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小麦中,光颖和毛颖是一对相对性状,小麦中,光颖和毛颖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P表示),抗锈病和不抗锈病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R表示),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
题目详情
小麦中,光颖和毛颖是一对相对性状,
小麦中,光颖和毛颖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P表示),抗锈病和不抗锈病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R表示),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光颖抗诱病和毛颖不抗锈病杂交,F1代全为毛颖抗锈病,F1自交,F2出现四种性状:毛颖抗锈病、光颖抗锈病、毛颖不抗锈病、光颖不抗锈病.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遗传现象符合 定律,F1的基因型是 ,它所产生的配子类型是 ,F2中表现型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
(2)F2代中毛颖抗锈病植株所占比例是 ,F2代毛锈抗锈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
(3)F2中要获得PPRR的小麦10株,F2群体理论上至少应有 株.
(4)F2中光颖抗锈病植株的基因型是 .
(5)选F2中光颖抗锈病植株与毛颖抗锈病双杂合子植株杂交,后代出现光颖抗锈病纯合子的比例是 .
小麦中,光颖和毛颖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P表示),抗锈病和不抗锈病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R表示),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有光颖抗诱病和毛颖不抗锈病杂交,F1代全为毛颖抗锈病,F1自交,F2出现四种性状:毛颖抗锈病、光颖抗锈病、毛颖不抗锈病、光颖不抗锈病.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遗传现象符合 定律,F1的基因型是 ,它所产生的配子类型是 ,F2中表现型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
(2)F2代中毛颖抗锈病植株所占比例是 ,F2代毛锈抗锈病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
(3)F2中要获得PPRR的小麦10株,F2群体理论上至少应有 株.
(4)F2中光颖抗锈病植株的基因型是 .
(5)选F2中光颖抗锈病植株与毛颖抗锈病双杂合子植株杂交,后代出现光颖抗锈病纯合子的比例是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根据题目判断,亲本光颖抗锈病基因型为ppRR,毛颖不抗锈病基因型为PPrr,毛颖对光颖为显性,抗锈病对不抗锈病基因为显性,F1代基因型为PpRr,题目答案如下:
(1)孟德尔遗传定律,PpRr,5/8;
(2)9/16,1/9
(3)10×16=160
(4)ppRR,ppRr
(5)即ppRr或ppRR同PpRr杂交,出现ppRR的几率.在F2中出现ppRR的几率是1/16,出现ppRr的几率是1/8,所以这两种基因型中ppRR占1/3,ppRr占2/3,同PpRr杂交后代出现ppRR的几率=(1/2*1/2)*1/3+(1/2*1/4)*2/3=1/6,答案就是1/6.
(1)孟德尔遗传定律,PpRr,5/8;
(2)9/16,1/9
(3)10×16=160
(4)ppRR,ppRr
(5)即ppRr或ppRR同PpRr杂交,出现ppRR的几率.在F2中出现ppRR的几率是1/16,出现ppRr的几率是1/8,所以这两种基因型中ppRR占1/3,ppRr占2/3,同PpRr杂交后代出现ppRR的几率=(1/2*1/2)*1/3+(1/2*1/4)*2/3=1/6,答案就是1/6.
看了小麦中,光颖和毛颖是一对相对性...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小麦中,光颖和毛颖是一对相对性状,小麦中,光颖和毛颖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P表示),抗锈病和不抗 2020-03-31 …
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一株表现 2020-06-20 …
已知水稻高秆(T)对矮秆(t)为显性,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一株表现 2020-06-20 …
人工免疫时常将经过理化方法杀死的病原微生物作为疫苗,这表明抗原刺激免疫系统的决定因素在于()。A.抗 2020-11-20 …
水稻的高杆(A)对矮杆(a)为显性,抗病(B)对易感病(b)为显性,现有某一髙杆抗病和矮杆易感病植株 2020-11-29 …
大豆子叶颜色(BB表现为深绿,Bb表现为浅绿,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抗病、不抗病分 2020-12-08 …
大豆子叶颜色(BB表现为深绿,Bb表现为浅绿,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抗病、不抗病 2020-12-08 …
水稻的抗病与不抗病是一对相对性状,抗病为显性,用B表示抗病基因;不抗病为隐性,用b表示不抗病基因.现 2020-12-12 …
小麦高杆(D)对矮杆(d)是显性,抗锈病(T)对不抗锈病(t)是显性。现有两个亲本杂交,后代表现型及 2020-12-20 …
大豆子叶颜色(BB表现为深绿;Bb表现为浅绿;bb呈黄色,幼苗阶段死亡)和花叶病的抗性(抗病、不抗病 2021-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