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余自燥发时,则知吾吴中有文先生。今夫文先生者,即无论田畯妇孺,至“文先生”啧啧不离口,然要间①以翰墨得之
|
|
| ||||||||||||||||||||||||||||||||||||||||||||||||||||
解析:
(1) B初见尊长赠送礼物,动词,赠送。C轻视,鄙薄。D答应。 (2) A于:表被动/介词。B而:承接/并列。C则:表转折D之:音节助词/的 (3) 文徵明向李、沈学习以及和祝、唐的交往跟他道德修养的提高的关系于文无据。 (4) 至是/杨公谋欲迁先生/而先生愈迫欲归/至三上疏/得致仕/御史请留先生为翰林/重朝论韪之 (5) 答案:(1)书画才能确实无法使世人看重文先生,但是文先生难道能够弃除书画才能吗?(“无所”、“重”、“独”“废”一点1分) (2)先生和他们遵循的原则不同而喜好相同,天天欢快无间地在一起。(“异轨”、“齐尚”、“欢然亡间”一点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我从儿时就知道我们吴郡中有文先生。现在的文先生,不管是农夫、妇女、儿童,说到“文先生”都啧啧称赞不离口,但是他们大体上是因为书画而知道(文先生)的。而学士大夫自己妄称了解文先生的,就说文先生有高尚的节操,坚定地践行君子之道,他的行为足够表现(他的节操和君子之道),却痛惜他的道德品行被书画才能掩盖。书画才能确实无法使世人看重文先生,但是文先生难道能够弃除书画才能吗?上天不因为看重星辰而鄙薄雨露,终究也不因为百谷的用处而舍弃百花,上天大概是一样看重(星辰、雨露、百谷、百花)的。 文先生,最初叫璧,字徵明。不久以字行,改字徵仲。先生到八九岁时说话还不太清楚,有人怀疑他不聪慧,惟有温州公觉得他奇特,说:“我儿也许年岁大了才有成就,没有什么关碍。”先生长大以后,到外面的私塾去读书,聪颖超群,一天能记得几百上千字(的文章)。曾经跟随温州公在滁州做官,拿文章向郎中庄昶请教,庄公读了之后觉得他奇特,写诗赠送给他。回家后做邑里诸生,文章日益进步。十六岁,把温州公生病的消息告诉他,先生为温州公顾不上吃饭带着医生骑马快跑,赶到时温州公已经死了三天。悲恸地哭泣得晕了过去,很长时间才醒过来。郡里的同僚集聚了几百金为温州公办丧事,先生坚决推辞不接受,说:“辛苦各位了,我不愿意拿活着的人来玷污死者。”郡中的官吏和士子认为温州公一生恪守廉洁,而文先生是能继承先人美好品德的后辈,于是修葺从前的却金亭来配享以前的太守何文渊,并记事铭德。先生除去孝服以后,更加自我发奋勉励,放下帷帐读书,常常到深夜也不休息。写文章以已故的吏部侍郎吴宽为师,书法以已故的太仆少卿李应祯为师,绘画以已故的沈周先生为师,感慨自愧,认为自己不如他们。吴郡中才能杰出的文士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天天来交游,祝允明精于书法,唐寅擅长绘画,徐祯卿的诗神采焕发有建安风骨。这些人都放荡自赏,对同辈无所谦让,惟独很敬畏先生,不敢用轻慢的态度对待(先生)。先生和他们遵循的原则不同而喜好相同,天天欢快无间地在一起。 先生作为待诏(官职,随时听候皇帝的诏令,谓之待诏)但是经常忧愁不乐,上奏朝廷请求辞官,不被允许。又一年,再次上奏朝廷请求辞官,又不被允许。上相杨公应诏入朝,先生独独最后拜见他。杨公说:“你不知道你父亲和我交情很好吗?竟然最后来见我?”先生正色地说道:“先父离开我已经有三十多年了,曾以一字提及,我不敢忘记,所以不知道您与先父交情深。”一直立在那里不肯致歉。杨公惆怅了好长时间,说:“见到你很惭愧,幸而能宽恕我。”至此,杨公想要提拔先生,但是先生更加迫切地想辞官回家。直到上书三次,才得以告老还家。御史请求留下先生作为翰林,满朝都认为是对的。
英语翻译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2020-05-1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勤勉之道无他,在有恒而已。良马虽善走,而力疲气竭,中道即止。驽马徐行弗 2020-06-16 …
学贵有恒勤勉之道无他,在有恒而已。良马虽善走,而力疲气竭,中道即止。驽马徐行弗间,或反先至焉。是故 2020-06-16 …
英语翻译答宗泽(宗)泽大奇先臣,谓之曰:“尔勇智才艺,虽古良将不能过,然好野战,非古法,今为偏裨尚 2020-06-25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林和靖先生诗集序(宋)梅尧臣①天圣中,闻宁海西湖之上有林君,崭崭有声,若高 2020-06-26 …
期刊因子即年指标自引率被引率之间的关系1、影响因素和即年指标哪个更重要,哪个更有优先性?即年指低和 2020-07-0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勤勉之道无他,在有恒而已。良马虽善走,而力疲气竭,中道即止。驽马徐行弗 2020-07-12 …
英语翻译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2020-08-04 …
勤勉之道无他,在有恒而已。良马虽善走,而力疲气竭,中道即止。驽马徐行弗间,或反先至焉。是故举一事,学 2020-11-10 …
勤勉之道无他,在有恒而已。良马虽善走,而力疲气竭,中道即止。驽马徐行弗间,或反先至焉。是故举一事,学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