可蔬,有泉可汲,不税于官,不隶于宫之籍。华下之人或助之材,以创是庵而居之。有屋三楹,东向以迎日出。

余尝一宿其庵。开户而望,大河之东,雷首之山苍然突兀,伯夷叔齐之所采薇而饿者,若揖让其间,固范君之所慕而为之者也。自是而东,则汾之一曲,绵上之山出没于云烟之表,如将见之,介子推从晋公子,既反国而隐焉,又范君之所有志而不遂者也。又自是而东,太行、碣石之间,宫阙山陵之所在,之茫茫,而极望之不可见矣,相与泫(xuàn流泪)然。

作此记,留之山中。后之君子登斯山者,无忘范君之志也

【注释】旧:指明朝。中涓:太监。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此年明亡。黄冠:代指道士。方士:古代称从事求仙、炼丹等活动的人。太华之山:华山。雷首之山:首阳山。揖让:作揖和谦让,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汾:汾水。绵上之山:绵山。宫阙山陵:指明朝故都的皇宫和皇陵。

1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始结庐于西峰之左               能够

B.华下之贤士大夫多与之           交往

C.不隶于宫之籍                   观看

D.之茫茫                         距离

16.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范君知其必西奔              为之奈何

B.介子推从晋公子              师道不传也久矣

C.若揖让其间                  飘飘如遗世独立

D.乃东宫不知之                苟非吾之

17.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从京都(指北京)徒步行走到华山当道士

B.方李自成之挟东宫二王以出也

当李自成挟持太子和另外两个王子离开北京时

C.伯夷叔齐之所采薇而饿者

(那就是)伯夷、叔齐采薇充饥而挨饿的地方

D.既反国而隐焉

反叛晋国之后,介子推就隐居在这里

18.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又范君之所有志而不遂者也

后之君子登斯山者,无忘范君之志也

19.填空。

(1)与介子推有关的节日叫            。

(2)顾炎武,又称亭林先生,明末清初杰出的思想家,他有一句名言:“天下兴亡,           。”本文与《游褒禅山记》同属“记”,但本文重在抒情,而《游褒》重在议论。《游褒禅山记》中写道“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可以无悔矣。”

20.作者把范君的华山隐居与伯夷、叔齐的首阳山采薇相比,又由“绵上之山”而想起介子推的故事,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5.C

16.C

17.D

18.①这又是范君有此志向而不得实现的呀。②以后登这山的君子,不要忘记范先生的志向啊!

19.寒食节(答清明节也可) 匹夫有责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20.一是为了说明范养民具有与伯夷叔齐相似的节操;二是通过介子推的功成身退而引出范养民现在的“有志而不遂”,黄冠而隐,从而激起读者的同情和惋惜。

【解析】

15.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归根到底就是要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重要实词的词义,同时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词的推断上,因而掌握推断的技巧至关重要。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分析可知,C.观:寺庙。

16.本题考查了“之”“且”“乎”“所”四个常见文言虚词,结合具体用法和语境可知,A.用作副词,将,将要;B.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D.所+动词的所字结构;C.在,然。

17.本题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文言特殊句式进行重点翻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一般在

直译的基础上,而后意译。整句翻译时,再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要求,做到文通句顺,表意准确。分析可知,D.译为,归国之后,介子推却隐居在这里。

18.翻译文言首先要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文言特殊

句式进行重点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一般在直译的基础上,而后意译。整句翻译时,再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要求,做到文通句顺,表意准确。分析可知,(1)“所有志”“不遂”;(2)“君子登斯山者”(定语后置句);无通勿。

19.这是一道文化常识题。本题考查了文学、文化常识知识,平时要注意课堂内外古代汉语知识的积累,且重点识记课本中出现的文学经典名著、名家名作,养成多读、多记、多理解的习惯。寒食节是汉民族纪念介子推的一个感恩的节日。它的深层内蕴是让人们崇尚忠贞高洁,懂得自尊、自责、悔过与感恩。

20.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相传其父遗命要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登位,先后都逃到周国。周武王伐纣,二人叩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封建社会里把他们当作抱节守志的典范。

【参考译文】

前朝太监范养民君,在崇祯十七年夏天,从京都徒步走到华山当道士。几年之后,才能够在西峰的左边盖了一所房子,取名叫“复庵”。华山下面的贤士大夫,大多和他有交往,华山周围的人都信任他且尊敬他。可是范先生本来不是方士之流的人。

(他)自幼读书,爱好《楚辞》;诸子百家的学说以及经书史书涉猎得也很多。在宫中担任太子的伴读。

当李自成挟持太子和另外两个王子离开北京,范先生料到他一定将要向西逃,于是抛弃自己的家跑到关中,将要对太子尽自己的职责。但是太子不知去了哪里,范先生就当了道士。

华山悬崖顶上,有松树可以遮荫,有田地可以种菜,有山泉可以取水,不向官府纳税,不列入当地寺庙的财产登记簿上。华山下面有的人资助他材料,就建造了这个住所来居住。(这所住宅)有房三间,面朝东,可以看见太阳升起。

我曾经在复庵住过一夜。开门远望,(只见)黄河的东边,苍青的雷首山拔地而起,(那就是)伯夷、叔齐采薇充饥而挨饿的地方,(那些山峦)好象在那儿拱手谦让,(伯夷、叔齐)本来就是范先生所仰慕并仿效的人呀。从这儿向东,是汾河的一个曲折处,绵山在云烟中若隐若现,好象看见当年介子推追随晋公子重耳出逃,归国之后,介子推却隐居在这里,这又是范先生有此心志而不得实现的呀。从这儿再向东,太行山和碣石山之间,是明故都北京和明皇陵所在的地方,距离那儿非常遥远,尽力远望也望不见了,我与范君(只有)彼此垂泪!

我写了这篇记,在华山中留下。以后登此山的先生们,不要忘记范先生的志向啊!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快乐阅读。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快乐  2020-05-13 …

依次填入括号中的关联词恰当的一组是:桑娜()有丈夫不顾身体地下海打鱼,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她  2020-05-16 …

按课文意思填空《穷人》中的桑娜和渔夫不顾自己(),毅然收养西蒙死后留下的两个孤儿,他们的心地是多么  2020-05-17 …

这段描写虽然没提穷,但处处都体现着穷,包括,什么,什么,什么和什么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2020-06-22 …

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  2020-06-23 …

乐羊子妻是如何巧妙地劝诫丈夫专心完成学业的!我问的是乐羊子妻是如何巧妙地劝诫丈夫专心完成学业的!不  2020-06-23 …

小黄人要在规定时间内制作果酱.凯文独立做可提前4天完成,戴夫则要晚6天完成,如果凯文和戴夫合做4天  2020-07-07 …

快乐阅读。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  2020-07-15 …

阅读,答完给高分!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身体,冒  2020-07-15 …

2.某服装厂去年的产值比原计划多15%,实际完成了原计划的()3.小华己完成了作业的802.某服装厂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