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物理-->
(1)碘131核不稳定,会发生β衰变,其半衰变期为8天.碘131核的衰变方程:I31S3→(衰变后的元素用X表示).经过天75%的碘131核发生了衰变.(2)某实验小组在利用单摆测定当地
题目详情

I | 31 S3 |
(2)某实验小组在利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①用游标卡尺测定摆球的直径,测量结果如图1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为______ cm.
②小组成员在实验过程中有如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30°的摆角,并在释放摆球的同时开始计时
B.测量摆球通过最低点100次的时间t,则单摆周期为
t |
100 |
C.用悬线的长度加摆球的直径作为摆长,代入单摆周期公式计算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大
D.选择密度较小的摆球,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值误差较小
(3)质量为0.4kg的小球沿光滑水平面以0.5m/s的速度冲向墙壁,又以0.4m/s的速率被墙反弹回(如图2所示).若球与墙壁的作用时间为0.05s,则小球受到墙壁的平均冲力为______N.

I | 31 S3 |
(2)某实验小组在利用单摆测定当地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①用游标卡尺测定摆球的直径,测量结果如图1所示,则该摆球的直径为______ cm.
②小组成员在实验过程中有如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把单摆从平衡位置拉开30°的摆角,并在释放摆球的同时开始计时
B.测量摆球通过最低点100次的时间t,则单摆周期为
t |
100 |
C.用悬线的长度加摆球的直径作为摆长,代入单摆周期公式计算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大
D.选择密度较小的摆球,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值误差较小
(3)质量为0.4kg的小球沿光滑水平面以0.5m/s的速度冲向墙壁,又以0.4m/s的速率被墙反弹回(如图2所示).若球与墙壁的作用时间为0.05s,则小球受到墙壁的平均冲力为______N.
I | 31 S3 |
31
S3
31
S3
31
S3
t |
100 |
C.用悬线的长度加摆球的直径作为摆长,代入单摆周期公式计算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大
D.选择密度较小的摆球,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值误差较小
(3)质量为0.4kg的小球沿光滑水平面以0.5m/s的速度冲向墙壁,又以0.4m/s的速率被墙反弹回(如图2所示).若球与墙壁的作用时间为0.05s,则小球受到墙壁的平均冲力为______N.
t |
100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根据衰变过程中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列出衰变方程:
5353131131I→5454131131X+-1-100e,
半衰变期为8天,m=m0(
)
,m0为衰变前得质量,m为经过时间t后的剩余质量,T为半衰期.
有75%的碘131核发生了衰变,说明m=
m0,
解得:t=16天.
所以经过16天有75%的碘131核发生了衰变.
(2)是10分度的卡尺,其精确度为0.1mm
则图示读数为:9+7×0.1=9.7mm=0.97cm
②A、用单摆的最大摆角应小于5°,故A错误;
B、一个周期的时间内,摆球通过最低点2次,故B错误;
C、由单摆的周期公式可推出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g=
可知,摆长偏大则代入单摆周期公式计算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大,故C正确;
D、为减小实验误差因,应选择密度较大的摆球,故D错误.
故选C.
(3)设小球的平均作用力为F,对小球的撞墙的过程使用动量定理
所以有Ft=mv2-(-mv1)
代入数据,得平均力大小为F=7.2N
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同向.
故答案为(1)54131X+-10e,16天
(2)①0.97cm ②C (2)7.2 m0(
)
,m0为衰变前得质量,m为经过时间t后的剩余质量,T为半衰期.
有75%的碘131核发生了衰变,说明m=
m0,
解得:t=16天.
所以经过16天有75%的碘131核发生了衰变.
(2)是10分度的卡尺,其精确度为0.1mm
则图示读数为:9+7×0.1=9.7mm=0.97cm
②A、用单摆的最大摆角应小于5°,故A错误;
B、一个周期的时间内,摆球通过最低点2次,故B错误;
C、由单摆的周期公式可推出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g=
可知,摆长偏大则代入单摆周期公式计算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大,故C正确;
D、为减小实验误差因,应选择密度较大的摆球,故D错误.
故选C.
(3)设小球的平均作用力为F,对小球的撞墙的过程使用动量定理
所以有Ft=mv2-(-mv1)
代入数据,得平均力大小为F=7.2N
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同向.
故答案为(1)54131X+-10e,16天
(2)①0.97cm ②C (2)7.2 0(
1 1 12 2 2)
,m0为衰变前得质量,m为经过时间t后的剩余质量,T为半衰期.
有75%的碘131核发生了衰变,说明m=
m0,
解得:t=16天.
所以经过16天有75%的碘131核发生了衰变.
(2)是10分度的卡尺,其精确度为0.1mm
则图示读数为:9+7×0.1=9.7mm=0.97cm
②A、用单摆的最大摆角应小于5°,故A错误;
B、一个周期的时间内,摆球通过最低点2次,故B错误;
C、由单摆的周期公式可推出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g=
可知,摆长偏大则代入单摆周期公式计算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大,故C正确;
D、为减小实验误差因,应选择密度较大的摆球,故D错误.
故选C.
(3)设小球的平均作用力为F,对小球的撞墙的过程使用动量定理
所以有Ft=mv2-(-mv1)
代入数据,得平均力大小为F=7.2N
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同向.
故答案为(1)54131X+-10e,16天
(2)①0.97cm ②C (2)7.2
t t tT T T,m00为衰变前得质量,m为经过时间t后的剩余质量,T为半衰期.
有75%的碘131核发生了衰变,说明m=
m0,
解得:t=16天.
所以经过16天有75%的碘131核发生了衰变.
(2)是10分度的卡尺,其精确度为0.1mm
则图示读数为:9+7×0.1=9.7mm=0.97cm
②A、用单摆的最大摆角应小于5°,故A错误;
B、一个周期的时间内,摆球通过最低点2次,故B错误;
C、由单摆的周期公式可推出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g=
可知,摆长偏大则代入单摆周期公式计算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大,故C正确;
D、为减小实验误差因,应选择密度较大的摆球,故D错误.
故选C.
(3)设小球的平均作用力为F,对小球的撞墙的过程使用动量定理
所以有Ft=mv2-(-mv1)
代入数据,得平均力大小为F=7.2N
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同向.
故答案为(1)54131X+-10e,16天
(2)①0.97cm ②C (2)7.2
1 1 14 4 4m00,
解得:t=16天.
所以经过16天有75%的碘131核发生了衰变.
(2)是10分度的卡尺,其精确度为0.1mm
则图示读数为:9+7×0.1=9.7mm=0.97cm
②A、用单摆的最大摆角应小于5°,故A错误;
B、一个周期的时间内,摆球通过最低点2次,故B错误;
C、由单摆的周期公式可推出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g=
可知,摆长偏大则代入单摆周期公式计算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大,故C正确;
D、为减小实验误差因,应选择密度较大的摆球,故D错误.
故选C.
(3)设小球的平均作用力为F,对小球的撞墙的过程使用动量定理
所以有Ft=mv2-(-mv1)
代入数据,得平均力大小为F=7.2N
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同向.
故答案为(1)54131X+-10e,16天
(2)①0.97cm ②C (2)7.2
4π2L 4π2L 4π2L2LT2 T2 T22可知,摆长偏大则代入单摆周期公式计算得到的重力加速度值偏大,故C正确;
D、为减小实验误差因,应选择密度较大的摆球,故D错误.
故选C.
(3)设小球的平均作用力为F,对小球的撞墙的过程使用动量定理
所以有Ft=mv22-(-mv11)
代入数据,得平均力大小为F=7.2N
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同向.
故答案为(1)5454131131X+-1-100e,16天
(2)①0.97cm ②C (2)7.2
5353131131I→5454131131X+-1-100e,
半衰变期为8天,m=m0(
1 |
2 |
t |
T |
有75%的碘131核发生了衰变,说明m=
1 |
4 |
解得:t=16天.
所以经过16天有75%的碘131核发生了衰变.
(2)是10分度的卡尺,其精确度为0.1mm
则图示读数为:9+7×0.1=9.7mm=0.97cm
②A、用单摆的最大摆角应小于5°,故A错误;
B、一个周期的时间内,摆球通过最低点2次,故B错误;
C、由单摆的周期公式可推出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g=
4π2L |
T2 |
D、为减小实验误差因,应选择密度较大的摆球,故D错误.
故选C.
(3)设小球的平均作用力为F,对小球的撞墙的过程使用动量定理
所以有Ft=mv2-(-mv1)
代入数据,得平均力大小为F=7.2N
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同向.
故答案为(1)54131X+-10e,16天
(2)①0.97cm ②C (2)7.2 m0(
1 |
2 |
t |
T |
有75%的碘131核发生了衰变,说明m=
1 |
4 |
解得:t=16天.
所以经过16天有75%的碘131核发生了衰变.
(2)是10分度的卡尺,其精确度为0.1mm
则图示读数为:9+7×0.1=9.7mm=0.97cm
②A、用单摆的最大摆角应小于5°,故A错误;
B、一个周期的时间内,摆球通过最低点2次,故B错误;
C、由单摆的周期公式可推出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g=
4π2L |
T2 |
D、为减小实验误差因,应选择密度较大的摆球,故D错误.
故选C.
(3)设小球的平均作用力为F,对小球的撞墙的过程使用动量定理
所以有Ft=mv2-(-mv1)
代入数据,得平均力大小为F=7.2N
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同向.
故答案为(1)54131X+-10e,16天
(2)①0.97cm ②C (2)7.2 0(
1 |
2 |
t |
T |
有75%的碘131核发生了衰变,说明m=
1 |
4 |
解得:t=16天.
所以经过16天有75%的碘131核发生了衰变.
(2)是10分度的卡尺,其精确度为0.1mm
则图示读数为:9+7×0.1=9.7mm=0.97cm
②A、用单摆的最大摆角应小于5°,故A错误;
B、一个周期的时间内,摆球通过最低点2次,故B错误;
C、由单摆的周期公式可推出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g=
4π2L |
T2 |
D、为减小实验误差因,应选择密度较大的摆球,故D错误.
故选C.
(3)设小球的平均作用力为F,对小球的撞墙的过程使用动量定理
所以有Ft=mv2-(-mv1)
代入数据,得平均力大小为F=7.2N
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同向.
故答案为(1)54131X+-10e,16天
(2)①0.97cm ②C (2)7.2
t |
T |
有75%的碘131核发生了衰变,说明m=
1 |
4 |
解得:t=16天.
所以经过16天有75%的碘131核发生了衰变.
(2)是10分度的卡尺,其精确度为0.1mm
则图示读数为:9+7×0.1=9.7mm=0.97cm
②A、用单摆的最大摆角应小于5°,故A错误;
B、一个周期的时间内,摆球通过最低点2次,故B错误;
C、由单摆的周期公式可推出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g=
4π2L |
T2 |
D、为减小实验误差因,应选择密度较大的摆球,故D错误.
故选C.
(3)设小球的平均作用力为F,对小球的撞墙的过程使用动量定理
所以有Ft=mv2-(-mv1)
代入数据,得平均力大小为F=7.2N
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同向.
故答案为(1)54131X+-10e,16天
(2)①0.97cm ②C (2)7.2
1 |
4 |
解得:t=16天.
所以经过16天有75%的碘131核发生了衰变.
(2)是10分度的卡尺,其精确度为0.1mm
则图示读数为:9+7×0.1=9.7mm=0.97cm
②A、用单摆的最大摆角应小于5°,故A错误;
B、一个周期的时间内,摆球通过最低点2次,故B错误;
C、由单摆的周期公式可推出重力加速度的计算式g=
4π2L |
T2 |
D、为减小实验误差因,应选择密度较大的摆球,故D错误.
故选C.
(3)设小球的平均作用力为F,对小球的撞墙的过程使用动量定理
所以有Ft=mv2-(-mv1)
代入数据,得平均力大小为F=7.2N
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同向.
故答案为(1)54131X+-10e,16天
(2)①0.97cm ②C (2)7.2
4π2L |
T2 |
D、为减小实验误差因,应选择密度较大的摆球,故D错误.
故选C.
(3)设小球的平均作用力为F,对小球的撞墙的过程使用动量定理
所以有Ft=mv22-(-mv11)
代入数据,得平均力大小为F=7.2N
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同向.
故答案为(1)5454131131X+-1-100e,16天
(2)①0.97cm ②C (2)7.2
看了 (1)碘131核不稳定,会发...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函数f(x)=[x]的函数值表示不超过x的最大整数,例如,[-3.5]=-4,当x属于(-2.5, 2020-04-27 …
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解方程的题目李红不小心擦掉了等号左边的未知数的系数成为口x-2/5 +2 =x 2020-05-17 …
1)\x052+10Mod3*9\52)\x055+4>2And“a””李娟”3)\x05当x=- 2020-06-09 …
设x=2&&2||5>1,则x=?还有一题:设x=2.5,a=7,y=4.7,则算术表达式x+a% 2020-06-18 …
8.建立一个表达式 z=(sqrt(2*x.^2-1)+0.48*e.^(-0.175*x.^2- 2020-06-27 …
1:a%=(n%=2)设a=12,n=5,求表达式的值.2:x+a%3*(int)(x+y)%2/ 2020-07-14 …
六年级求下列各式中x的值(1)x:11/5=61/4:2(2)6:x=22/5:1(3)60/x= 2020-07-18 …
f(x-2)的自变量是X还是(x-2)?还有{X|x^2+5=0}的实数解能否用集合表示.f(x- 2020-07-25 …
(1)x+5/2-1≤2x+3/3(2)解方程组x/2+1<2(x-1)①x/3>x+2/5(3) 2020-07-31 …
1.x^2-5x+32.x^2-2√2-33.3x^2+4xy-y^24.(x^2-2x)^2-7( 2020-1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