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古人对年龄段的描写下面的词语各指哪个年龄段.1襁褓2孩提3总角(垂髻)4豆蔻年华5弱冠6而立之年7不惑之年8知天命9花甲10古稀

题目详情
古人对年龄段的描写
下面的词语各指哪个年龄段.
1襁褓 2孩提 3总角(垂髻) 4豆蔻年华
5弱冠 6而立之年 7不惑之年 8知天命
9花甲 10古稀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总角:童年.古代,幼儿把头发扎成像一对牛角般的小髻,称总角.
垂髻:童年.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后因以“垂髻”指童年.晋代陶渊明《桃花源记》:“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及笄:女子15岁.笄是古代妇女盘头发用的簪子.及笄,指女子15岁时,把头发簪起,表示已成年.《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而笄.”
豆蔻:十三四岁的少女.唐代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寇梢头二月初.”后因以“豆寇”年华喻十三四岁的少女.
破瓜:女子16岁.古代文人把“瓜”字拆开,成为两个八字,因称16岁的女子为“破瓜之年”.
弱冠:男子20岁.古代男子20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
《礼记·曲礼上》说:“二十曰弱冠.”西晋左思《咏史》诗:“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
而立:30岁.孔子《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后因称30岁为“而立之年”.
不惑:40岁.《论语·为政》:“四十而不惑.”言人到了40岁,社会经验增多,遇事能辨是非,不再疑惑.后称40岁为“不惑之年”.
强仕:40岁.《礼记·曲礼上》:“四十曰强而仕.”谓男子40岁,智慧、气力皆强盛,可以出仕.
天命:50岁.《论语·为政》:“五十而知天命.”后称50岁为“天命之年”.
艾:50岁.《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孔颖达疏:“发苍白如艾也.意谓头发苍白如艾的年龄.
花甲:60岁.由天干、地支互相组合排列的60个名号而得名.循环一次为60岁,称作一个“花甲”.
耳顺:60岁.《论语·为政》:“六十而耳顺.”故称60岁为“耳顺之年”.
耆:60岁.《礼记·曲礼上》:“六十曰耆,指使.”
古稀:70岁.杜甫诗《曲江》:“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耄耋:《礼记·曲礼上》:“八十、九十曰耄.”《诗经·秦风·车邻》:“逝者其耋.”毛传:“耋,老也.八十曰耋.”后因以八九十岁为“耄耋之年”.
期颐:百岁.《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期是期望,颐是养.就是说,人活到一百年,是期望中的高寿,所以到了这个年龄,就要很好地养起来.于是,后人把“期颐”作为百岁的代称.
看了 古人对年龄段的描写下面的词语...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海滨仲夏夜》 1..文章①—③段主要描写了那三个景物?选择这三个景物进行描写有什么作用?《海滨仲  2020-05-14 …

描写感情的片段以及描写想象的片段各三段,描写感情的片段三段,描写想象的片段三段。每段两三句话……  2020-05-22 …

谁帮我详细解释一下这段话在描述一个内心困惑的当事人时,罗杰斯这样说:"在那个时候,除了他的意向之外  2020-07-01 …

写段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喜悦心情写段环境描写衬托人物喜悦心情;或月考失败了,回家见父亲前的情景,写段环  2020-07-02 …

一段就是描写小草在风中挺立风吹雨打都不怕的语言描写  2020-07-13 …

帮我改一下这段话中描写笑声的部分,就是括号中的,第二句最好也是能突出笑声的.已过不惑之年的燕院长略显  2020-11-22 …

海滨仲夏夜一按照下边的提示,概括本文依次描写的三组画面.1、第一组画面(1—3段):描绘了从到这段时  2020-11-25 …

海滨仲夏夜一按照下边的提示,概括本文依次描写的三组画面.1、第一组画面(1—3段):描绘了从到这段时  2020-11-25 …

《社戏》11段阅读答案1,本段景物描写充分调动了人的多种感官,细致而富有立体感.试找出表现不同感觉的  2021-01-13 …

摘抄文段,优美的开头3段,结尾3段,关于动作的细节描写3段,秋景描写3段,哲理性语段3段.每段40字  2021-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