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什么是编年史、国别史、纪传体通史?看历史文献常会有——编年史通史、国别体通史、纪传体通史、断代体通史的.它们的区别、体裁、形式等的不同,及有什么文献是属于这类通史的!

题目详情
什么是编年史、国别史、纪传体通史?
看历史文献常会有——编年史通史、国别体通史、纪传体通史、断代体通史的.它们的区别、体裁、形式等的不同,及有什么文献是属于这类通史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编年史通史 是一个整体对纪年的统一的体裁,是一种形象化的历史记录方式.特点是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记载历史事件.有利于读者按照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了解历史事件,便于了解历史事件间的互相联系;但是不便于集中描写人物、事件,一个人物、事件分散在不同的年代,读者不易了解其全貌.
  如:*年*月*日,*国*人发动了*政变或光绪*年*月*日,*地发生了*事件.《春秋》,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孔子依据鲁国史官所编的《春秋》加以整理修订而成的;《左传》,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相传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名为《春秋左氏传》,简称《春秋》;《资治通鉴》,是我国编年体通史的杰作,北宋司马光(1019—1086)主编,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记载了1362年的历史,花了19年的时间编写成的.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记,又称国记,是一部分国记事的历史散文,起自西周穆王,讫于战国初年的鲁悼公,分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八国的历史.它最初的记录者可能是各国的史官,在春秋战国之际由晋国的史官编纂成书.《国语》的记事比《春秋》详细生动的多,也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史料.《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西汉后期的刘向校理群书,加以整理,去其重复,得33篇,按国别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宋、卫、中山12国策,定名为《战国策》.晋陈寿《三国志》记载了魏、蜀、吴三国的历史. 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从体裁的形式上看,纪传体是本纪、世家、列传、书志、表的综合.本纪,基本上是编年体,兼述帝王本人事迹.世家,主要是记载诸侯和贵族的历史.列传,是各方面代表人物的传记.书志,是关于典章制度和有关自然、社会各方面的历史.表,是用来表示错综复杂的社会情况和无法一一写入列传的众多人物.优秀的纪传体史书把这些体裁配合起来,在一部史书里形成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它既有多种体裁的混合,又有自己特殊的规格.如《史记》、《汉书》等,西汉史学家司马迁首创纪传体史书之后,我国古代的“二十五史”都是这种体例.《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叙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共约3000年的历史.共计130篇,包括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共约52万余字,由西汉司马迁著.
断代史:主要特点是只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汉书》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断代史,分为12篇纪、8篇表、10篇志、70篇传,共100篇,80来万字.记事上起汉高祖元年,下至王莽地皇4年,共229年历史.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史,除了《史记》以外,均为断代史. 实际上,同一史书按不同标准可同时归入不同的体例.如《三国志》,就既是纪传体史书,又是国别体史书,同时还属断代史. 呵呵!
看了 什么是编年史、国别史、纪传体...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