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过氧化钠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强氧化剂,一氧化碳和氢气是常用的还原剂.某学习小组探究过氧化钠与一氧化碳、氢气反应的产物.查阅资料:炽热的焦炭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同时CO
题目详情
过氧化钠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强氧化剂,一氧化碳和氢气是常用的还原剂.某学习小组探究过氧化钠与一氧化碳、氢气反应的产物.查阅资料:炽热的焦炭能与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同时CO和水蒸气在高温下能反应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
设计实验: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假设装置中的药品均足量).

主要实验步骤: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再缓慢通入水蒸气,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后,最后点燃C处的酒精灯;
③当淡黄色的过氧化钠完全变为白色后,熄灭C处的酒精灯;
④继续通入水蒸气至C处的玻璃管冷却,停止通入水蒸气并熄灭A处的酒精灯.
实验过程中,无水硫酸铜没有变蓝,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方案有不足之处,请提出修改建议:______.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2)确认步骤②“装置内的空气排尽”的操作是______.
(3)预测C处的硬质大试管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4)实验室提供如下药品:酚酞试液、氯化钡溶液、澄清石灰水、盐酸、硝酸银溶液、硫酸铁溶液、硫酸铜溶液.请设计方案确认C处的硬质大试管中白色固体M的成分并填写实验报告(根据需要,不必填满,不够也可以补充):
(5)拓展实验,设计一个简单实验确认白色固体M中是否含有少量的过氧化钠:______.
设计实验: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假设装置中的药品均足量).

主要实验步骤: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再缓慢通入水蒸气,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后,最后点燃C处的酒精灯;
③当淡黄色的过氧化钠完全变为白色后,熄灭C处的酒精灯;
④继续通入水蒸气至C处的玻璃管冷却,停止通入水蒸气并熄灭A处的酒精灯.
实验过程中,无水硫酸铜没有变蓝,澄清石灰水没有变浑浊.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方案有不足之处,请提出修改建议:______.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
(2)确认步骤②“装置内的空气排尽”的操作是______.
(3)预测C处的硬质大试管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O2+H2
2NaOH或Na2O2+CO=Na2CO3
| ||
Na2O2+H2
2NaOH或Na2O2+CO=Na2CO3
(只写一个).
| ||
(4)实验室提供如下药品:酚酞试液、氯化钡溶液、澄清石灰水、盐酸、硝酸银溶液、硫酸铁溶液、硫酸铜溶液.请设计方案确认C处的硬质大试管中白色固体M的成分并填写实验报告(根据需要,不必填满,不够也可以补充):
| 实验步骤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和结论 |
| 步骤一 | ______ | ______ |
| 步骤二 | ______ | ______ |
| 步骤三 | ||
| …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依据装置图分析,反应过程中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不能排放到空气中需要尾气处理,可以在E装置后的导气管处接一个气球或放一个点燃的酒精灯;装置B是干燥一氧化碳和氢气气体,同时除去二氧化碳气体,
故答案为:在E装置后的导气管处接一个气球或放一个点燃的酒精灯,干燥和除去二氧化碳;
(2)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再缓慢通入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证明空气是否排净,可以在装置E处收集一试管气体点燃是否出现爆鸣证明,在E处收集一试管气体,点燃若气体能安静的燃烧或由轻微的爆鸣声,证明装置内空气已排净,
故答案为:在E处收集一试管气体,点燃若气体能安静的燃烧或由轻微的爆鸣声,证明装置内空气已排净;
(3)依据实验步骤可知通入玻璃管的气体是干燥的一氧化碳和氢气,实验预测和过氧化钠反应的可能是氢气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或一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O2+H2
2NaOH或Na2O2+CO=Na2CO3,故答案为:Na2O2+H2
2NaOH或Na2O2+CO=Na2CO3;
(4)依据装置和步骤分析,白色固体M可能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设计实验可以利用碳酸根离子生成沉淀的现象设计验证,氢氧根离子在除去碳酸根离子后加入酚酞试液来验证氢氧根离子的存在,取少量白色固体M溶于水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则说明白色沉淀固体M中含有碳酸钠,无法确定是否含有氢氧化钠;若无现象,则说明白色固体中不含碳酸钠,只含氢氧化钠,若步骤一产生白色沉淀,再向步骤一的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色,则说明白色固体M中含有氢氧化钠,否则不含有氢氧化钠;
故答案为:取少量白色固体M溶于水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则说明白色沉淀固体M中含有碳酸钠,无法确定是否含有氢氧化钠;若无现象,则说明白色固体中不含碳酸钠,只含氢氧化钠,若步骤一产生白色沉淀,再向步骤一的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色,则说明白色固体M中含有氢氧化钠,否则不含有氢氧化钠;
(5)证明白色固体可能含有过氧化钠,可以设计实验利用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氧气的性质进行实验设计验证,取少量白色固体M,溶于水若无气泡产生,则说明M中不含有过氧化钠;若有气泡产生,则说明M中含有过氧化钠;
故答案为:取少量白色固体M,溶于水若无气泡产生,则说明M中不含有过氧化钠;若有气泡产生,则说明M中含有过氧化钠;
故答案为:在E装置后的导气管处接一个气球或放一个点燃的酒精灯,干燥和除去二氧化碳;
(2)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再缓慢通入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证明空气是否排净,可以在装置E处收集一试管气体点燃是否出现爆鸣证明,在E处收集一试管气体,点燃若气体能安静的燃烧或由轻微的爆鸣声,证明装置内空气已排净,
故答案为:在E处收集一试管气体,点燃若气体能安静的燃烧或由轻微的爆鸣声,证明装置内空气已排净;
(3)依据实验步骤可知通入玻璃管的气体是干燥的一氧化碳和氢气,实验预测和过氧化钠反应的可能是氢气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或一氧化碳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O2+H2
| ||
| ||
(4)依据装置和步骤分析,白色固体M可能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设计实验可以利用碳酸根离子生成沉淀的现象设计验证,氢氧根离子在除去碳酸根离子后加入酚酞试液来验证氢氧根离子的存在,取少量白色固体M溶于水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则说明白色沉淀固体M中含有碳酸钠,无法确定是否含有氢氧化钠;若无现象,则说明白色固体中不含碳酸钠,只含氢氧化钠,若步骤一产生白色沉淀,再向步骤一的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色,则说明白色固体M中含有氢氧化钠,否则不含有氢氧化钠;
故答案为:取少量白色固体M溶于水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若生成白色沉淀,则说明白色沉淀固体M中含有碳酸钠,无法确定是否含有氢氧化钠;若无现象,则说明白色固体中不含碳酸钠,只含氢氧化钠,若步骤一产生白色沉淀,再向步骤一的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色,则说明白色固体M中含有氢氧化钠,否则不含有氢氧化钠;
(5)证明白色固体可能含有过氧化钠,可以设计实验利用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氧气的性质进行实验设计验证,取少量白色固体M,溶于水若无气泡产生,则说明M中不含有过氧化钠;若有气泡产生,则说明M中含有过氧化钠;
故答案为:取少量白色固体M,溶于水若无气泡产生,则说明M中不含有过氧化钠;若有气泡产生,则说明M中含有过氧化钠;
看了 过氧化钠是中学化学中常用的强...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春节期间,在哈尔滨读大学的小强乘火车回广州过年,沿途所见景观最不可信的是A.东北银装素裹B.华北雾 2020-05-13 …
春节期间,在哈尔滨读大学的小强乘火车回广州过年,沿途所见景观最不可信的是:(双选题)A.广州台风大 2020-05-13 …
春节期间,在哈尔滨读大学的小强乘火车回广州过年,沿途所见景观最不可信的是()A.东北银装素裹B.华 2020-05-13 …
物理学的压强中怎样知道液体的深度?是从上往下越来越深,还是从下往上越来越深? 2020-05-14 …
为庆祝教师节,某学校购买了一只20L的氢气瓶给氢气球充气.氢气瓶内氢气的初始压强为3atm,每只氢 2020-05-23 …
生活现象分析。上中学的王强因为说话有些结巴,所以觉得同学们都瞧不起他,内心感到非常无助和孤独,造成 2020-07-04 …
高中物理题我的参考书上有这么一句话:力的作用是不能传递的,这与初中所学的压强不同,压强是可以传递的. 2020-11-03 …
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等校训深刻影响着当代学子。这说 2020-11-04 …
校训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山东大学的“气有浩然,学无止境”等校训影响着 2020-11-04 …
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南京大学的“诚朴雄伟,励学敦行”、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 2020-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