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我们班要进行辩论,关于杨修之死因曹操的原因,他嫉妒杨修的才能才杀了他,以消除祸患越多越好,能有多少就说多少!感激你,我必须赢,是曹操的错,杨修没错。

题目详情
我们班要进行辩论,关于杨修之死
因曹操的原因,他嫉妒杨修的才能才杀了他,以消除祸患
越多越好,能有多少就说多少!感激你,我必须赢,是曹操的错,杨修没错。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依据这篇课文,杨修被杀可以归纳出三个原因:
一是由于杨修能够摸透曹操的心思,曹操既嫉妒他的才能,又考虑到留他在身边终不免造成祸患,总想找一个堂堂正正的罪名把他杀掉.这大概是许多人的共同看法.
二是杨修恃才放旷,为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置军纪于不顾,一闻“鸡肋”就自动收拾行装,并煽动其他人也作归计,因此,他的被杀是咎由自取.明代李贽点评《三国演义》时对这件事曾写道:“凡有聪明而好露者,皆足以杀其身也.”即有此意.
三是由于杨修已深深卷入曹丕和曹植争夺接班的斗争之中,在曹丕已经得势的情况下,他必将成为这场斗争的牺牲品.曹操为身后接班人的安危考虑必定会杀掉他的.
以上三条尽管角度不同,却都能成立——这是就解读小说而言.如果从历史上说,那就恐怕只有第三条是正确的.历史上的曹操非常重视人才,只要能为他的政权效力,即便像陈琳那样曾为袁绍著文辱骂他祖宗的人,他都愿意接纳,更何况是杨修,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曲略》中有这样的记载:“杨修字德祖,太尉彪子也.谦恭才博.建安(汉献帝年号)中,举孝廉,除郎中,丞相(曹操)请署仓曹属主簿.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自魏太子(曹丕)已下,并争与交好.”《世说新语》中也有这方面记载(详见“有关资料”),都可以证明曹操对杨修的重视非同一般,说曹操嫉妒杨修的才能是没有道理的.
曹操杀杨修事,见于《三国志·魏书·任城陈萧王传》:“太祖(曹操)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袁术)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这是说杨修被杀跟曹丕、曹植之间的斗争有关,但《传》中没指出杀修的时间,也没有说明杨修犯了什么罪,而《曲略》中却说得比较详细:“植后以骄纵见疏,而植故连缀修不止,修亦不敢自绝.至二十四年秋,公(曹操)以修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乃收杀之.修临死,谓故人曰:‘我自故以死之晚也.’其意以为坐曹植也.修死后百余日而太祖薨.”这就表明曹操杀杨修在他自汉中退兵,又过了三四个月之后,即建安二十四年(219)秋季,而此时距他本人的死期也仅“百余日”——这跟《武帝纪》说他死于建安二十五年春正月完全相合.由此大致可以推断杀杨修的决定是在他病重期间作出的,目的是剪除曹植的羽翼,以巩固他的接班人曹丕的统治,所以给了杨修一个“交关诸侯”的罪名.而杨修自知他跟曹植的关系太密切,处境十分险恶,但曹操处死他不在建安二十二年(217)立曹丕为魏太子时,而拖到二十四年秋病重之时,这对他来说的确是“死之晚也”.由此看来,曹操处死杨修是不得已的,他是为身后国家的安危考虑——陈寿说的“终始之变”可能就是这样的意思.
看了 我们班要进行辩论,关于杨修之...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古代诗文阅读杨士奇,名寓,以字行,泰和人。建文初,集诸儒修《太祖实录》,士奇已用荐征授教授当行,王  2020-06-15 …

帮个忙著名教育家、作家杨教授应邀到某个大学做了一次报告,杨教授作完报道后,主持人做了以下的讲话,其  2020-06-2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杨士奇,名寓,以字行,泰和人。建文初,集诸儒修《太祖实录》,士奇己  2020-07-08 …

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1)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2)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  2020-11-15 …

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1)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  2020-11-15 …

杨华的一位同学毕业后第一次求职失败,杨华写信去安慰。信中有用语不当的地方,请从中找出四处并加以修改。  2020-11-22 …

杨华的一位同学毕业后第一次求职失败,杨华写信去安慰。信中有用语不当的地方,请从中找出四处并加以修改。  2020-11-22 …

英语翻译杨士奇,名寓,以字行,泰和人.早孤,随母适罗氏,已而复宗.贫甚.力学,授徒自给.多游湖、湘间  2020-11-23 …

著名教育家、作家杨教授应邀到某大学作了一次报告,杨教授作完报告后,主持人做了以下的讲话,其中有三处不  2020-11-26 …

指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1)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2)读书足  2020-1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