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26分)人类文明在不断学习、交流与创新中获得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日本一直以来模仿中国,而中国的影响贯穿了德川幕府时代。正式的教育从学习中国语言文学开始。直到19

题目详情
(26分)人类文明在不断学习、交流与创新中获得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日本一直以来模仿中国,而中国的影响贯穿了德川幕府时代。正式的教育从学习中国语言文学开始。直到19世纪,很多日本学者一直用中文书写他们的哲学、法律和宗教著作。普通人信奉从中国传到日本的佛教,而儒教是最具有影响力的哲学体系。像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帝一样,德川幕府将军提倡朱熹的新儒学。新儒学强调孝道和对上忠诚,为幕府统治提供了理想的意识形态基础。幕府将军倡导、资助新儒学的学者,使新儒学的观点在教育课程中占主导地位。所有受过正规教育的人——包括商人的儿子和政府官员的后代——都长期受到新儒学价值观的影响。到了18世纪末,新儒学已经成为德川幕府的官方意识形态。
——《新全球史》杰里·本特利
(1)根据材料一,指出18—19世纪日本在汲取中国文化时的侧重点。简要说明其目的。(8分)
材料二 明末清初,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还进行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天主教耶稣会士的来华传教,是以西方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为背景的。……来华较早并影响较大的是意大利人利玛窦(1552—1610年)。德意志人汤若望(1591—1666年)、比利时人南怀仁(1623—1688年)等。……耶稣会传教士在传教的同时,除了向中国朝廷和士大夫进献一些新奇工艺品外,也介绍了某些科学知识。利玛窦带来的《万国舆图》,第一次向中国人展示了世界五大洲的面目。
——《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2)据材料二,概括回答明末清初东西方交流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
材料三 一般来说,“五四”以前中国知识分子的“格义”方式(“格义”就是用比较和类比的方法来解释和理解跨文化背景的哲学概念。)主要是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分析、吸取西方文化,用中国传统文化的模式去套用西方近世文化;“五四”以后,人们的主要倾向则是借用西方文化的观点评析、批判中国传统文化,用西方文化的模式去解释中国传统文化。
——欧阳哲生《严复评传》
(3)请用史实说明“五四”以前和“五四”以后分别出现了怎样的文化倾向?体现了知识分子肩负了怎样的时代使命?(8分)
材料四 二十世纪即将过去了。这个世纪是大西洋文明即西方文明的世纪。随着东亚工业化的高速推进,以大西洋为中心的世界舞台正在向太平洋方向扩展和转移。二十一世纪会不会是太平洋世纪呢?有人这样宣布。但我看,经济的全球化必将增进不同文化特性中的共同性,因此二十一世纪不会是东方文明的复合,而将是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重新整合的世纪。
——《现代化新论》罗荣渠
(4)如何理解材料四的观点?(2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侧重点:汉字、文学、佛教,特别是程朱理学。(6分)目的:建构日本幕府的统治思想,维护封建幕府的统治。(2分)(2)主要表现:以西方传教士为媒介,西方近代科技文化开始传播到中国。(“西学东渐”) (2...
看了 (26分)人类文明在不断学习...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你喜欢阅读吗?阅读能使人明智,使人充实.请你以"ReadingisVeryImportant"为题  2020-04-06 …

某班有40名同学,订阅青年报的有21人,订阅学习报的有24人,同时订阅这两种学习报的有10人,那班  2020-04-07 …

阅读《论语》第一则,完成练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  2020-05-12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阅读,丢失了什么①人类需要阅读。人类几千年的创作和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传统  2020-05-17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练习古人云,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习乃在勤,忌一暴而十寒;功盖赖践,非亲践  2020-06-22 …

阅读文章做题莫远离“深阅读”①在现代社会,网络、手机、电视等传播媒介,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人  2020-11-28 …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每当风和日丽的时候人们常常会在万花丛中碰到一种翩翩起舞色彩绚丽而又纤巧阅读短文,  2020-12-03 …

你喜欢阅读吗?阅读能使人明智,使人充实。请你以“Readingisveryimp〇rtant”为题,  2020-12-04 …

莫远离“深阅读”①在现代社会,网络、手机、电视等传播媒介,极大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人的身体从书斋里  2020-12-26 …

请你参与七年级三班开展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少年正是读书时”。(1)为营造活动氛围,请你推荐一则有关  2021-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