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鱼书不至雁无凭,欲送登高千里目,丈夫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请看问题补充说明这首诗每句话除过最后一句好像都有典故.比如第一句“欲松登高千里目”就是来自“欲穷千里目,更上

题目详情
鱼书不至雁无凭,欲送登高千里目,丈夫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请看问题补充说明
这首诗每句话除过最后一句好像都有典故.比如第一句 “欲松登高千里目” 就是来自“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此句,有无高人回答下别的语句有什么含义,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第一句:
鸿雁传书 雁是信使.鸿雁传书的故事源于《汉书·苏武传》,汉武帝时,苏武出使匈奴,被拘于北海.后来,汉匈和好,汉求放苏武等人,匈奴诡称苏武已死,苏武属下官吏常惠,夜见汉使,教汉使对匈奴称汉天子在上林射猎时,得从北而来鸿雁,雁足系有帛书,说苏武等人困于某泽中.单于得讯后大惊,不得不放回苏武.由此后人就将书信与来去有时的鸿雁联系起来,雁作为传递书信的使者屡屡出现在文人墨客的诗文中.如“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五代·李煜《清平乐》)“鱼书不至雁无凭,几番欲作悲秋赋”.(明李开先《宝剑记》) 不仅如此,古人,邮寄书信时,还用竹木或绢帛等制成雁的形状,中间夹着书信,以资邮寄.古人还用惊鸿代指美女.曹植在《洛神赋》中形容洛神宓妃:“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李善注:“翩翩然若鸿雁之惊”.“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南宋陆游《沈园二首》)这里用惊鸿来形容陆游的前妻唐婉之美.
第三句:
欲送登高千里目,愁云低锁衡阳路,鱼书不至雁无凭,今番欲作悲秋赋,回首西山又日斜,天涯孤客真难度,丈夫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出自昆剧《林冲夜奔》
我觉得第一句出自《春江花月夜》里的“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意思是:
送信的鸿雁能够飞翔很远但不能随月光飞到您身边,送信的鱼龙潜游很远但不能游到您身边,只能在水面激起阵阵波纹.
老兄,选我最佳哦!
看了 鱼书不至雁无凭,欲送登高千里...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粗心大意,神采奕奕,吞吞吐吐,一落千丈,厚此薄彼,惊慌失措”的反义词.在“一视同仁,畅所欲言,从  2020-04-06 …

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不断进行兼并战争.请回答:(1  2020-05-13 …

选出成语书写出现了错误的一项A.一步登天一落千丈一揽无余B.无米之炊无济于事无稽之谈C.同仇敌忾同  2020-05-14 …

文学作品中的数字大多是虚指,表示“多”的意思,如诗句“白发三千丈”。请你写出两句这样的诗句。(1)  2020-06-15 …

表示多的诗句文学作品中的数字大多是虚指,表示“多”的意思,如诗句“白发三千丈”.请写出几句这样的诗  2020-06-15 …

三千烦恼丝是指的三千丈,而不是三千根?是从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里演化来的?  2020-06-15 …

古人常用“三”或“三”的倍数表示更多的意思.如“三思而后行”“白发三千丈”,请你再举四例.1.古人  2020-06-15 …

千丈具体指的是多少很多古文里面有这个词千丈见底一千丈到底多深啊,真的一枪丈的水能看到底部  2020-06-15 …

说说下列诗句中数量词的表达效果.1天台四万八千丈2金樽清酒斗十千3白发三千丈4飞流直下三千尺帮忙答下  2020-11-08 …

据新浪网2010年7月16日报道,西安市某中学初二学生朱某,经常在网吧登录黄色网站浏览一些不健康的图  2020-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