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15世纪末)的欧洲正如一位作家所描绘的那样,象一个靠他人‘通过墙上的裂缝喂养的巨人’。但是,这位巨人的力量和知识正在增长,牢狱的围墙已不能长久地禁锢住他。”对这
“那时(15世纪末)的欧洲正如一位作家所描绘的那样,象一个靠他人‘通过墙上的裂缝喂养的巨人’。但是,这位巨人的力量和知识正在增长,牢狱的围墙已不能长久地禁锢住他。”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A.“裂缝”说明东西方商路畅通
B.“巨人”仍处于中世纪的黑暗中,丝毫看不到光明
C.“牢狱”指的是封建神学的束缚
D.“巨人的力量”主要指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
行是知之始.行是行之成这局话告诉我们什么?A认识来源实践B实践对认识有反作用C科学对认识实践有指导作 2020-03-30 …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我们中学生的启示是()A.学会正确的自我评价有利于我们健康成长B..正确 2020-05-17 …
下列成语或短句能够体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有[]①不入虎穴,焉得虎子②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③路 2020-06-08 …
谁能用白话解释下简单的含义呢,我怕我理解不对认识你愈久,愈觉得你是我人生行路中一处清喜的水泽.几次 2020-07-07 …
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是A.物质对意识的先在性、客观性、独立性B.意识对物质的派生性、可知性C.意识对物 2020-11-02 …
下列观点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原理有:①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②眼见为实,耳听为虚③偏听则暗,兼 2020-11-15 …
“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能知者乎?”魏源这句话主要表明A.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B.意识是人 2020-11-26 …
活着是什么型态活着只是一种感知,是对世界虚像的感知;意识是遗传及修养等而来;人的修为达到一定程度,意 2020-11-27 …
我们生活在常识中,常识与我们同行。有时,常识虽易知而难行,有时常识须推陈而出新……请写一篇文章,谈谈 2020-12-10 …
在中国哲学史上,许多哲学家都对认识(知识)的来源进行了探讨.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材料1“生而知之者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