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 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昂太傅,因家于齐焉。 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节选)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 ②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 ③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 ④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 ⑤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⑥为胶西王昂太傅,因家于齐焉
(1)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3分) 译文: 。 (2)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3分) 译文: 。 (3)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4分) 译文: 。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C 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A 小题1:(1)至于龙,我就不知道它能驾着风而飞腾升天的。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大概就像龙一样吧! (2)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并在一起,合了五百年而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之后,就会有称霸称王的人出现。 (3)社会上信奉老子学说的人就贬斥儒学,信奉儒家学说的人也贬斥老子学说“主张不同的人,彼此说不到一块去”,难道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吗。 |
小题1:用:作用。 小题1:代词,有的人A介词,引出动词“礼”的对象,可译为向;介词,引出地点,可译为在。B 助词,凑音节,无意;代词,代指“攘”C介词,因为;动词,把。] 小题1:①明确指出老子的籍贯,②是老子对孔子提到的人的看法,③④⑤均指出老子品行出众、自隐无名,⑥是老子后代假的行为。] 小题1:老子认为君子遇到时机就出来做官,赶不上时机就隐居起来,老子这个说法与《论语•长沮、桀溺耦而耕》篇中孔子勇于担当、积极入世的观点是截然相反的。] 小题1:(1)[本题考查两个“其”的用法,“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中的“其”为代词,代指龙;“其犹龙邪”中的“其”表猜测的语气,大概:] (2)[本题主要考查“始”意为“当初”、“合”意为“合并”,“离”意为“分离”,“霸王者”意为“称王称霸的人”:] (3)[本题主要考查“绌”意为“贬低”、“相”意为“彼此”、“是”代词意为“这种情况”:] 译文: 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做过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 孔子前往周都,想向老子请教礼的学问。老子说:“你所说的礼,倡导它的人和骨头都已经腐烂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况且君子时运来了就驾着车出去做官,生不逢时,就像蓬草一样随风飘转。我听说,善于经商的人把货物隐藏起来,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君子具有高尚的的品德,他的容貌谦虚得像愚钝的人。抛弃您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望,抛弃您做作的情态神色和过大的志向,这些对于您自身都是没有好处的。我能告诉您的,就这些罢了。”孔子离去以后,对弟子们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会跑的可以织网捕获它,会游的可制成丝线去钓它,会飞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于龙,我就不知道它能驾着风而飞腾升天的。我今天见到的老子,大概就像龙一样吧!” 老子研究道德学问,他的学说以隐匿声迹,不求闻达为宗旨。他在周都住了很久,见周朝衰微了,于是就离开周都。到了函谷关,关令尹喜对他说:“您就要隐居了,勉力为我们写一本书吧。”于是老子就撰写了本书,分上下两篇,阐述了道德的本意,共五千多字,然后才离去,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有的人说:老莱子也是楚国人,著书十五篇,阐述的是道家的作用,和孔子是同一时代的人。 据说老子活了一百六十多岁,也有的人说活了二百多岁,这是因为他能修道养心而长寿的啊。 孔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史书记载周太史儋会见秦献公时,曾预言说:“当初秦国与周朝合并在一起,合了五百年而又分开了,分开七十年之后,就会有称霸称王的人出现。”有的人说太史儋就是老子,也有的人说不是,世上没有人知道哪种说法正确。总之,老子是一位隐君子。 老子的儿子叫李宗,做过魏国的将军,封地在段干。李宗的儿子叫李注,李注的儿子叫李宫,李宫的玄孙叫李假,李假在汉文帝时做过官。而李假的儿子李解担任过胶西王刘昂的太傅,因此,李氏就定居在齐地。 社会上信奉老子学说的人就贬斥儒学,信奉儒家学说的人也贬斥老子学说“主张不同的人,彼此说不到一块去”,难道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吗?老子认为,无为而治,百姓自然趋于“化”;清静不挠,百姓自然会归于“正”。 |
看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老子者,楚...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孔子特别推崇周公“制礼作乐”的创造性贡献,常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推崇西周礼乐制度的主要 2020-05-17 …
《礼记》说:周公“制礼作乐”。关于“礼”和“乐”说法错误的是[]A、“礼”的建设,形成了西周文化的 2020-06-11 …
《礼记》说:周公“制礼作乐”。关于“礼”和“乐”说法错误的是A.“礼”的建设,形成了西周文化的主框 2020-06-11 …
春秋晚期孔子特别推崇周公“制礼作乐”的创造性贡献,常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孔子推崇西周礼乐制 2020-06-11 …
在线求指导:《礼记》说:周公“制《礼记》说:周公“制礼作乐”.关于“礼”和“乐”说法错误的是[]A 2020-07-25 …
英语翻译夫国家作事,以公共为心者,人必乐而从之;以私奉为心者,人必咈而叛之.故燕昭筑金台,天下称其贤 2020-11-10 …
分析说明题(14分)2012年9月,我校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月活动。结合学校的实际,分为文明礼仪宣传周、 2020-11-23 …
下列关于西周礼乐秩序的说法,错误的是()A.“乐”是辅从于“礼”的B.“礼”的建设形成西周文化的主构 2020-12-21 …
后世学者对于西周文化,通常用“礼乐文化”予以总结。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在周朝“制礼作乐” 2020-12-22 …
太和时期,北魏仿周礼重制祭祀之礼,造明堂、营太庙,反复争论推敲祭祀的各种细节,有意识的强调祭祀之礼作 2021-01-16 …